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56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千家诗》156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3/12/11 22:32:13

送朱大入秦

【唐】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注释】

⑴朱大:作者友人,生平不详。姓朱,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秦: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⑵游人:游子、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五陵:长安、咸阳(咸阳市)之间有五个汉代帝王陵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故称。多富户名家迁居,豪侠之风颇盛。

⑶值千金:形容剑之名贵。值,价值。

⑷脱:解下。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写作背景】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游人五陵去。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赏析】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珍贵,不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更多文章

  • 孟浩然一生求官未果,真的是运气差?史学家:谁让他放唐玄宗鸽子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孟浩然,唐玄宗,王维,张九龄,玄宗,李白,军事政策,中国传统音乐

    都说不想当官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唐代很多诗人都有自己远大的抱负理想,王维自是不用说,是个天才,20岁考上状元,一生经历了不少大风大雨;李白虽然不能参加科考,但是他一直都在为自己仕途而努力,不曾放弃,但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一直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但却不曾追上,不是说他不够优秀,而是机会来了他都没有把握住。

  • 《千家诗》144 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千家诗,贾谊,诗人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译文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注释⑴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⑵才子:指袁拾遗。⑶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

  • 孟浩然这首诗,人海飘蓬,古意幽远,孤帆碧影,风烟迷离,甚美

    历史解密编辑:晨晨哥好脾气标签:孟浩然,孤帆,王维,王昌龄,李白,唐玄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明月,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荒唐的孟浩然 -孟浩然这一生,用两句话便可总结:一顿酒丢了官,一顿酒要了命。公元727年,孟浩然辞别李白,赴长安参加科考,此时他尚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渴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次年发榜,孟浩然名落孙山,此时他已经39岁了。颓靡之际,他结识了王维,成为

  • 温州佛教传奇故事:诗人孟浩然与杏花堂尼姑街巷地名联句

    历史解密编辑:短发菇凉拽PLUS标签:孟浩然,尼姑,诗人,杏花堂,八仙

    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诗人孟浩然来温州积谷山飞霞观访张子容,路过积谷山月带桥畔,自言自语顺口一句,“月带桥头桥带月”,这时恰巧西山杏花堂小尼姑路过,便道:“飞霞洞口洞飞霞”。孟浩然想我是当代著名诗人,小小尼姑竟班门弄斧,就马上接说:“小虹桥白塔巷杏花堂,”尼答:“妆楼下美人台鸡鸣岭。”孟道:“鼓楼街鼓,

  • 孟浩然19.李白造访,积极备考闯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孟浩然,李白,长安,唐玄宗,诗词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明白你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或悲伤,所以,一个人享受自己的故事就好。自从孟浩然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以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母亲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可口的饭菜来看他,弟弟们过来的也多了,家里的笑声也多了,妻子隔几天就会托人带来书信或者衣物,就连窗外的鸟儿都多了,叽叽喳喳的从早到晚唱个不停。这

  • 方回瀛奎律髓02,登览类五言律诗,李白杜甫孟浩然怎么写?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杜甫,孟浩然,李白,杜审言

    前言瀛奎律髓共有49卷,以唐宋律诗为例,分门别类介绍各种题材的创作。第一卷是登览类,即登高览望。方回首先介绍了初唐的两位诗人的五律作品,一位是陈子昂,一位是杜审言,今天看几首盛唐诗人的五律和七律。结束时,依惯例试作一首律诗。一、两首岳阳楼去年老街在岳阳楼下游览时,看到洞庭湖边每个栏杆中间,都有一首诗

  • 40岁的孟浩然见到唐玄宗,念了1首诗,唐玄宗:永不录用!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王维,李白,唐朝,诗人,孟浩然,唐玄宗,千古名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也是诗歌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强大的国家与军队,开放包容的社会,高度发达的经济,孕育了鼎盛灿烂的诗歌文学,涌现了无数鼎鼎有名的大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

  • 瀛奎律髓93·卷34川泉类,岑参与孟浩然诗句类似,孰高孰低?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贾岛,方回,岑参,唐朝,诗人,川泉类,宋之问,孟浩然,瀛奎律髓

    前言《瀛奎律髓》第34卷为川泉类,方回介绍说:浮游浪波之上,玩泳泉壑之间,大而沧海黄河长江巨湖之汹涌,小而溪谷陂池之靓深。雄壮而观潮,凄酸而阻风,闲寂而弄水寻源,皆类於此。这一类都是关于水的诗歌。一、江亭晚望 贾岛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

  • 孟浩然09.开元盛世开启,初识偶像张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孟浩然,唐玄宗,太平公主,宰相,开元盛世,李旦

    唐睿宗李旦痴迷道教,在国家治理方面一窍不通。北方的战事一直是朝廷头疼的问题,再加上这两年朝廷内部的动荡导致内部动乱频频,内忧外患,搞得唐睿宗心烦意乱。七月的一天晚上,一颗明亮的彗星划过西北的天空,一时间,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对此事都议论纷纷。于是,皇上找占卜师占卜,最后占卜师说,彗星是凶兆,

  • 与官位擦肩而过的孟浩然,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孟浩然,王维,唐玄宗,布衣,长安

    开元十七年(728年)的一天,长安翰林院内时不时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发出笑声的不是别人,正是唐代两位著名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这一年,王维还不到三十岁,但早已考中进士,虽然经历了一些官场起伏,但总体来说称得上是官运亨通,如今在翰林院任职。而孟浩然已经四十岁出头,他年轻时在鹿门山隐居,几年前才开始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