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来从小学的《静夜思》,不是李白原版,第一句就错了!

原来从小学的《静夜思》,不是李白原版,第一句就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道远文史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4/1/25 10:56:40

导读:

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学习的古诗《静夜思》吗?对于白的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来广为传颂。

但现在若是告诉你,人们历来朗朗上口的《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版,而是被后世人篡改过的,你会不会大吃一惊呢?没错,根据相关古籍记载,我们现在熟读的《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版。

那么,李白原版的《静夜思》,究竟是什么样的,与现在我们熟读的又有着多大的区别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白《静夜思》的原版吧!

一、卧病扬州,二十六岁写下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诗《静夜思》

古代诗人在作诗时,大多都是自身有感而发,因此也都有各自的创作背景,就拿这首《静夜思》来说,它十分贴合李白的生活背景;因为历史上的李白,是一位豪放洒脱、任侠游仙,他的后半生基本上都在游历中度过,遂有思乡之情产生。

不过,《静夜思》这首古诗诞生之时,李白还没有年过三十。

唐开元十三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次年春天,二十六岁的李白前往扬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

一直在扬州待到了秋天,李白不幸染病,病卧于扬州旅舍,在九月十五日左右的某天晚上,李白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思念故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因此便有感而发,写下了《静夜思》这首流传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个时候的李白还很年轻,再加上刚刚离开故乡不久的原因,染病之际生出强烈的思念故乡之情,也不足为奇。

不过,根据古籍记载,在唐朝的那个夜晚,李白所创作的《静夜思》,并不是我们现在熟读的版本,那么李白《静夜思》真正的版本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李白《静夜思》的原版!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几乎人人都能朗朗上口,若是突然说这不是李白的原版,可能很多人一时间都无法接受,但根据古籍所记载,这确实不是李白的原版。

李白若是生到现代,听到人们如今朗朗上口的《静夜思》,估计也会感到特别诧异,因为这并不是他写的《静夜思》,李白真正所写的《静夜思》,是下面的版本!

《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从上面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静夜思》的原版,与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静夜思》,仅仅只有两字之差,就是第一句的“看”字,以及第三句的“山”字,都被后人改成了“明”字。

历史上的《静夜思》,载于蜀刻本《李太白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经过了历代文人修改之后,一直到了明朝时期,李白的《静夜思》就出现了我们现代所熟知的这一版本。

综上所述,现在人们朗朗上口的《静夜思》不是李白的原版,确实不是谣言,但相对来说,仍然不影响这首诗在古诗中的地位,也不影响李白向我们表达的思乡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望庐山瀑布》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九天,题诗,唐朝,诗人,苏东坡,千古名句,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词句注释⑴“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

  • 李白如果是穷人,他成不了诗仙,也不会浪漫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江阳沽酒客标签:李白,皇帝,沧海,诗仙,唐朝,诗人,赠汪伦,唐玄宗,千古名句

    很早以前我就看到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话题,或者说是疑问,就是唐代有诗仙美誉的大诗人李白,一些人眼看到他好像一辈子不务正业,到处游山玩水,钱从哪里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突然想起很多人在我的创作内容下的留言,有的可能是真羡慕,有的则是语带讥讽。因为笔者是一位地方人文民俗的创作发布者,每天都有更新视频和文

  • 李白写给妻子一首肉麻情诗,结尾10字太露骨,专家怒斥:何以示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李白,情诗,寄远,诗词,李治,春思,唐朝,诗人,千古名句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众所周知,李白很会写情诗。什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什么“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什么“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思》)”,李白是张口即来呀。关键这些诗,单拿任何一首出来,都堪称脍炙人口。含蓄

  • 《行路难·其三》李白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屈原,李斯,许由,诗人,唐朝,一杯酒,伍子胥,行路难·其三

    行路难·其三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译文】不要学许由用颍

  • 李白诗寻踪⑩|李白为什么是酒仙——《将进酒》诗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李白,将进酒,酒仙,唐玄宗,杜甫,贺知章,李白诗,唐朝,艺术家

    来源:封面新闻文/马睿将进酒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②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③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④暮成⑤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⑥,千⑦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⑧。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⑨,但愿长醉不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杜甫,诗人,唐朝,谢灵运,天姥山,千古名句,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

  • 李白缅怀汉末名士,写下一首寄寓深远之作,吊古伤今,感慨万端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李白,孔融,吴江,名士,唐朝,诗人,鹦鹉赋,鹦鹉洲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前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有济世的宏愿 ,即便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仕途失意,报国的理想依旧坚如磐石。“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应邀入职永王李璘幕府,他摩拳擦掌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可是,“辞官不受赏,翻谪夜

  • 大唐的“宫廷御酒”,李白喝了都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李白,绵竹,杜甫,烧春,大唐,唐朝,诗人,剑南春,宫廷御酒

    转发评论本文有机会获奖,规则详见文末从古至今,很少会有一种东西像酒这么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经历千百年,传递无数人,香气绵绵,魅力常在。历史典籍为其提炼精华,诗词歌赋为其增加韵味,酒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里,诞生了很多名酒。今天跟随河大卫,走进巴蜀酒文化吧!1

  • 山东腐儒嘲讽李白,反被反讥成骂人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李白,杜甫,腐儒,唐朝,诗人,唐玄宗,山东省,千古名句

    提起古诗,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就会想到李白,李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还有着“诗仙”的美誉,与“诗圣”杜甫被人们称作为“李杜”。李白幼年时既是天才,五岁便开始发奋读书,十五岁时已经著有多首诗赋,并得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同时也喜爱剑术,好游侠,经

  • 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

    历史解密编辑:鼠兄猫弟标签: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唐玄宗,杨玉环,长诗

    有朋友提问: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是典型的今人思维断古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的作用就是讽喻与咱们现在认为诗歌是种文学体裁不同,古代的士大夫是把诗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来看的。诗,产生于民间,所以代表着民众的情感取向、生活状态,以及官风评议、政治诉求。也就是说,诗的最初就是民意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