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韩愈只会舞文弄墨?而他是个“硬汉”,能文能武平乱成文人楷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53

晚年的李白依然钟情四处游历,曾到南京访问一位故友。这位朋友就是在南京为官的韩云卿,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与李白在饭局上饮酒作乐。酒过三巡之后,韩云卿还掏出随身携带的玉笛演奏助兴,笛声宛转悠扬绕梁不绝,李白深深沉醉在韩云卿的潇洒与笛声之中,由此写下不朽诗篇《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云卿与李白极为投缘,李白还一口气为他作了三首诗,要知道诗圣杜甫才得了李白两首诗。韩云卿不仅有李白的“光环”加成,他还有一位了不得的侄子——韩愈。韩愈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大部分世人心中,都是个只会舞文弄墨的老学究。然而真正的韩愈是个“硬汉”,如果用一个字总结韩愈的一生,那就是“刚”,他甚至敢“怼”皇帝,更是古代典型的“逆袭”之王。

比命苦韩愈谁都不“虚”

韩愈是个命苦之人,他出生于公元768年,虽然当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但大唐已经江河日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藩镇割据时代。韩愈的母亲在其出生不久后,就撒手西去了,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甚至到了韩愈十二岁,他唯一的哥哥也死在了广东。韩愈便被其寡妇嫂嫂带大。当时韩愈的嫂嫂带着年幼的儿子与韩愈,千里跋涉从广东回到家乡河南,随后定居宣州,其中艰辛可想而知。韩愈长到19岁,只身前往长安参加科举,欲以此改变自己与家庭的悲惨命运。然而韩愈连续考了三年都是名落孙山,这倒不是因为韩愈水平太低,毕竟后来他得到“唐宋八家”之首的地位,并不是徒有其名。而是因为唐代科举难度太高,并且录取人数太低。连受打击的韩愈,想起众恩人的关爱,他决定再试一次。

初入仕途连受打击

苦心人天不负,第四年韩愈终于高中了进士,但这并不等于可直接做官,因为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韩愈又“栽”在了考试之上,同样是连考三年被全国的“学霸”们压过。接下来韩愈一共在消费水平颇高的长安,待了十年的时间,眼看就要“混不下去”了,怀才不遇的韩愈,决定给宰相写信,表达对管理选拔制度的不满,然而这些信件都是石沉大海。韩愈终于落魄地离开了长安,到开封董晋府中做了一名节度掌书记糊口。三年后董晋突然死去,韩愈护送灵柩离开开封,紧接着开封大乱,董晋府中的官员大批被杀。韩愈慌忙带着家人逃到了徐州,投到了张建封的幕府之中。

而张建封是个喜欢压迫部下的领导,他手下的官员每日工作量巨大,而得不到应有的关爱,韩愈在此地干了不到一年,就写了一封信“怼”领导后愤然辞职。两次失败的工作经历之后,韩愈醒悟还是考个正经朝廷官位才靠谱,于是在801年,韩愈终于通过了选拔被任为四门博士,主要负责基层子弟的教育工作,相当于是一位大学老师。但这个官位,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教育业也未得到朝廷的重视,为此韩愈还写了一篇《师说》,歌颂自己职业的伟大。韩愈与社会风气“唱反调”,还受到大批文人的批判,说韩愈身为一个老师,不集中注意力工作,反而“怼”社会与制度,抹黑韩愈为“狂人”。韩愈做了三年的四门博士,通过京兆尹李实的推荐,被选为监察御史,有了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

直言得罪恩人被贬广东

而且当时韩愈还遇到了两个同样优秀的同事,刘禹锡柳宗元。三位文坛“大佬”在一起,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融洽,他们的政治理念并不相同,当时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翰林院待诏王叔文与柳宗元、刘禹锡,推行改革加强朝廷的权利统治,而韩愈却对王叔文的激进改革十分厌恶,虽然他欣赏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才华,但生怕他们被王叔叔文一党利用。803年帝都大旱,百姓食不果腹生活受到威胁,朝廷决定免除一年租税休养生息。而京兆尹李实却称虽然大旱,但粮食收成很好,并不影响朝廷收税。最后挨饿的百姓们,不得不贩卖房屋,甚至贩卖妻儿才勉强交上了税。韩愈对此义愤填膺,顾不上自己的“实习”身份,与李实对自己的提拔之恩,愤然写了一封举报奏折,痛斥李实谎报灾情鱼肉百姓,并建议朝廷查明情况停征租税。然而李实却未因此遭受惩罚,韩愈反被贬到了广东。

复起后与宦官、藩镇“硬刚”

为此韩愈还觉得是同事柳宗元与刘禹锡,背后在王叔文面前告了密,直到韩愈晚年才解开了这个误会。悲愤的韩愈来到了广东阳山,此地荒凉异常,韩愈也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就像一个沦落孤岛的难客。但他还是尽力在当地发展教育,教化当地的土著,自己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韩愈虽然在广东积极为民做事,但心中依然时刻准备着重返帝都。805年王叔文的改革以失败告终,唐宪宗继位后大力打击王叔文一党,柳宗元与刘禹锡,也在此时陆续被贬。身为王叔文政敌的韩愈,也因此重新回到了长安,任五品国子学博士。然而一些人对韩愈言语抹黑,气得韩愈主动申请调到了东都洛阳为官,并在洛阳有了很多实质性作为,虽然当时宦官与藩镇,已经成为唐朝的两大“毒瘤”,连皇帝都对他们礼让三分,但韩愈不惧偏要与他们“对着干”。

韩愈先是限制了僧人与寺庙的数量,又抓捕了大批非法军人,并打击藩镇节度使私藏有罪的士兵。韩愈如此作为,定然会引来八方恶势力的打击,连韩愈的上司都劝他罢手,韩愈愤怒称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如果不让自己干就将其辞退。怀才不遇的韩愈,还十分重视发展人才,也就是那时发现了诗鬼李贺。韩愈十分欣赏李贺的才华,并断言其能考中进士,而最后李贺竟然遭到了同学的嫉妒,用“谐音梗”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士”谐音,称李贺考中进士就是不孝。李贺果然被吓住,不孝的罪名自己万万当不起,而韩愈听闻拍案而起,替李贺怒“怼”了一番,然而李贺还是没有勇气参加考试,从此郁郁寡欢,在27岁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平定淮西立功却遭受不公

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样病逝,其子吴元济欲趁机作反,当时担任中书舍人的韩愈,上奏了一封《论淮西事宣状》,加上主战派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杀,使得游移不定的唐宪宗,决心平定淮西叛乱。新相裴度任韩愈为行军司马,担任自己的副手,韩愈在关键时刻请示裴度,要带一千兵马突袭蔡州拿下吴元济。而当时的大将李愬,也向裴度提出了相同的计策,韩愈毕竟是文人,最后裴度让李愬执行了此计划,也使得韩愈失去了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不过韩愈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在后方同裴度做好善后工作。朝廷因淮西大捷士气大振,唐宪宗对裴度、李愬与韩愈等有功之臣大肆封赏,韩愈在此时得到了刑部侍郎的官位,为了铭记这个荣耀的时刻,大臣们还公推韩愈,写下了《平淮西碑》,从用碑文将此辉煌史事流传千古。深感责任重大的韩愈,苦思冥想了70天才完成了这篇碑文,韩愈在碑文中对裴度大夸特夸,却对李愬的功绩一笔带过,让李愬的老婆十分愤怒。而李愬的夫人是唐宪宗的堂姐,她在唐宪宗面前告了韩愈一状,唐宪宗不得不给堂姐面子,令他人重新撰写,韩愈禅精竭虑的文章,竟然被无情抹除,心中委屈难当。

“怼”皇帝落得凄惨下场

然而更委屈事还在后面,韩愈因为一封奏折,直接从云端摔落,气得皇帝要杀了他,差点丢了性命。自从平定淮西叛乱之后,唐宪宗开始飘飘然,怠于政事转而追求长生,整日迷恋吃丹药,甚至要迎佛骨入宫供养。韩愈听闻后写了一篇《谏迎佛骨》怒“怼”皇帝的荒诞,称宪宗这么“作”,迟早把江山“作”丢。一心沉迷佛道求长生的唐宪宗,旋即将韩愈捉拿准备处死,朝中的大臣们与王公,都纷纷为韩愈求情,宪宗看在韩愈于国有功,且是文坛宗师的份上,饶了他一条命,随后将韩愈贬到了潮州以示惩罚。韩愈再一次拖家带口,被赶出了长安,甚至他的小女儿都因病死在了路上,一路上韩愈在不停地写诗“吐槽”反省自己,因为耿直得罪了皇帝,落得凄惨的下场。

尾声

宪宗迎佛骨一年多以后,没有得到长生却英年早逝,唐穆宗继位后复起韩愈,先后任其为国子监祭酒、兵部尚书。822年藩镇再次作乱,王廷凑杀了成德军节度使取而代之,而此时的唐廷已经没有了平定叛乱的能力,只能派韩愈前去安抚。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很多人都劝韩愈不可深入,而韩愈偏偏不惧,孤身深入叛军军营,在王廷凑面前痛斥其罪行,并摆出自己当年平定淮西的光辉事迹,先前穷凶极恶的王廷凑,竟然被韩愈生生震住,赶紧赔上笑脸,并保证不再生事。韩愈的一生可谓“彪悍”,他能文能武,在文坛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与地位,在治国方面更是有勇有谋可带兵取胜,被后世文人当成了楷模宗师,而纵观韩愈的“硬汉”一生,他对此称号是当之无愧。

更多文章

  • 甘肃才子英年早逝,好友韩愈为他写墓志高度赞扬,评价却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陇史荟王文元标签:韩愈,柳宗元,李唐,苏轼

    甘肃才子英年早逝,韩愈为他书写墓志,只用一句话评价了他年仅29岁的甘肃才子李观去世,这个消息震惊了韩愈的朋友圈。于是,为纪念好友,韩愈书写了《李观墓铭》。这是韩愈为数不多的传世书法作品。在书写墓铭时,韩愈一句话就勾画出李观的与众不同。李观字元宾(公元766——794年),祖籍陇西,后迁移到江东。至于

  • 百代文宗韩愈的公务员之路:从19岁考到33岁!考了24年!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韩愈,苏轼,节度使,李实,韩信,刘邦

    关注我们,领取【38招吸粉裂变】资料!【百代文宗韩愈的公务员之路:从19岁考到33岁!考了34年!】韩愈,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说是世代勋贵家族,祖先是刘邦时期的韩信,是韩王信的那个韩信,名声可能不太好,韩信最后因为投降匈奴,当了汉奸,被刘邦打败后身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韩愈一族世代当官,成为贵族。到了韩

  • 百代文宗韩愈的公务员之路:从19岁考到33岁!考了34年!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韩愈,节度使,苏轼,李实,韩信,宰相

    【百代文宗韩愈的公务员之路:从19岁考到33岁!考了34年!】韩愈,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说是世代勋贵家族,祖先是刘邦时期的韩信,是韩王信的那个韩信,名声可能不太好,韩信最后因为投降匈奴,当了汉奸,被刘邦打败后身死的。但是这并不妨碍韩愈一族世代当官,成为贵族。到了韩愈父亲这一代,韩仲卿,也官至尚书右仆射

  • 韩愈告诉你,好朋友为什么会伤害你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韩愈,李实,周瑜,诗人,宋朝,柳宗元,刘禹锡,王叔文,好朋友,唐宋八大家

    看过这样一句话:“离真心最近的地方,是伤心。”诚然,离你很远的人,顶多是发个微信,说几句难听的话。唯有离你很近的人,才会手脚并用,真正伤害到你。人生一路走来,父母慢慢变老,兄弟姐妹也会各奔东西。能够常联系,多帮忙,推杯换盏的人,就是朋友。唐朝时的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读书很厉害,

  • 听见经典 | 千古名篇 | 韩愈:祭十二郎文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书香阁标签:韩愈,东野,江南,丞相,唐朝,宋朝,诗人,听见经典,千古名篇,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

    2023Happy Lantern Festival祭十二郎文▾ 点击收听 ▾本平台原创音频转载请注明来源:《听见经典》▎祭十二郎文【唐】韩愈朗诵:姚科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

  • 潮州城里的千年古寺:因韩愈趣事而改名,竟在小学边上与书声为伴

    历史解密编辑:鸭鸭爱生活标签:韩愈,潮州,古庙,禅师,灵山寺,寺庙

    国庆去哪儿玩?来潮州呀!这座千年古城总是藏在“潮汕”之名的背后,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潮州有驰名中外的“潮州八景”,有“三山一水绕城廓”的自然景观,更有以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等为代表的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的旅游文化。漫步潮州街头,你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古庙,跟闽南人

  • 文化巨匠——韩愈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好春标签:韩愈,杜甫,诗作,宰相,诗歌,宋朝,散文家,千古名句,唐宋八大家

    韩愈出生于公元768年,祖籍河南郡洛阳县,后迁居于河南府滑县。他的家庭背景相对较为贫寒,父亲早逝,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幺,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韩愈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他自学成才,十岁能文,十三岁能诗,十六岁能作赋,十七岁能作文。他曾经在洛阳读书,后来到长安进士科考试场落榜。

  • 韩愈被贬潮州途中写一首七律,自喻为屈原,尽得李白、杜甫之精髓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韩愈,杜甫,屈原,李白,七律,唐宪宗

    韩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国古代散文写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韩愈也写诗,但是他的诗不如散文有名。叶嘉莹先生批评韩诗说:他“只从语言形式上争胜”,好为“吐奇惊俗”之语。意思是说韩愈写诗时常常“以辞害文”,把路子走歪了。不过,他在晚年因“谏迎佛骨”被贬之后,却写下了一首七律名篇。自喻为屈原。诗风尽得李白、

  • 00后的网络新词冲击下,骈文的历史教训再次上演,但我们没有韩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韩愈,王勃,骈文,唐朝,宋朝,柳宗元,散文家,滕王阁序,网络新词,唐宋八大家

    “我和你完全是xmly,ball ball you, 放过孩子吧!”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翻译过来就是“我和你完全是喜马拉雅(形容两种格局档次相差很远的人),求求你,不要打扰我了!”如今的互联网已经真正进入到日新月异的巅峰发展时代,而这样的契机,也正好迎合上了思想和观念过于新潮的00后。要看懂0

  • 白马书生——韩愈的另一面:执笔就雄文,上马可平叛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标签:韩愈,裴度,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唐诗

    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潮州知州王涤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碑文,东坡欣然应允,不久完成。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八代”是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八个朝代,在这期间,文人写文章越来越注重外部技巧,同时忽略了内在实际的内容,浮华不实。而文学样式的衰落,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