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子,魏征跟随李建成,已经说明一切

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子,魏征跟随李建成,已经说明一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日路十七号 访问量:4248 更新时间:2023/12/26 5:19:59

都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说唐朝李世民的话,也是很多后人心目中的偶像,对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太多的人也都把责任推到了李建成的身上。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魏征是什么样的人,魏征大家也都知道,是那种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物,他能跟着李建成,就说明了一切。

李建成是那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他的缺点就是太宽厚仁善。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的手下劝他先下手,他心软,结果自己被杀还害死自己一大家子。李建成的能力远超李世民,他若治国,成就绝对不会低于贞观之治。

李建成在文治方面不弱李世民,武功稍逊于他,这是不争的事实。由衰转盛不是靠决策者吗,天可汗是自封的吗?李建成治国是仁义,但是对弟弟也没有少下黑手,玄武门之变是他把李世民逼上绝路,不把李世民文臣武将调走怎么会招来杀身之祸。

不过也有人觉得,既然李建成比李世民厉害,怎么被李世民杀了。魏征敢直言谁都知道,魏征主张杀掉李世民,还不是李世民厉害。

对于李世民来说,还是有一些丧失人性,虽夺得政权,但夺不掉天理!所以,太宗子孙报应不爽!有人说李建成明知小弟诬告惹父盛怒,能坦荡荡准备上朝与他对质,采用文斗,而不是像李世民那样处于绝地,只能孤注一掷,充分说明李建成是问心无愧!

一直以为贞观之治是个什么不得了的功绩,原来不过是新政权的休生养息罢了。既无秦始皇修长城的雄才伟略,亦无杨广开通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的丰功伟绩。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未免太抬举他了,更何况他的政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窃取的名不正言不顺。

更多文章

  • 李建成麾下的王牌大将,李世民都十分忌惮,却被一神婆给忽悠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罗艺,李渊,军衔,唐朝,元帅,李建成,李世民,窦建德,刘黑闼,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隋朝后期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唐高祖李渊反应最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此时大唐还没有统一华夏土地,外有突厥时常来犯,内有窦建德、刘黑闼等人拥兵自重。就有这么一个人,关乎整个华夏局势的平衡,成为李渊和窦建德都想收服的对象。当他加入李唐阵营后,李唐用了最快的速度统一了九州,此人也成为了太子

  • 李建成雄才伟略,大唐龙兴之时李建成战功超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秦王,杨勇,玄武门之变

    《唐书纪事》系列贴文第1期/王福星原创/严禁转载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李建成作为主力,李世民作为副手,兄弟二人联手打了大唐龙兴第一战,攻下了河西郡。李渊兵发长安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各领一路人马,打进了长安城。这个时候的李建成,战功还是略胜李世民一筹。李渊打进长安之后,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渊立了

  • 玄武门之变真相:以多打少,李建成不死才怪

    历史解密编辑:珠连电影标签:李渊,太子,元帅,军衔,唐朝,隋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的清晨,在刚刚建国九年的李唐王朝皇宫的玄武门外,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来临。太子李建成和四皇子齐王李元吉正准备从长安城北门玄武门进宫朝见高祖李渊,二皇子秦王李世民带领人马赶来,射死李建成,杀死李元吉,并诛杀两家老小,进而带兵进宫朝见李渊说二人谋反。李渊随即下诏改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中国

  • 李建成是否天生具有继承大唐江山的合法性?

    历史解密编辑:萧遥笙标签:李建成,李世民,唐玄宗,韦皇后,李显,李渊

    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是符合嫡长子继承法统的,是天然的第一继承者不二人选。而且这种继承制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这种制度存在,王公贵族和大臣就很好站队,就会直接一边倒靠向太子一边,不但巩固了太子的实力,同时也打消了其他皇子想夺位的念头。不过可惜的是李渊没有控制好老二李世民,这才导致了后面的玄武门之变

  • 在太子之争中,李建成是怎么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知行视之标签:李渊,军衔,隋朝,唐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神通,唐太宗,太子之争,玄武门之变,女皇武则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一,挑拨父子君臣关系决定“夺嫡之争”胜败的最关键因素就是皇帝,而李世民与

  • 李渊给李建成和李世民下了个套,李建成钻了,李世民为啥没钻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突厥

    武德七年,李渊不知道哪根筋抽住了,忽然想把首都迁到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邓城(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派宇文士及先去勘察地形。朝中大佬裴寂等人都赞成,萧瑀虽然不赞成,但是不敢明显反对。奇怪的是李建成李元吉都赞成,只有李世民坚决反对。此事起因是突厥侵扰。虽然说李唐开国之初用和亲和纳贡暂时安顿住了突厥,

  •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还有后人吗?李白真的是李建成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李建成,李白,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福

    以正史来说,李建成是有后的。彼时,李建成的亲子,除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夭,其余六子,包括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虽皆在武德九年(626年)那场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诛杀。但是,之后李世民为了在后世不落个杀兄弑弟的恶名,就在贞观十三年(639

  • 李建成占据先天大义,为何还会输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东宫,玄武门之变,秦王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处死隋炀帝杨广,大隋已经名存实亡。不久之后,被李渊扶持起来的隋恭帝杨侑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李渊就此登基称帝,建立大唐,并立李建成为太子。然而李建成虽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当时他的弟弟李世民军功太高,以至于李渊对李世民封无可封,最后,只能封了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准许

  • 假如李建成当了皇帝,会不会改变唐朝历史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李建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靖,李渊,魏征

    提起大唐盛世,就不能不提唐太宗李世民,提起李世民,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历史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中国会不会有大唐盛世呢?中国封建王朝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下面且听郝哥分析一下。一、势均力敌的阵营李世民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光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孤木

  • 一手好牌,李建成怎么就给打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渊,李元吉,秦王,王世充

    文/ 子玉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终有一战,变数只在于双方的斗争方式是选文还是选武而已。大业十三年(617)年底,在西进长安的途中李渊曾想调走李世民的谋臣杜如晦,房玄龄在第一时间给李世民讲明了其中的道理:“您要是想做一个藩王,要不要杜如晦都无所谓,但如果您想经营四方,那杜如晦可是王佐之才,没人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