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功臣中,李孝恭第二,尉迟恭第七,为何秦琼却倒数第一?

凌烟阁功臣中,李孝恭第二,尉迟恭第七,为何秦琼却倒数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冰封天下史 访问量:4091 更新时间:2023/12/8 21:07:29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可谓“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西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叔宝”,是天下响当当的英雄好汉,知名度远在李孝恭尉迟恭之上。

更为重要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秦琼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得李世民信任和重用。《旧唐书·秦琼传》中有一段记载,讲述了秦琼经常能于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古今罕见的猛将。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

然而,李世民晚年之际(643年),为了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设立凌烟阁24功臣像时,将李孝恭排第二,尉迟恭第七,为何将秦琼排倒数第一?(24功臣中,纯武将15个,李孝恭武将为第一,尉迟恭排第二)

传统史学家有一个观点,就是秦琼因为有伤在身,所以没有参与玄武门事变,没有和李世民一起做过大逆不道之事,自然很难得到李世民的真正信任。加之秦琼去世较早,638年就死了,所谓人走茶凉,所以排名不高可以理解。

由于没有进一步史料研究,所以过去这一观点颇为流行。不过,1995年济南工人的一次无心之举,算是解开了这一谜团。当时,工人在修筑公路,不料却发现一座石室墓葬,随后考古专家介入,发现这是秦琼父亲秦爱之墓。

让考古专家们惊喜的是,秦爱之墓中,有一座石碑,上面文字揭开了很多历史真相,比如秦琼身世之谜,秦琼在玄武门事变中的表现。所以,有学者研究之后感慨,难怪秦琼凌烟阁排名倒数第一!

对于秦琼身世,父亲是谁、家世如何,史书上毫无记载。在《隋唐演义》小说中,秦琼是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之子,手持双锏,姑父是大隋靖边侯罗艺,曾救过李渊和李世民的姓名,秦琼和罗成是表兄弟。

通过这一墓碑,秦琼身世之谜真相大白,原来秦琼父亲叫秦爱,祖父秦方太、曾祖父秦孝达,秦家这三代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下层文职官吏!因为没什么名气,所以史书上没有记载。

这一点很重要,凌烟阁24功臣之中,鲜有真正的贫寒出身,绝大多数都是名门之后。在还讲究出身的隋唐时期,秦琼在凌烟阁的排名中,想要靠前的难度可想而知。凌烟阁排名,不仅是个人征战功劳和李世民的认可,还有家族的力量体现。

在凌烟阁中,也有真正的寒门子弟,就是排在第十六位的张亮,出身比秦琼差多了。不过,看一看张亮在李世民夺位中的重大作用,就能释然了,比如:奉命暗中召集人马,准备对抗李建成,被李元吉告发,遭到李渊毒打拷问时,张亮谨守秘密,后来又参与玄武门事变。

然而,秦爱墓碑中,也证实了一点,就是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事变,碑文上有“从诛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一个“从”字,说明秦琼参与了。

不过,秦琼的任务是阻挡东宫的反扑部队,而不是像尉迟恭一样,直接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还救了李世民一命。

(关公战秦琼)

或许,正因玄武门事变中的功劳有限,加之家世不显,所以李孝恭能排第二(李唐宗室),尉迟恭可排第七,秦琼却倒数第一。不过,对于出身底层的秦琼而言,在无数惊才绝艳之辈中脱颖而出,登上凌烟阁,得封国公爵位,也证明了秦琼的实力,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与之相比?

更多文章

  • 凌烟阁第二功臣李孝恭如何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李渊,齐王,皇帝,李孝恭,凌烟阁,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为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有意思的是,“玄武门之变”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天命所归,连凌烟阁第二功臣、中立的赵郡王李孝恭都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根据史料记载分析,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

  • 凌烟阁系列:名将李孝恭,唯一的李唐宗室,这3点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孝恭,李唐,李靖,李渊,李世民,萧铣

    唐朝名将李孝恭是凌烟阁24位功臣中唯一一位李唐宗室,因为这一点,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军功。唐朝武将中,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李靖、秦琼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和他们相比,李孝恭显得中规中矩,有着丝毫不张扬的平和,在这平和背后,是难得的智勇双全。和凌烟阁中的文臣相比,他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战功;和武将相比,他拥有难

  • 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如何?为什么说他的命特别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孝恭,李渊,李靖,萧铣,王世充,李世民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

  • 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孝恭,李渊,李世民,萧铣,唐军,李靖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打天下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就成为各个大战的主帅,带领唐军攻下一个又一

  •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世,萧瑀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

  • 能做到忠孝两全真的不易,高士廉做到了,而且人家还是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尚书,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

    古代人讲究忠孝,现代反而丢失了。虽然古代人做到忠孝两全不容易,但也还是有这样人的。人要是优秀能到什么地步,忠孝两全,而且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高士廉。高士廉这个人可不一般,自己出身优越,而且后来还成为皇帝的舅舅。高士廉自己酷爱文学历史,自己在隋朝当大官。自己的爷爷在北齐也是官员。后来自己的

  • 高士廉, 一个大臣去世, 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 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大福标签:宰相,皇帝,唐朝,隋朝,高士廉,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高士廉:一个大臣去世,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宰相,李建成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李世民询问如何避免子孙大乱斗,萧瑀马周等四大臣的回答各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萧瑀,马周,分封,刘秀,武则天

    代代有宫斗,朝朝有党争,但是任何朝代都没有唐朝宫斗党争厉害:秦王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最后他的十几个儿子贬的贬杀的杀,只好让辣心蔫萝卜李治接班,李家皇族又被武则天斩杀殆尽,而武则天之所以上位,也是靠掐死亲生女儿而栽赃王皇后,其手段令后来的甄嬛也要自叹不如。作为唐朝宫斗党争的开先河者,李世民对身后“子孙

  • 大唐名相萧瑀,立不世功勋;但其六上六下,皆因其太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瑀,李世民,李渊,太宗,皇帝,李靖,萧皇后,隋朝,南北朝

    贞观22年(648年)7月19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玉华宫,一个74岁的老人病逝。他叫萧瑀,唐初名相。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中书、门下、尚书)正副长官皆称为宰相,萧瑀历经三朝,当初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共有16位宰相,20多年后到唐太宗末期,其他15人早已离去,裴寂已去世15年、窦威仙逝29年、刘文静蒙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