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怀素草书《圣母帖》欣赏

怀素草书《圣母帖》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临池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3/12/22 4:19:44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所写,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

《圣母帖》是狂僧怀素代表作之一。刻石左角有唐代裴休等的题名。怀素在其中运用了篆书技巧,多用浑圆的中锋,少用笔尖运转,故有气势浩大之处,线条遒劲,富有弹性感觉。其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笔势狂怪怒张,神采飞扬,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

《圣母帖》,既不似《论书帖》的圆稳古雅的平畅之笔,又不似《自叙帖》骤雨狂风似的飞舞之笔。放纵飘逸,兼而有之,写来墨润笔健,神采飞舞,精神照人。且其字态,大小参差,肥瘦笔调,随意挥洒,均不逾字行的排列,与前两帖相比,又别具风神。由此可见,怀素书法的风格并非千篇一律。

《圣母帖》与怀素其他作品相比,是较为规范的一种草书。小草《圣母帖》点画简约凝炼,较少牵丝连绵。《圣母帖》为怀素晚年的通会之作,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沉著顿挫,尽脱火气,笔法圆融,应规入矩。而怀素的大草《自叙帖》,是以迅疾的连笔,转折萦带,急转取势,纵横回旋,雷惊电绕而自立笔法。两相对照,《自叙帖》以情得真趣,通篇犹如奔腾而下的长河,一泻千里,直率、激越;而《圣母帖》是以心立法度,通篇犹如一瓣心香,充满着肃穆与尊崇。清人梁巘在《承晋斋积闻录》中曾谓:“怀素《圣母帖》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更佳,盖《自叙》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怀素《圣母》乃其诸帖中之最佳者。”《圣母帖》线条的遒劲圆转,温润古健,可以看出怀素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传承渊源。

宋拓陕刻本

(册内页欣赏)

释文:

圣母心俞至言世疾冰释,遂奉上清之教,旋登列圣之位。仙阶崇者灵感远,丰功迈者神应速。乃有真人刘君,拥节乘麟,降于庭内。刘君名纲,贵真也。以圣母道应宝录,才合上仙,授之秘符,饵以珍药,遂神仪爽变,肤骼纤妍,脱异俗流,鄙远尘爱。杜氏初怒,责我妇礼,圣母?然,不经听虑。久之生讼,至于幽圄,拘同?里,倏忽霓裳仙驾降空,卿云(上缺似云字)临户,顾召二女,践虚同升。旭日初照,耸身直上,旌幢彩焕,辉耀莫伦,异乐殊香,没空方息康帝以为中兴之瑞,诏於其所置仙宫观,庆殊祥也。因号曰东陵。圣母家于广陵,仙于东土,日东陵焉。二女从升,曰圣母焉。邃宇既崇,真仪丽设。远近归赴,倾币江淮,水旱札瘥,无不祷请,神贶昭答,人用太康。奸盗之徒,或未?人(似是引字)咎,则有鸟禽翔其庐上,灵徵既降,罪必斯获。闾井之间,无隐慝焉。自晋暨随,年将三百,都鄙精奉,车徒奔属。及炀帝东迁,运终多忌,苛禁道侣,元元九圣丕承,慕扬至道,真宫秘府,罔不择建。况灵纵可讯,道化在人。虽芜翳荒颓,而奠祷云集,栋宇未复,耆艾衔悲。谁其兴之?粤因硕德。从叔父淮南节度观察使礼部尚书(下空)、监军使太原郭公,道冠方隅,勋崇南服,淮沂既蒸,识作而不朽,存乎颂声。贞元九年岁在癸酉五月。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怀素圣母帖草书自叙帖王献之张旭

更多文章

  • 怀素小草《千字文》高清完整版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墨迹,文征明,王文治,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台北故宫博物院

    ▲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此作为绢本,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

  • 怀素草书《苦笋帖》,超神入妙!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篆书,笔法,墨迹,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

  • 黄庭坚空前绝后的一件草书,被永久禁止出国展览,“草圣”怀素在它面前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怀素,草书,唐朝,黄庭坚,书法家,散文家,诸上座帖,书法作品,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大书法家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书奴”。历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书法家,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自成一体的。在草书的创新上,“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是最有发言权的。在狂草书法领域,唐代的张旭与怀素两位书法家双峰对峙,并称为“颠张狂素”。而黄庭坚在继承怀

  • 他写出草书“天花板”,将怀素远远甩在身后,还培养出颜真卿,外行:鬼画符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怀素,草书,张旭,行书,唐朝,颜平原,王献之,陆柬之,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我们习惯于欣赏楷书和行书,对草书往往存在偏见,觉得只要写得快、连笔多、认不出来就是草书,有这种刻板印象,多是受当下流行的“丑书”影响,将他们与真正的草书经典混淆了,以至于有些外行一看到狂草作品,就会评价“鬼画符”而已。草书大致形成于汉代,此时至东晋时期以章草为主,“二王”以后今草逐渐成为主流,到了唐

  • 不癫不狂,怀素草书如此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赵孟頫,张旭,书法,论书帖

    怀素,人称之为“狂僧”。其草书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狂草,所以有“以狂继颠”之说法。董逌《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论书帖》无狂怪之势,颇似晋人草法,清劲安雅。或以为唐、宋间人临写二王、怀素杂帖。赵孟頫跋云:“怀素书所以妙者

  • 王铎为什么不喜欢怀素?

    历史解密编辑:砚田文化标签:王铎,怀素,草书,书法,杜甫,杜甫诗,自叙帖,王铎(唐朝),艺术家,书法家,唐朝,书法作品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谥文安。王铎于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见长,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及诸多诗文书画传世。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神笔王铎”之誉,他以其独特的书风和书学成就,确立了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他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书家一道, 提倡取法高古,开展复兴书

  • 怀素草书小帖六品,率意颠逸大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书法,真书,草圣,怀素,草书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

  • 晋人风姿|怀素小草《论书帖》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论书帖,怀素,草书,王羲之,书法,行书

    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草书的一个完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有这样一件草书神作,此作被后世奉为草书“神作”,韩偓曾经评价这幅字说:字字如龙!可谓1000年来无出其右者!怀素《论书帖》草书长卷我们首先来看这幅字正文的内容: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

  • 谁说“草圣”只懂狂放?收放自如才是王道,怀素也有“两幅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怀素,草书,论书帖,小楷,草圣

    很多人不能欣赏草书,也不愿学习草书,尤其是以“颠张狂素”为代表的狂草,但殊不知草书才是一个真正的书写者的“最终归宿”。论书体,小楷最见功力,草书最见高度。即便是张旭的狂草大作《古诗四帖》还是怀素的《自叙帖》,根本上都是狂而不怪,章法严谨的。“草圣”的狂放背后蕴藏着的是深厚的功力和森严的法度,收放自如

  • 怀素草书欣赏《寄边衣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怀素,草书,寄边衣诗,博物馆

    懷素草書《裴說寄邊衣詩》,31×52厘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針信手縫,惆悵無人試寬窄。時時舉袖勻紅淚,紅箋漫有千行字。書中不盡心中事…—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