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唐时陈子昂便反对绮靡文学,到宋朝时古文运动达到高潮

初唐时陈子昂便反对绮靡文学,到宋朝时古文运动达到高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4/1/3 21:08:07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运动的兴起,其高潮在宋代。而唐宋八大家则都和古文运动关系密切。

古文运动的兴起

大家都知道自隋朝开始,科举考试已经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途径。但既然是考试自然要有标准,而随着科举从隋到唐,所谓的好文章多为骈文。

骈文简单讲,就是注重形式,要求排比、对偶、用典以及格律,而没什么实质内容。骈文适合写景,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辞藻华丽,文风绮靡,令人叹为观止。

但骈文不适合写事,这就导致文章形式华丽,但很空洞,没有观点,忽视文章里的实质内容。

相对骈文的就是“古文”,古文是指秦汉时期的散文,对唐来说,秦汉就是古代了。古文注重内容,用来发表观点,所以用词简练独到,讲究实用。

陈子昂

初唐时候就有几位知名文人提倡古文运动,比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要说陈子昂也是一个传奇。

陈子昂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小时候不爱读书,爱跑马打猎,一幅侠客风范。后因击剑伤人,才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一日,子昂过市,见众围,致前。乃因其中者前置一琴,欲售,价千两银,琴好,金贵,故众人叹而羡之,叹身无纹银,羡琴之精巧。遂围观者愈多,亦叹,亦羡。 “吾欲买之”,其时众人皆奇,视转至其声,乃子昂。取千斤而得之,众人围之,欲睹其人抚琴,乃言某日某地聚众人而现其声。 当日,众人皆至,途中听者亦至,数百人围于陈之厅堂。数时,子昂现,微欠身,众人侧耳垂目之际,子昂将琴举,摔之,乃为片、为线,众哗然。 忽地站起,激愤而言:“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 还未等众人回过神,他已拿出诗文,分赠众人。众人为其举动所惊,再见其诗作工巧,争相传看,一日之内,便名满京城。 故机遇者,非准备而不得,得而若失,失而不得。

陈子昂、萧颖士、李华这批人主张汉魏风骨,提倡风雅比兴,他们就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但由于当时天下太平,歌舞升平,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骈文风行的局面,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子昂这批人是古文运动的先驱。

古文运动的发展

继承陈子昂的是韩愈,韩愈真正提倡了古文运动,并将古文运动推向一个小高潮。

韩愈

韩愈提出“复古”,不单单是指写文章的方法,更是思想复古、文学复古,堪称中国的“文艺复兴”。而能将古文运动推向高潮,主要有3个原因:

1、国家从安稳到动荡。

当时大唐经过了安史之乱,人们都经历了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太平盛世不再。文人士大夫也明白骈文空洞无用,写文章要有用,振奋人心。

2、对抗佛老,回归儒家

当时佛、道二教盛行,不事生产,民怨四起,就像有句诗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讲有轮回,有解脱,有来世,可问题是这辈子的事也得有人干啊。

3、韩愈和柳宗元的传播

韩愈和柳宗元自己坚持写古文,有理论有创作,所以在文人群体里很有影响力,包括李靓、欧阳詹、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人也都支持古文运动。

尽管韩愈和柳宗元将古文运动推向一个小高潮,但韩愈死后,古文运动又陷入了低潮。

古文运动的高潮

唐宋八大家,除了韩愈和柳宗元,另外6个都是宋代的。正是在北宋时期,古文运动迎来了高潮,这就不得不提欧阳修了。

欧阳修

欧阳修能将古文运动带向最高潮,也有和韩愈类似的3个原因:

1、宋朝国家形势并非安稳

北宋时候幽云十六州都丢了,北方门户大开,国家经常遭到骚扰。此时佛教又开始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动摇。所以宋朝士大夫,比如范仲淹等,等觉得自己身上承担着国家和历史的重任,文章也力求经世致用。

2、欧阳修的官职便利

欧阳修当时担任过一年的科举主考官,科举影响着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命运,而考官的考核标准则决定了天下的文风。这是欧阳修之前任何推广古文运动的人都不具备的条件。

3、欧阳修胸襟宽阔,提携后进

欧阳修当主考官的时候,取录曾巩、苏轼苏辙兄弟,就遭人反对。之后还顶着巨大压力提拔苏洵与王安石。当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时,对苏轼才华赞不绝口,还对旁人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唐宋八大家,宋代的6个基本都和欧阳修有关。而这6人确实也不负众望,担负起了推广古文运动的重任,这其中有一人又不得不提,那就是苏轼。

古文运动的落幕

在欧阳修之后,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就是苏轼了,但成也苏轼,败也苏轼。

苏轼

唐宋八大家里,按现在的认知,苏轼无疑是最高的。事实也是如此,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钱谦益评价苏轼的文章,“吾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富郑公神道碑》之类,平铺直叙,如万斛水银随地涌出,以为古今未有其事,茫然未得其涯涘也。”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才华是学不来的。

以往韩愈、欧阳修等人,自己写文章让天下人看,大家都可以模仿,练习,然后学有所成。但对于苏轼的文章,天下人只能在边上默默欣赏,都是神来之笔,根本无从学起。所以到苏轼那时候,基本就是苏轼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别人想参与也参与不了,古文运动失去了群众基础。

另一个原因是苏轼这种文风,和韩愈、欧阳修他们提出的“文以载道”的观点渐渐偏离,“文以载道”的“道”其实就是儒道,是经世致用。而苏轼后来经历过许多政治打击,导致思想有些偏“庄子”,偏道家了,这和古文运动的本质就偏离了。

当然宋代的党争也是一个原因,随着欧阳修的倒下,欧阳修提倡的古文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被打压的东西。

由此,古文运动经历了潮起潮落,最终走向衰亡。

标签: 陈子昂欧阳修韩愈苏轼柳宗元

更多文章

  • 《诗刊》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获奖名单揭晓,各项大奖花落谁家?

    历史解密编辑:遂宁新闻网标签:陈子昂,诗刊,诗歌,诗词,诗歌奖

    2022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20—2021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将于2022年11月3日至5日在四川射洪举办。《诗刊》社陈子昂年度奖共常设年度诗人奖、年度青年诗人奖、年度诗词奖、年度青年诗词奖、年度理论家奖、年度青年理论家奖、年度国际诗坛诗人奖、年度翻译家奖等8个奖项。本次颁奖活动还特设了

  • 《千家诗》213《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陈子昂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千家诗,武则天,武三思,曹操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唐】陈子昂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译文金秋季节萧瑟寒风初起,白露时分开始发兵征讨。朝廷军队并非爱好战争,你们用兵时要慎重行事。征伐定如海气席卷南国,边风扫荡北地所向披靡。要学习田畴不居功自傲,更不必希

  • 家里有矿就是不一样,落第之后,“借读生”陈子昂潇洒依旧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长安,宰相,孝经,唐朝,诗人,陈子昂,骆宾王,国子监

    中国诗人故事 一代忠骨 陈子昂04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01陈子昂第一次京漂大约持续了不到二年时间。他先是在长安太学借读,而后到洛阳参加考试。之所以说他是借读,是因为唐朝的太学也是有学制的。按规定太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6年内必须授完大经、中经和小经等必修和选修课程。而陈子昂不到一年便去参加考试了,

  • 溪浅云阔#1美丽山河:唐诗之江的故事之二陈子昂(5)

    历史解密编辑:船到桥头PLUS标签:陈子昂,武则天,燕昭王,乐毅,上官婉儿

    千古绝唱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幽州台。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战国燕昭王为招纳贤才所建。幽州台的位置:比较可靠分析说法,认为幽州台靠近北京海淀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的“蓟门烟树”。蓟北楼是战国燕都蓟城北部的门楼,也就是幽州台。在战国七国争雄的时代,燕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

  • 古代名人智慧:陈子昂借琴惊人扬文名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长安,诗作,诗人,京都,文士,唐朝,陈子昂,千古名句,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唐初“四杰”之一的大文学家陈子昂,是四川人氏。少年出川,来到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打天下。那知京都乃人才荟萃之地,他人地两生,一时打不开局面,心中十分着急。一日,他上街闲逛,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卖古琴的,要价高得惊人,众人正在那里品头评足,陈子昂见状,眼

  • 《千家诗》185《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千家诗,明月,离人,诗人

    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色的酒杯,在华丽丰盛的席宴上相互敬酒,把酒言欢,互诉衷肠。在离别的厅堂里,怀念着友人间的深情厚谊,此次分别后山长水远,去路遥遥,再难相见。宴席一直

  • 看了陈子昂进士及第的这波硬核操作,营销大师也会自愧弗如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感遇,长歌,唐朝,诗人,骆宾王,陶渊明,陈子昂进,营销大师

    中国诗人故事初唐陈子昂 05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01680-682年,陈子昂消失在了朋友圈。他从落第回乡之后便隐居故乡金华山苦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682年,陈子昂再次赴洛应试。相比第一次的高调激昂,这一次他是低调进的京,既没有一路赋诗,也没有长歌

  • 写出“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曾在京为官,为何却被一县令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为官,诗人,唐朝,陈子昂,武则天,武三思,新唐书,旧唐书

    说起陈子昂,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他所写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与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大诗人一起被并称为“仙宗十友”。他自己又曾在京任右拾遗,因此人称“陈拾遗”。如此有才有名的陈子昂,为何最后却被一县令害死了呢?据《旧唐书》记载:“子昂父在乡,

  • 关于陈子昂的一生,央视《百家讲坛》这样讲述→

    历史解密编辑:在遂宁标签:唐诗,李白,杜甫,唐朝,诗人,陈子昂,百家讲坛,登幽州台歌

    近日CCTV—10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唐诗里的山水意境(第一部)鸥盟未必是真心》讲述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一生及如何创作出《登幽州台歌》等作品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登幽州台歌》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它的作者正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于唐诗的发展影响巨大,他

  • 时代之变——从陈子昂诗歌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西藏网标签:杜甫,诗歌,唐诗,高适,苏轼,诗人,唐朝,陈子昂,范仲淹,时代之变,千古名句

    遂宁射洪文宗苑。 张豪 摄陈子昂塑像。张豪摄讲座现场。丛雨萌摄编者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首《登幽州台歌》,短短四句,豪迈俊逸,悲壮慷慨,开启了盛唐诗歌的大繁荣。有人说,人无骨而不立,唐诗无他而不成。他,就是出生于梓州射洪(今遂宁射洪市)的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