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系列:名将李孝恭,唯一的李唐宗室,这3点让他得以善终

凌烟阁系列:名将李孝恭,唯一的李唐宗室,这3点让他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3/12/8 16:36:16

唐朝名将李孝恭是凌烟阁24位功臣中唯一一位李唐宗室,因为这一点,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军功。唐朝武将中,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李靖秦琼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和他们相比,李孝恭显得中规中矩,有着丝毫不张扬的平和,在这平和背后,是难得的智勇双全。和凌烟阁中的文臣相比,他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战功;和武将相比,他拥有难得的智慧。

他的这些优点,让他成为24位功臣中能够善终的一位。一、 以仁制敌隋朝末期军阀割据,彼此之间以恶制恶的事很常见,在这一点上李孝恭显出了他不同寻常的仁慈。李渊占领长安之后,还没有平定的巴蜀之地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在用人上,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不大一样,他比较容易猜疑外人,所以在任用主将时,他的目光往往落到自家人身上。算起来,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李渊的堂侄。在李渊看来,和自幼就英才外露的李世民相比,李孝恭也并不缺少才干,只不过他老成持重,显得更为稳妥,李渊总是很信任地把大事交给他去做。巴蜀地势优越,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次出征巴蜀的任务,李渊最终还是决定交给李孝恭。

此时占据巴蜀之地的是朱粲,朱粲为人勇猛凶恶,他当时拥有部众十余万人,他带领部队所过之处,必然一路抢掠烧杀,几乎夷为平地。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朱粲甚至下令将“妇人小儿皆烹之”。他这样的所作所为,让人们既鄙弃,又畏惧。李孝恭奉命出征巴蜀,蜀地多山,地势险要难攻,可是如此艰巨的任务到了李孝恭手里,居然是如履平地一般,他一连攻下了30余州,紧接着攻破朱粲的战阵,俘虏了他的许多部属。朱粲以凶恶闻名,他的部下当然都被当成为虎作伥之辈。当时李孝恭帐下的许多人都劝说李孝恭把这些人杀掉,以免他们逃跑后再继续作恶。但是李孝恭此时表现出很有智慧的仁慈,他说:“现在很多城池还在敌人手中,如果我们把俘虏杀掉,以后谁还会前来归降呢?”然后下令把俘虏都放掉了。消息传出去,巴蜀一带的割据势力都纷纷前来归顺。李孝恭出征巴蜀,打了很漂亮的一仗。二、 宽厚容人提起李孝恭,就不能不提李靖。李孝恭因为是李渊的堂侄,得到李渊的信任和重用,相比之下,和李渊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李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李靖后来被誉为历史十大名将之一,甚至有军神之称,但是他得到重用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唐高祖李渊不像李世民那样信任他,虽然知道他文武兼备,善于用兵又懂谋略。

在征战萧铣时,面对这一劲敌,虽然李渊知道李孝恭在这样的战役中难以独当一面,但还是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同时给他派了一个能干的副手:李靖,让李靖担任行军总管兼任行军长史。李孝恭对李渊的小心思心知肚明,他深知李靖的文韬武略,虽然他比李靖官高一级,是李靖的直接领导,他还是对李靖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经常听取李靖对敌我形势的分析,遵从李靖的建议。在到达三峡后,江水猛涨,萧铣守卫松懈,李孝恭听从李靖的建议,充分把握时机,冒着涨势凶猛的江水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具有决定作用的胜利。最终战争以萧铣被擒宣告结束。李孝恭和李靖做搭档不只这一次,在后来平定江南辅公祏的征战中,两个人再次联手,李孝恭充分发挥自己宽厚、善于听从正确建议的长处,李靖则身先士卒,带领轻骑部队击破叛军万余人,最后辅公祏等叛将相继被擒。

李靖能够成为众人称颂的军事天才,当然和他自己的战略眼光和勇猛作风分不开,但是李孝恭的难得之处在于,他给李靖的才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发挥平台,不嫉妒,不抢功,是很多在他那个位置的人很难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应该青史有名。三、 知足不辱在李唐宗室之中,只有李孝恭的军功能够和李世民相提并论,李孝恭因为军功被封为扬州大都督,他的管辖范围“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几乎占据了唐朝的半壁江山。但凡人的权贵和势力到了这种地步,如果不知道收敛那处境就很危险了。此时的李孝恭却还没有这个意识,他享受着自己的奋斗成果,在石头城中修建高宅大院,在周围设置严密哨所巡逻保护。亢龙不知悔,自有当头棒喝:有人诬告李孝恭谋反,于是他被召回京城,接受一系列调查。

虽然最后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但是却给李孝恭提了个醒:无论地位还是权势,自己都已经到达了顶点,应该及时知道满足,这样才能避免被人猜忌和陷害。于是他不再在意宅院的宽大与否,宁愿卖掉大房子,住在小房子里;同时豢养上百名歌女,平时纵情声色,好像完全沉迷在美姬娇妾的歌舞声中。在与朝中大臣来往时,他仍然保持着宽厚谦让的言行举止,亲和,丝毫没有骄奢之态。这样的王公大臣,君主很放心,自此君臣相安,更多了些宗室间的亲情。

标签: 李孝恭李唐李靖李渊李世民萧铣

更多文章

  • 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如何?为什么说他的命特别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孝恭,李渊,李靖,萧铣,王世充,李世民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

  • 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孝恭,李渊,李世民,萧铣,唐军,李靖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打天下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就成为各个大战的主帅,带领唐军攻下一个又一

  •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世,萧瑀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

  • 能做到忠孝两全真的不易,高士廉做到了,而且人家还是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尚书,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

    古代人讲究忠孝,现代反而丢失了。虽然古代人做到忠孝两全不容易,但也还是有这样人的。人要是优秀能到什么地步,忠孝两全,而且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高士廉。高士廉这个人可不一般,自己出身优越,而且后来还成为皇帝的舅舅。高士廉自己酷爱文学历史,自己在隋朝当大官。自己的爷爷在北齐也是官员。后来自己的

  • 高士廉, 一个大臣去世, 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 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大福标签:宰相,皇帝,唐朝,隋朝,高士廉,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高士廉:一个大臣去世,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宰相,李建成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李世民询问如何避免子孙大乱斗,萧瑀马周等四大臣的回答各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世民,萧瑀,马周,分封,刘秀,武则天

    代代有宫斗,朝朝有党争,但是任何朝代都没有唐朝宫斗党争厉害:秦王李世民弑兄屠弟逼父,最后他的十几个儿子贬的贬杀的杀,只好让辣心蔫萝卜李治接班,李家皇族又被武则天斩杀殆尽,而武则天之所以上位,也是靠掐死亲生女儿而栽赃王皇后,其手段令后来的甄嬛也要自叹不如。作为唐朝宫斗党争的开先河者,李世民对身后“子孙

  • 大唐名相萧瑀,立不世功勋;但其六上六下,皆因其太膨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萧瑀,李世民,李渊,太宗,皇帝,李靖,萧皇后,隋朝,南北朝

    贞观22年(648年)7月19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玉华宫,一个74岁的老人病逝。他叫萧瑀,唐初名相。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中书、门下、尚书)正副长官皆称为宰相,萧瑀历经三朝,当初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共有16位宰相,20多年后到唐太宗末期,其他15人早已离去,裴寂已去世15年、窦威仙逝29年、刘文静蒙难2

  • 唐太宗李世民:一首诗悲别魏徵,一首诗赞扬萧瑀;君臣义重情深…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萧瑀,魏徵,李渊,唐朝,隋朝,南北朝,女皇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

    oo唐太宗李世民,一代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位23年,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伤吏治,政治修明,薄赋尚俭,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同时,李世民深知,国家的强盛不止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也不可或缺。他本人爱好文化艺术,也着力推动,开设文学馆、弘文馆以招纳文

  • 梁明帝之子,杨广小舅子,李渊表弟,李世民姑父,萧瑀的璀璨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隋炀帝,李渊,李世民,萧瑀

    萧瑀出身很厉害,他是梁明帝的儿子,隋文帝的内侄女婿,隋炀帝的表弟加小舅子,唐高祖的表弟,唐太宗的姑父。这中间谁和他最亲,肯定是梁明帝了,俩人是父子关系。除此之外,最亲的应该是隋炀帝,这俩不仅是表兄弟,还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这关系都怎么来的呢?萧瑀同母姐姐嫁给了隋炀帝,所以他叫隋炀帝姐夫。他的姐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