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位列大唐凌烟阁功臣第二的河间王李孝恭,履历看起来挺牛的

位列大唐凌烟阁功臣第二的河间王李孝恭,履历看起来挺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3/12/9 15:49:30

位列大唐凌烟阁功臣第二的河间王李孝恭,履历看起来挺牛的。招抚巴蜀,平定荆州,攻略江南……好像南线全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可是再翻到《旧唐书.李靖传》,马上茅塞顿开。基本上都是李靖如何如何主张,然后孝恭从之、孝恭然之、孝恭善之,于是连战连捷。就有一次打萧铣,孝恭不从,然后……孝恭果败。

所以李孝恭这个人,能力估计也是比较有限的,史书把李唐平定南方的功劳很多记在了他的名下,明显是往老李家脸上贴金。没办法,李氏家族虽然人丁兴旺,但也就李世民、李孝恭、李道宗几个人拿得出手。李建成据说也还不错,但是他跟李世民争皇位争输了,这种逆贼,总不能把他拿来大肆宣传吧。李唐的兴起,在于抛开门户之见,任人唯贤。但是为了稳固政权,证明李家的皇位取之有道,总是要立几根台柱,充充门面嘛。

但李孝恭就有一点好,能听得进忠言。像李渊的堂弟李神通,部下有好建议,他不听,部下拼死作战,他怕人家立大功,所以虽然也被委以重任,但是每次带兵出去,攻嘛攻不赢,守嘛守不住,屡战屡败,想扶都扶不起来。

而且李孝恭运气又好,当时李靖虽然有才,但是特别让李渊不放心,所以把他放到自己比较信任的堂侄这里辅佐。李孝恭得了这么个大宝贝,言听计从,安心当个名义主帅,轻轻松松。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李孝恭的宽容,是不是正符合了《大学》所说的仁道呢。

所以李孝恭一辈子顺风顺水,所谓“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也是善有善报。而且从不恃功自傲,知道进退有节,所以李世民对他特别亲近,估计就是这时候刻意让史官把功劳全揽到他头上了。

不过李孝恭生活比较奢侈,贞观十四年,五十岁的时候暴病而死。温、良、恭、俭、让,李孝恭就没守住一个“俭”字,是不是正因此,才会稍微短寿了一点呢……

——返回上方点击关注,精彩内容陆续推出。用历史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标签: 李孝恭李世民李渊李靖李唐皇位

更多文章

  • 在秦王李世民尚在的情况下,李渊为什么要对李孝恭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李渊,唐朝,李孝恭,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本鬼在前文《凌烟阁第二功臣李孝恭如何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中提到,“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李渊对李孝恭下手而把亲信派到了南方,导致禁军基本都成了秦王的支持者。那么在秦王尚在的情况下,李渊为什么要对李孝恭下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开国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是一个非常

  • 唐朝名将李孝恭,为什么能力压尉迟恭,在凌烟阁武将中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俊小伙呦标签:李孝恭,尉迟恭,李世民,李元吉,凌烟阁,萧铣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孝恭纵船江中以疑贼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为授首之祥,而众心安。又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贼,而待以精骑是也。”——《十七史百将传》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皇宫里的凌烟阁内,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24位文臣武将画影

  • 李孝恭晚年变卖豪宅,舞女歌姬100多人,为何位列凌烟阁第2?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孝恭,凌烟阁,李世民,李渊,尉迟敬德,唐太宗李世民

    文|飞鱼说史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在贞观十七年二月,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建起来的一个不起眼小楼,这座小楼里存放着由阎立本绘制的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此后又有四位唐朝皇帝把功臣的画像放入其中,画像也达到了100多幅,不过最有名气的

  • 凌烟阁功臣中,李孝恭第二,尉迟恭第七,为何秦琼却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秦琼,唐朝,李孝恭,尉迟恭,凌烟阁,李世民,李元吉,尉迟敬德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可谓“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西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叔宝”,是天下响当当的英雄好汉,知名度远在李孝恭和尉迟恭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秦琼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得李世民信任和重用。《旧唐书·秦琼传》中有一段记载,讲述了秦琼经常

  • 凌烟阁第二功臣李孝恭如何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李渊,齐王,皇帝,李孝恭,凌烟阁,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为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有意思的是,“玄武门之变”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天命所归,连凌烟阁第二功臣、中立的赵郡王李孝恭都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根据史料记载分析,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

  • 凌烟阁系列:名将李孝恭,唯一的李唐宗室,这3点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孝恭,李唐,李靖,李渊,李世民,萧铣

    唐朝名将李孝恭是凌烟阁24位功臣中唯一一位李唐宗室,因为这一点,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军功。唐朝武将中,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李靖、秦琼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和他们相比,李孝恭显得中规中矩,有着丝毫不张扬的平和,在这平和背后,是难得的智勇双全。和凌烟阁中的文臣相比,他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战功;和武将相比,他拥有难

  • 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如何?为什么说他的命特别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孝恭,李渊,李靖,萧铣,王世充,李世民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

  • 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孝恭,李渊,李世民,萧铣,唐军,李靖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打天下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就成为各个大战的主帅,带领唐军攻下一个又一

  •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世,萧瑀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

  • 能做到忠孝两全真的不易,高士廉做到了,而且人家还是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尚书,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

    古代人讲究忠孝,现代反而丢失了。虽然古代人做到忠孝两全不容易,但也还是有这样人的。人要是优秀能到什么地步,忠孝两全,而且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高士廉。高士廉这个人可不一般,自己出身优越,而且后来还成为皇帝的舅舅。高士廉自己酷爱文学历史,自己在隋朝当大官。自己的爷爷在北齐也是官员。后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