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也知道唐宋八大家中仅仅有两位是唐朝人,而我们要讲的,便是这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与许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一样,韩愈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他出生两个月,母亲就去世了。三岁时父亲去世,长兄如父,自此,他便跟着大他30岁的哥哥和嫂子一起生活。韩愈九岁时,哥哥韩会因受牵连被贬至如今的广东。三年后,哥哥病逝,之后经历安史之乱。嫂子带着韩愈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童年凄惨,但他读书勤勉努力。18岁时,韩愈第一次走进长安参加科举,当时的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写的文体是骈文,韩愈却喜欢散文,加上韩愈本身性格叛逆。知道韩愈第四进走进考场,才考中进士。可惜天不随人愿,恰逢赶上科举制度改革,他又被刷下去了,祸不单行,此时他的嫂子也病逝。
这时的韩愈亲人离世,前途未知,人生跌入了低谷,之后他又参加了两次科举,但仍然落榜。直到韩愈28岁时,终于得以进入官场,但仍没有被重用。他他怀着满腔愤懑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马说》,将自己比作千里马,期盼能找到自己的伯乐。
韩愈33岁时,终于进入国子监,在此写下了又一千古名篇《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一直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人。两年后他升任监察御史,却因弹劾李实遭到了诬陷而被贬。公元前805年,唐宪宗上位,韩愈又被皇帝召回了长安。他又写出了现今诸多学子用作座右铭的《进学解》。之后韩愈被派去平定兵乱,收回淮西,升任为刑部侍郎。这一年,韩愈已经49岁了。
官场沉浮和岁月流逝都没能消磨他的心性,公元前819年,皇帝准备迎佛骨,韩愈强烈反对,惹得皇帝大怒,被贬至潮州。韩愈到达潮州后励精图治,大力开荒,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公元前821年,唐穆宗即位。韩愈被调回京城当兵部侍郎,又逢郑州兵乱,前往平叛,后又遭到写下“锄禾日当午”的李绅的弹劾。公元824年,韩愈病逝,终年56岁。
韩愈从来不是谄媚之人,他以道统为己任,他还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提出写文章“不平则鸣”,即使他的一生都被按在泥土地里摩擦,然而他不改初心,坚守刚毅。260年后,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己天下之弱,中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百代文宗,他当之无愧,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