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李孝恭,为什么能力压尉迟恭,在凌烟阁武将中排名第一

唐朝名将李孝恭,为什么能力压尉迟恭,在凌烟阁武将中排名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俊小伙呦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3/12/8 16:25:52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孙子曰:‘形之,敌必从之。’孝恭纵船江中以疑贼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为授首之祥,而众心安。又曰:‘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贼,而待以精骑是也。”——《十七史百将传》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皇宫里的凌烟阁内,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24位文臣武将画影留念,并根据他们的功绩为他们排了名。总成绩第一的是长孙无忌,第二名就是李孝恭,但是如果把文、武分开排名,他就是第一名。而曾经单骑救主(李世民),并获得玄武门首功的尉迟恭却只能屈居第二,这是为什么呢?

军功不必尉迟恭差李孝恭是和李世民是宗亲,两个人的曾祖父都是唐国公李虎。所以在李渊起兵造隋朝的反时,李孝恭就是重要参与者,而这时尉迟恭还隶属于敌对阵营。在尉迟恭还热衷于和别人拼刺刀时,李孝恭就已经懂得用智慧解决问题了。在平定巴蜀时,他并没有一味地猛打猛冲,他通过对恶名远播的朱粲的怀柔,很快瓦解了巴蜀其它州的防御,即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又减少了自身的损失。

在平定南方的萧梁(萧铣建立的梁国)政权时,李孝恭不光在水战上一展身手,还利用“空船计”顺利地延缓了萧铣的部下救援,为唐军剿灭萧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役胜利后,岭南的几十个州纷纷也纷纷溃逃。一般的武将只会攻城略地,但对治理战后占据的地盘,却有力无处使。而李孝恭不光善于打仗,对治理地方也很有一套,在他攻占的荆州及岭南等地,他一方面安抚人心,一方面恢复民生,两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平叛辅公祏的战役中,他表现出了一个帅才应有的能力。面对敌人的挑衅,他稳坐中军,精心谋划后,派奇兵断了对方的粮道。对急于求战的敌人,采取敌进我守,敌退我进的策略,大败占据地利的地方部队。隋末唐初战乱四起,李孝恭凭借一身本事,屡立战功,为李唐的建立和稳定起了巨大的作用。为人远比尉迟恭好

尉迟恭虽然功勋卓著,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为人处世却差了很多,没少给李世民添乱。他因为夸口自己马槊用得好,招来了李元吉比试,在比试的过程中,他不知变通,让李元吉丢了面子,却为李世民埋下了祸根。(李建成针对李世民,很大程度是受了李元吉的挑唆,当然不光是尉迟恭的原因)他自恃武艺超全,战功赫赫,对于李世民的心腹谋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极不尊重,逼得李世民警告他“勉自修饬,无贻后悔”。

而李孝恭在这方面就要比他强很多,在他平定南方后,他的权利和声望都达到了巅峰。这对于一个统兵的武将来说并不是好事,虽然他是皇室宗亲。他通过犯一些违制的小错误,给了一把手提供了削他权的借口,结果他反而平稳地度过了君臣相忌的危险期。在过了危险期后,他也没有骄傲自满,他仍然以贪财好色,喜好享乐以自污,从而为自己赢得身前身后名。尉迟恭晚年也逐渐醒悟,为了避嫌“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小结尉迟恭的忠心和武勇都不比李孝恭差,之所以排名在李孝恭之后。一方面是他的出身(尉迟恭是降将)没有李孝恭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他为人处世上比李孝恭差的太多。

参考文献:《新唐书》《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李孝恭晚年变卖豪宅,舞女歌姬100多人,为何位列凌烟阁第2?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孝恭,凌烟阁,李世民,李渊,尉迟敬德,唐太宗李世民

    文|飞鱼说史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在贞观十七年二月,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建起来的一个不起眼小楼,这座小楼里存放着由阎立本绘制的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此后又有四位唐朝皇帝把功臣的画像放入其中,画像也达到了100多幅,不过最有名气的

  • 凌烟阁功臣中,李孝恭第二,尉迟恭第七,为何秦琼却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秦琼,唐朝,李孝恭,尉迟恭,凌烟阁,李世民,李元吉,尉迟敬德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可谓“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西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叔宝”,是天下响当当的英雄好汉,知名度远在李孝恭和尉迟恭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从史书记载来看,秦琼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得李世民信任和重用。《旧唐书·秦琼传》中有一段记载,讲述了秦琼经常

  • 凌烟阁第二功臣李孝恭如何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李渊,齐王,皇帝,李孝恭,凌烟阁,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大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为辉煌灿烂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有意思的是,“玄武门之变”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天命所归,连凌烟阁第二功臣、中立的赵郡王李孝恭都间接导致“玄武门之变”获得成功。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根据史料记载分析,秦王集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

  • 凌烟阁系列:名将李孝恭,唯一的李唐宗室,这3点让他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孝恭,李唐,李靖,李渊,李世民,萧铣

    唐朝名将李孝恭是凌烟阁24位功臣中唯一一位李唐宗室,因为这一点,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军功。唐朝武将中,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李靖、秦琼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和他们相比,李孝恭显得中规中矩,有着丝毫不张扬的平和,在这平和背后,是难得的智勇双全。和凌烟阁中的文臣相比,他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战功;和武将相比,他拥有难

  • 李孝恭的军事才能如何?为什么说他的命特别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孝恭,李渊,李靖,萧铣,王世充,李世民

    李孝恭(591年~640年),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唐朝给他的评价极高,认定他是最顶级的名将,而且将他排在了凌

  • 李孝恭打下半壁江山,得了个从三品的官职,赶紧买了100多个歌姬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孝恭,李渊,李世民,萧铣,唐军,李靖

    自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孝恭著方面之功,声名甚盛。李渊自晋阳起兵之后,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打天下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等水平,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就成为各个大战的主帅,带领唐军攻下一个又一

  • 历史谜团:渭水之盟,除了李世民房玄龄和高士廉,还有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李世,萧瑀

    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也称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力挽狂澜避免了和强大的突厥提前决战,也因此成为大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次会盟大唐这边有六个人,不过哪六个人史书上却语焉不详,没有全部提及,这也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上的记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上

  • 能做到忠孝两全真的不易,高士廉做到了,而且人家还是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尚书,长孙皇后,玄武门之变

    古代人讲究忠孝,现代反而丢失了。虽然古代人做到忠孝两全不容易,但也还是有这样人的。人要是优秀能到什么地步,忠孝两全,而且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就是高士廉。高士廉这个人可不一般,自己出身优越,而且后来还成为皇帝的舅舅。高士廉自己酷爱文学历史,自己在隋朝当大官。自己的爷爷在北齐也是官员。后来自己的

  • 高士廉, 一个大臣去世, 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 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大福标签:宰相,皇帝,唐朝,隋朝,高士廉,李世民,房玄龄,唐太宗,书法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

  • 高士廉:一个大臣去世,李世民为何主动登门祭拜?宰相还拦着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高士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宰相,李建成

    唐朝贞观年间,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桩怪事。有个大臣去世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决定亲自去他府上祭拜哭灵。然而还没等李世民走出皇宫,便被宰相房玄龄拦了下来,死活不让李世民去过去。然而面对房玄龄的阻拦,李世民难得执拗了一回,强行带着人闯过了房玄龄的阻拦,出宫去祭拜。然而,当李世民刚刚走到这位大臣府外的时候,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