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写给妻子一首肉麻情诗,结尾10字太露骨,专家怒斥:何以示子孙?

李白写给妻子一首肉麻情诗,结尾10字太露骨,专家怒斥:何以示子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世界 访问量:1662 更新时间:2024/1/25 23:01:27

胸藏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

众所周知,白很会写情诗。

什么“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什么“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什么“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思》)”,李白是张口即来呀。

关键这些诗,单拿任一首出来,都堪称脍炙人口。

含蓄而又不失细腻温柔的表达,和李白那洒脱不羁的性子,倒是大不相同。

但你要就此认为,李白是走文艺抒情范儿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呀,人白哥一旦直白大胆起来,可是会让不少人脸红心跳的。

不信,就往下读吧。

话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前后,此时的李白旅居在洛阳、南阳一带。

干嘛呢?

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求官呗。

李白对当官,可真是有股“不撞南墙心不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劲儿。

不过呢,他倒是自在快活了,倒苦了在家日日盼夫归的妻子许氏。

许氏,是高宗朝已故宰相许圉(yǔ)师的孙女,也是李白的第一任妻子。

许氏家门显赫,自己也才貌双全。

嫁给李白后,两人也颇为恩爱。

很快,他们就有了一儿一女,儿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女儿名平阳。

可谓一个大大的“好”字。

奈何,李白总是按压不住做官的蠢蠢欲动。

他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首先得先做了官,有了名呐。

于是天天东奔西跑,不着家。

许氏深爱自己的丈夫,所以尽管心里凄苦,却从来不曾埋怨。

李白大抵也是知晓的,有一次,他很愧疚地写了一首《赠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太常妻,说的是东汉时有一个太常(官名,掌管天子礼乐祭祀)叫周泽,他这个人嗜酒如命,常常不归家。

有一次,他妻子去看他,周泽反而大怒,将妻子收进了诏狱。

李白说,一年三百六十日,我天天都喝得烂醉如泥。

你呀,虽然是我李白的妻子,但和那个整日都不顾家的周太常的妻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啦,说是愧疚,整首诗倒仍是活泼跳脱得紧。

诗词君揣想,许氏当初看到这样一首诗,大概也是哭笑不得的吧。

公元731年,李白又是离家许久了。

大抵是求官不顺,外地风物又极易引发人的思乡情绪。

这一期间,李白断断续续写下许多首诗,表达对妻子家人的思念。

诗名《寄远》,共有12首(一说11首)。

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赏析,但其中有一首,最是与众不同。

那便是《寄远》其七: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与众不同的地方,共有两处:

其一,这首诗是以“自代内赠”的口吻。

意即,李白代妻子给自己写的一首诗。

有些绕是不是。

其实就是,全诗都是以许氏的口吻,来诉说对李白的思念。

事实呢,思不思念什么的,全是李白的臆想。

毕竟,他的诗作,他做主。

其二,这首诗一改李白往日爱情诗的含蓄,十分直白大胆,乃至露骨。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舂陵,在今湖北省枣阳市;汉江岛,大概是李白当时旅居的地方,如今却查不到地名。

总之开头两句,是极写两人的距离之远。

“一日望花光,往来成白道。”

为此,作为妻子的许氏日日到村头等候,望穿秋水。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晖。”

自从那日分别,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度日如年。

此地,已然长出了连绵的秋草。

秋草丛中,秋蛾飞来飞去。

落日西斜,遍照我深浓的相思。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

何时你我才能再相见呢?于良辰夜景中,吹灭烛火,解下罗衣,再续往日缠绵情意。

整首诗,尤其是结尾10字,的确写得极为直白大胆。

为此,还遭来了一些诗评家的差评:

比如金人李治在其《敬斋古今(黄主)》中就直斥:

李白诗“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朝共琅玕之绮食,暮宿鸳鸯之锦衾”,已极淫媟( xiè)矣。

至云“秋草秋蝶飞,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若比等类,又可谓不可道者也,其何以示子孙?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李白你呀,写“芙蓉帐底奈君何”这样的诗句,就已经很浪荡了。你居然又写下“灭烛解罗衣”这样大胆的诗句,将来可怎么拿给子孙后代看呐?

李治的批评与忧虑,不无道理。

但李白本就是性情中人。

他是谪仙人,洒脱不羁,俗常人世种种教条束缚,于他,不过过眼烟云。

何况这些诗,是写给自家妻子的,光明正大,倒也不必过分苛求其不够含蓄。

仓央嘉措有诗: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世事无常,光阴流水,人和人相聚的时光本就短促。

无限爱的欲望,靠近的欲望,并不羞耻。

相比畏畏缩缩、讳莫如深,那些大胆热烈、坦坦荡荡,总是更让人心生憧憬。

只是一点,诗词君忍不住腹诽:

明明是你李白自己的小心思,却偏要安在自家妻子头上,这就有点厚脸皮了?

哦对了,李白这首诗,还有一个较为含蓄的版本(诗词君很有理由相信,是后人也觉得最初版本太大胆,于是稍稍润色了一下):

妾在舂陵东,君居汉江岛。

日日采蘼芜,上山成白道。

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

昔时携手去,今日流泪归。

遥知不得意,玉箸点罗衣。

不知大家更喜欢大胆的or含蓄的版本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你知道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文中图片来自版权网站,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行路难·其三》李白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屈原,李斯,许由,诗人,唐朝,一杯酒,伍子胥,行路难·其三

    行路难·其三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译文】不要学许由用颍

  • 李白诗寻踪⑩|李白为什么是酒仙——《将进酒》诗歌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封面新闻标签:李白,将进酒,酒仙,唐玄宗,杜甫,贺知章,李白诗,唐朝,艺术家

    来源:封面新闻文/马睿将进酒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②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③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④暮成⑤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⑥,千⑦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进酒君莫停⑧。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⑨,但愿长醉不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杜甫,诗人,唐朝,谢灵运,天姥山,千古名句,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

  • 李白缅怀汉末名士,写下一首寄寓深远之作,吊古伤今,感慨万端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李白,孔融,吴江,名士,唐朝,诗人,鹦鹉赋,鹦鹉洲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前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有济世的宏愿 ,即便是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仕途失意,报国的理想依旧坚如磐石。“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应邀入职永王李璘幕府,他摩拳擦掌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可是,“辞官不受赏,翻谪夜

  • 大唐的“宫廷御酒”,李白喝了都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李白,绵竹,杜甫,烧春,大唐,唐朝,诗人,剑南春,宫廷御酒

    转发评论本文有机会获奖,规则详见文末从古至今,很少会有一种东西像酒这么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经历千百年,传递无数人,香气绵绵,魅力常在。历史典籍为其提炼精华,诗词歌赋为其增加韵味,酒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里,诞生了很多名酒。今天跟随河大卫,走进巴蜀酒文化吧!1

  • 山东腐儒嘲讽李白,反被反讥成骂人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李白,杜甫,腐儒,唐朝,诗人,唐玄宗,山东省,千古名句

    提起古诗,人们脑海中第一印象就会想到李白,李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还有着“诗仙”的美誉,与“诗圣”杜甫被人们称作为“李杜”。李白幼年时既是天才,五岁便开始发奋读书,十五岁时已经著有多首诗赋,并得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推崇,同时也喜爱剑术,好游侠,经

  • 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

    历史解密编辑:鼠兄猫弟标签: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唐玄宗,杨玉环,长诗

    有朋友提问:大唐为什么没人举报白居易的《长恨歌》?这是典型的今人思维断古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的作用就是讽喻与咱们现在认为诗歌是种文学体裁不同,古代的士大夫是把诗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来看的。诗,产生于民间,所以代表着民众的情感取向、生活状态,以及官风评议、政治诉求。也就是说,诗的最初就是民意的代

  • 白居易整理完自己800首诗后,不忘写诗炫耀,开篇就让人无法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白居易,写诗,杜甫,诗人,元稹

    唐代诗坛混得最好的,不是诗仙李白,也不是诗圣杜甫,而是因诗入魔的白居易。这一点,从唐宣宗李忱专门为白居易写的诗中可见一斑,李枕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能让皇帝写诗吊念,说明官不在高,有才则行!如果说李白的一生不得志,主要是因为其过于孤傲;杜甫一生落寞,主要是因为其不懂变通,那白居易

  • 白居易一生养了33个家妓,68岁时,不幸感染风疾。

    历史解密编辑:亚尼亚星座标签:邻女,悠悠,杨柳,唐诗,一生,家妓,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

    白居易一生养了33个家妓,68岁时,不幸感染风疾。他看着如花似玉的家妓说道:“我已经年老,你们都嫁人去吧!”不料,一个叫樊素icon的女孩当即跪倒,哭着请求白居易留下她。唐诗璀璨的星河中,白居易是兼具浪漫明艳和现实清澈的那颗。他写“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写“悠悠生死别经

  • 李白死后,多人墓前题诗,白居易最有名,他无名,佳句却路人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良辰奈何美景标签:李白,白居易,题诗,苏轼,王勃,艺术家,唐朝

    李白死后,多人墓前题诗,白居易最悲情,他“迷弟”佳句路人皆知李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还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旅行家,剑客。对于自己的武术,李白是颇为得意的,在《侠客行》中曾经自吹自擂: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什么意思?李白居然能够做到十步杀一人,之后,一拂衣冠,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