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40岁生日,写下草书“第一神品”,估值达数亿元,这字怀素看了也嫉妒!

宋徽宗40岁生日,写下草书“第一神品”,估值达数亿元,这字怀素看了也嫉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3/12/22 1:37:00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宋徽宗赵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纵情艺术、放浪形骸,受苦的却是黎民百姓和王公大臣,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第一责任人就是他。我们一方面痛斥他的昏庸无能,另一方面又深爱他的书法与绘画,让我们如此爱恨交加的古人,恐怕只有宋徽宗赵佶了。

宋徽宗生于帝王之家,自小就能接触到车载斗量的名家书画真迹,在他登基后,更是广受天下至宝,宣和书画院成了艺术的温床。单只有这些还不够,宋徽宗在书画上的天赋也让人赞叹。乾隆宫内的宝贝也不少,为什么他创作的书画几乎没人说好呢?很大程度就是天赋使然。

曾有人说宋徽宗赵佶是南唐后主李煜转世,单就书法来看,他远胜于李煜。赵佶的书法远学钟王、“初唐四家”、张旭怀素,近则吸收蔡襄、苏轼蔡京等人。整个宋代,能突破“二王”法度的不多,而赵佶却创造了“瘦金”这一书体。

宋徽宗书法以“瘦金”知名,殊不知他的草书更是一绝,目前宋徽宗存于世的草书只有一件,那就是《草书千字文》。此帖写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恰逢赵佶40岁生日,此时的他春风得意,兴之所至纵笔疾书,完成了这一件狂草。

《草书千字文》就像是宋徽宗个人的“兰亭序”,没了当时的状态,很难再创作出心手合一的作品了。

宋徽宗狂草取法于怀素,此帖点画激荡,提按顿挫,行笔之疾徐,用笔之方折圆转富有韵律性。《草书千字文》连带较多,使转流畅,转折处极为顺滑,与怀素《自叙帖》《圣母帖》多有相似之处。

赵佶这卷《草书千字文》因字赋形、大小错落、欹正相杂,每个字都形成一种包围之势,圈眼较多,点画间积蓄力道、弹性十足。专家认为此帖不论用笔、结字还是章法之连绵,都极为精妙,怀素看了这字,都要嫉妒。

不仅写得好,这件作品所用材料亦是珍贵异常。身为君主,宋徽宗笔墨纸砚都是用最顶级的,此帖写在一张长近12米的描金云龙底纹白麻纸上,做工精致考究,今日观之仍熠熠生辉。从笔法自身到所用媒材,《草书千字文》堪称“第一神品”。

宋徽宗的《临怀素圣母帖》和《瘦金千字文》在书画拍卖上分别以1.28亿和1.4亿元成交,因此,有人推测如果这件《草书千字文》拍卖,其价值可能达到数亿元。此帖先后藏于北宋内府、金昌明内府、贾似道、项墨林、梁清标等处,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如今,我们将宋徽宗赵佶这件《草书千字文》进行了超高清复制,见此作如见真迹。欲购此帖,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更多文章

  • 张旭、怀素之后,草书为什么就黄庭坚一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张旭,黄庭坚,草书,怀素,行书,唐人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宋代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更加特殊的是,这种地位几乎由一个人以一已之力所造成——他就是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草书发展到盛唐,狂草成熟,在流动中求得笔法、节奏、线条、结构的丰富变化,成为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唐.怀素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怀素,草书,张旭,绘画,颜平原,书法家,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

    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侄子。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

  • 怀素书法富有禅思,藏真妙于瘦

    历史解密编辑:新快报新闻标签:怀素,书法,草书,弘一法师,八大山人,般若

    ■怀素《自叙帖》(局部)■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统筹■黎碧珍(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怀素在创作草书时的运笔是非常快速的,这并不仅仅是艺术风格手段的问题,而是有着深厚的禅宗哲学背景。禅宗讲究“不立文字”与书法家“书写文字”本身就形成矛盾,这是摆在书僧面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中曰:

  • 杭州一位“穷书生”,草书媲美张旭、怀素,让“狂人”米芾膜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张旭,怀素,草书,米芾,书谱,画家,书法家,书法作品

    如果谈及草书,大多人就会想到张旭、怀素,确实他们二人的狂草恣意奔放,将草书的艺术之美发展到了巅峰,一直备受后人的喜爱。但是唐代草书界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另一位“绝世高手”,他就是书法家孙过庭,其祖籍为杭州富阳,家境较为贫穷,是一个妥妥的“穷书生”。颇好古雅之趣,尤其喜爱书法,不过他没有师傅教导,自学

  • 怀素草书《圣母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怀素,圣母帖,草书,自叙帖,王献之,张旭

    怀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圣母帖》是唐代狂草僧人怀素为东陵圣母

  • 怀素小草《千字文》高清完整版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墨迹,文征明,王文治,书法作品,小草千字文,台北故宫博物院

    ▲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此作为绢本,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

  • 怀素草书《苦笋帖》,超神入妙!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怀素,草书,篆书,笔法,墨迹,苦笋帖,书法家,书法作品

    《苦笋帖》帖心纵25.1 厘米 横12厘米。此帖两行十四字,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白。”从字句上看应为一则手札,所书圆瘦劲健,错落有致。在用笔上以篆书笔法入草书,旋笔藏锋,笔画刚健,可谓超神入妙。通篇字数虽少,却神采飞扬,充分地体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特点。《苦笋帖》前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签

  • 黄庭坚空前绝后的一件草书,被永久禁止出国展览,“草圣”怀素在它面前弱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怀素,草书,唐朝,黄庭坚,书法家,散文家,诸上座帖,书法作品,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大书法家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书奴”。历史上那些青史留名的书法家,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自成一体的。在草书的创新上,“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是最有发言权的。在狂草书法领域,唐代的张旭与怀素两位书法家双峰对峙,并称为“颠张狂素”。而黄庭坚在继承怀

  • 他写出草书“天花板”,将怀素远远甩在身后,还培养出颜真卿,外行:鬼画符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怀素,草书,张旭,行书,唐朝,颜平原,王献之,陆柬之,颜真卿,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我们习惯于欣赏楷书和行书,对草书往往存在偏见,觉得只要写得快、连笔多、认不出来就是草书,有这种刻板印象,多是受当下流行的“丑书”影响,将他们与真正的草书经典混淆了,以至于有些外行一看到狂草作品,就会评价“鬼画符”而已。草书大致形成于汉代,此时至东晋时期以章草为主,“二王”以后今草逐渐成为主流,到了唐

  • 不癫不狂,怀素草书如此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怀素,草书,赵孟頫,张旭,书法,论书帖

    怀素,人称之为“狂僧”。其草书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狂草,所以有“以狂继颠”之说法。董逌《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论书帖》无狂怪之势,颇似晋人草法,清劲安雅。或以为唐、宋间人临写二王、怀素杂帖。赵孟頫跋云:“怀素书所以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