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拇指故事汇 访问量:2380 更新时间:2023/12/31 16:46:49

在唐朝写诗有多赚钱?韩愈一首诗卖了几十万,李白年入百万不是梦,在唐代,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有2536位,再加上那些没统计佚名诗人压根就数不清。为什么唐朝人都喜欢写诗呢?是因为很赚钱吗?

白居易的待遇让人眼红

其实单纯靠写诗赚不了多少钱,但凡有点才华的诗人都能在朝廷混个一官半职,我们就拿酷爱晒工资的老白来说,白居易29岁科举登第,他当时还只是个教书郎,相当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初入仕途,但俸禄可一点也不少,每月俸钱折算成人民币有6000多,可以在长安买到1600斤的米,作为一个刚入官场的小公务员,这待遇很不错了吧,到了36岁,老白升了县尉,此时他著有名诗,《观刈麦》诗中写道,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翻译就是我每年除了俸钱以外,还有禄米300石,大约43万钱,年底还能余下存款,这收入就算是在当时的一线城市买别墅那也绰绰有余,

三年后,39岁的老白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相当于是长安市长的助理,年轻有为的白居易非常高兴,提笔又写下一诗,《初除户曹喜而言》,诗中说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翻译翻译这份工作可好了,月工资四五万,每年禄米二百石,一年下来还吃不完,哪怕到了晚年,白居易依然不忘‘‘凡尔赛’’,他64岁时接了一个‘‘太子少傅’’的闲职,日常就是教太子读读书,看看报纸,午睡一会再喝个下午茶。人家老白又把诗当日记写了,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意思就是朝廷一个月给我十万钱,让我来当个闲人,由此可见,大唐诗人的日子可不是一般的滋润,当你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可却没有白居易这样的仕途好运气,你又能怎么凭才华养家糊口呢?

不仅可以步入仕途,还可以凭才华赚额外收入

在唐朝,诗人们经常会帮那些大户人家作文章或者写墓志铭以此换取报酬,例如著名诗人韩愈去帮别人写过一篇墓志铭,赚了足足五百匹绢,换算成人民币可以抵几十万,也有的诗人专门替皇家写诗赚取润笔费,例如杜甫,但,也有一人是例外,这人既不当官也不做事,却风流潇洒了一辈子,他便是诗仙李白,李白虽胸怀大志,却从未混到过一官半职对权贵更是非常鄙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没有工作,又不愿意赚稿费,那他游山玩水的钱都是哪来的呢?因为他家本来就有钱,李白虽然不投简历,但他投了个好胎,出生于商人世家,家族产业相当庞大,他在《古浪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意思就是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成白玉盘了,大家想想一般人家有白玉盘吗?自然是富贵人家才有。

总结

而且李白简直就是盛唐大明星,粉丝一大堆,走到哪都有人追,在喝酒写诗的日子里,他结识了大量好朋友,这些朋友都有俩共同特点,有才、有钱,例如孟浩然、汪伦等人,家里可都有着大产业,去到哪都有人好吃好喝款待,你说人家李白过的能不舒坦吗?所以说,在唐朝当个大诗人真的很吃香!赚钱更是没有任何难度。

标签: 韩愈李白白居易写诗唐朝杜甫

更多文章

  • 羡君齿牙牢且洁,趣解韩愈的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大道知行知行堂标签:韩愈,牙齿,落齿,与崔群书

    河南孟州韩园人都是要衰老的,但个体的衰老,在生理表征上却显得与众不同,具体而且独特。韩愈的衰老是从牙齿开始的,而且开始得相当早。在803年写的《祭十二郎文》中说:“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一年,韩愈36岁(这是按传统记龄法;如果采用周岁记龄,

  • 民间故事:书生得罪了土地公韩愈,导致肉身被毁,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韩愈,书生,阎罗,江南,相公,宋朝,艺术家,民间故事,唐宋八大家

    中国人喜欢编排神话,古代的那些名人学士,后来都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关羽,后来成为武财神,关帝,包公,死后据传成为阎罗王。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死后成为一方土地,结果曾经被无良术士利用,成为对方敛财的工具,最终被关帝给解救;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也成为土地神,只不过他则是贡院,也就是朝廷科考机构的土

  • 韩愈是个“双面人”?

    历史解密编辑:终身读书学习标签:韩愈,残年,华山,苍生,唐朝,双面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是著名文学家,最近看到有人评价韩愈有两副面孔:怕死的韩愈和不怕死的韩愈。据王谠记载,韩愈有次因为好奇,和朋友一起去登华山。可是到了华山绝顶,却因为畏高,患上“恐高症”,觉得自己下不了山。就这样,一代大文豪,却嚎啕大哭起来。甚至在畏惧得魂飞魄散的时候,自己还写了遗书。从这个细节看,韩愈是很怕死的。

  • 唐宋八家之首韩愈,如何影响王元启的人生观、创作观?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韩愈,王元启,人生观,古文,文辞

    王元期着作以韩愈为宗。他曾在《玉阶天宝书》中说:“唯有龙门、昌黎两家,臣服之。”王元期一生追随韩愈的志向,韩愈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也影响了他的创作观。他在论及古文的写作方法时,常以韩语为例。韩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古文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所有古文学习的典范。韩愈古文,能铸百家之长,自成一

  • 韩愈,一个伟人的自我修养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韩愈,李实,苏轼,阳山,柳宗元,唐德宗

    任职四门博士,开启了韩愈二十年宦海生涯,也迎来了一位近乎全才的历史伟人。思想、教育、文化、政治,韩愈不仅有涉猎,还颇有建树。他,文名炽盛,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誉;他,政绩卓著,官至吏部侍郎(现副部级),逝后追赠礼部尚书(现正部级)。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

  • 韩愈后人大多生活在这三个地方,他的后代众多,但却不娶郑氏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韩愈,先祖,进士,郑氏,后世,唐朝,宋朝,诗人,唐宋八大家

    唐朝历史上人才辈出,有很多名人至今也被人们津津乐道,比如韩愈。众所周知,韩愈是唐代官员,文学家和书画家,因此现代专家们对韩愈后人也很感兴趣,他们经过研究发现,韩愈后人竟从来不取郑家的女子为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

  • 漫话昌黎韩愈文化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诗意浪漫的小园标签:韩愈,昌黎,张之洞,嘉靖皇帝,韩滉,崇祯

    孙立安河北省昌黎县东依渤海,地望碣石,“山水之胜,雄冠京东,有蜀之奇,有浙之丽”。昌黎不仅山水奇丽,昌黎韩愈文化更是“枝繁叶茂,举国皆知”。回眸历史,韩愈从未踏足碣石昌黎,但昌黎县曾有“一县两韩祠”并立300余年,不仅对本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文化的传奇。昌黎县地理位

  • 韩愈登华山时,为什么会写了遗书,还放声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韩愈,遗书,华山,唐宪宗,唐国史补

    有一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和几个好友去爬华山,想领略一下华山的险绝和美丽。当他们到达苍龙岭的时候,为眼前的险境所吸引,遂踏上了苍龙岭上的小道,领略一下这险境究竟有多美。结果走着走着,韩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回头看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他顿时呆住了,在他眼前,只有窄窄的一条道,没有台阶、两边没有栏杆

  • 韩愈:在绝望中踽踽而行

    历史解密编辑:寄予的情话标签:韩愈,唐宪宗,裴度,侍郎

    文 / 初酿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唐·韩愈《条山苍》十九岁韩愈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山水云泉皆有韵味。因为年轻,无论曾经有过多少苦难,总是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就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想,觉得自己参与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

  • 贾岛:家贫入寺出家,得韩愈鼓动而还俗,却怀才不遇终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韩愈,贾岛,诗人,孟郊

    贾岛这个苦吟诗人尽管出生在唐朝,可他却始终未如盛唐大大小小的才子们那般闲逸,既没乐享过风花雪月、也未曾在戏谑间逐柳眠花、更无情起时的快意潇洒……终其一生,贾岛也只不过混得了“诗奴”和“诗囚”之名,毕生为了写诗绞尽了脑汁。不近凡俗的贾岛终生未娶,到死的时候依旧是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简直是客死异乡的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