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1/15 19:34:29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

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 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民的身上,他将自己的亲妹妹长孙无忧嫁给了当时的李世民,认为李世民这个人以后一定是干大事的人,虽然后面李世民只是被册封为秦王,并没有成为唐高祖李渊的第一继承人,但长孙无忌却是丝毫都没有担心,用他的话说就是只要是尘埃没有落定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所以在后面与李建成的竞争之中,长孙无忌献出了无数谋略来帮助李世民夺取太子之位和皇位,唐朝历史之宗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就跟长孙无忌有很大的关系,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一次的长孙无忌确实是赌对了,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也是没有亏待他,让他做了踏大唐的宰相,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但长孙无忌却还是没有满足,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开始了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二次豪赌,他开始对于李世民的三个儿子进行下注,务必要将未来继承皇位的皇子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才算是真正的胜利。

李泰和长孙无忌的关系

魏王李泰是唐朝历史之中的一个遗憾,这个人除去身材肥胖这个缺点之外无疑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之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在文学方面他和自己的老爹李世民有着一样的爱好,而且是李泰做魏王的时候还编纂出来了《括地志》这样的历史地理书籍,让李世民都自愧不如,在治国理政方面他也是继承了李世民优秀的基因,可是为和他却没有和长孙无忌交好呢?

从亲戚血缘关系上面来说的话,那个时候的李泰,以及后面即位做了唐高宗的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侄子,长孙无忌是两个人一样的舅舅,不存在血缘上面的亲近和疏远关系,而且从个人的关系上来看的话,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和他们两个人之间也是不存在什么仇恨和利益争端的,那历史的天平到底为何会偏向李治呢?

李泰其实是一个聪明人,史书之中记载李世民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几个儿子之中多少都继承了李世民本人的优点,比如在军事打仗这个方面,吴王李恪就被李世民称为“英武类我”,可惜的是吴王身上有隋炀帝的血脉,注定了是不可能的,而魏王李泰则是在文学和治国理政方面几乎是和李世民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泰也是才华横溢的二儿子,他和李承乾争夺太子所走的这条道路其实就是当年李世民在做秦王的时候走的这条路,李泰没有成功的将长孙无忌绑架到自己的战车上面是因为李泰根本给不了长孙无忌他使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个时候的李泰年纪已经二十多岁了,是一位成熟的皇子了,无法控制了,而长孙无忌想要得到的是那可怕的皇权。

可怕的长孙无忌

如果说长孙无忌想要得到皇权,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谋朝篡位”。实际上这就是大家格局小的了一个表现,难道掌握皇权就一定要谋朝篡位吗?历史之中或许没有给你答案,那是因为你读书读得还不够多,长孙无忌就可以告诉你如何做一个掌握皇帝权力的权臣。

从当时的皇子年纪情况来看的话,这个时候的李承乾26岁的时候,魏王李泰已经到了25岁的年纪了,前面两位皇子手下都有了自己的利益集团和自己的思想,等成为皇帝之后根本就不能给长孙无忌什么东西,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从李渊时代一直到李世民时代都是一人之下的红人,李泰和李承乾有自己手下人需要重新分蛋糕,所以给不了长孙无忌足够的权柄。

这个时候想要掌握皇帝权力野心的长孙无忌将自己的目光盯在了李治身上,这个时候的李治只不过才15岁的年纪,而且李治这个孩子从小就是懦弱怕事,他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像李承乾那样上过战场,没有像李泰那样才华横溢,他在后宫妇人手中长大,所以长孙无忌觉得这才是最好控制的一个皇子,等到李世民死后的权力分配就比较好操作了。

李治做皇帝得到了长孙无忌的大量帮助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情,而且是李世民死后的时代之中,平定朝政和如何治理国家李治都还不是很熟悉,所以这一切都需要长孙无忌足这个舅舅扮演老师的角色带着李治过度这段时间,所以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虽然只是一个丞相,但其实说他是大唐的“摄政皇帝”还差不多。

总结

长孙无忌的一生之中太过于传奇,他做了三朝红人,唐高祖李渊时代帮助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取天下有大功得以位列丞相,连画像都被高高挂在了凌烟阁之上,到李治时候,他又帮助李治说话稳住了李世民,使得李治顺利成为皇帝,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手段,他终于实现了自己不做皇帝,却能够握住有皇帝权柄的梦想。

那个时候的年号叫作永徽,从中国文字的字面意思来说这个时代依旧是继承着贞观时代的作风,而大唐王朝的掌舵人毅然是长孙无忌这帮老臣,至于李治自己的时代那要等到武则天的出现,他们夫妻二人合力击败长孙无忌,改年号为“显庆”的时候了。

标签: 李泰和李治李泰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使天子不近儒臣者”,长孙无忌如何成为大唐心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长孙无忌,李治,李勣,唐太宗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

    研究唐朝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唐朝的皇帝对朝廷的文武大臣,天然带有不信任感。他们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的老婆,比如武则天;也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身边的服务人员,也就是传说中万恶的太监;甚至他们都可以将权力交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外族人,如安禄山这样的人。偏偏不信自家人。人

  • 从是长孙无忌的结局,就能看出自古以来权臣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长孙无忌,权臣,李治,王皇后,武则天,李恪

    自古以来权臣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如曹丕一样篡位,要么如霍光一样被族灭,但从长孙无忌集团的下场来看,权臣完全有第三条路,可是长孙集团偏偏不走,自己非往死路上走。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唐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最高峰不是在玄宗时期,而是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而李治之所以名声不显,是因为李治前有李世民,后有唯一女皇

  • 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害亲舅舅长孙无忌?难道长孙无忌不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王皇后,李世民

    当李治痛哭“我怎么忍心给亲舅舅定罪”时,后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迷惑了,于是后人都把杀害长孙无忌的罪责推给了武则天和许敬宗、李义府。唐高宗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弱,在兄弟面前装怂,在大臣面前装嫩,在老婆面前装柔。其实这是个毒辣的家伙,他总能收获美名,同时又把污水让别人带走,比如长孙

  • 长孙无忌看上李世民的宠妃,他用了一个绝招,让李世民亲自送上门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于公元643年(贞观17年)二月二十八日,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画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功臣,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生于洛阳,很早便与李世民相识,两人非但是布衣之交,之后长孙无忌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两家结成了姻亲。隋末天下大

  • 凌烟阁系列:长孙无忌如何从唐太宗的功臣,成为唐高宗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李勣,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18个年头。眼看着整个大唐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位仁君不由抚今追昔,想起当年那纵横疆场、金戈铁马的时光,而眼前这些日渐衰老的文武大臣,也让他不只一次地怀念起他们年轻时英姿勃发的身影。此时的李世民,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怀旧心理,他或许是更希望后世子孙能够记住今日基业

  • 长孙无忌的悲惨结局,早在16年前扶持李治为太子时,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李治,太宗,魏王,唐朝,李世民,李承乾,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公元659年,当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把一条白娟抛上房梁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想起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在太宗李世民说出要封晋王李治为太子后,紧接着对站在一旁的李治说:还不快谢谢你舅舅,是他许了你的太子之位。此时还一脸稚嫩的李治立即向长孙无忌跪地叩首。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李世民发妻的哥哥

  •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何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历史解密编辑:奕布趣闻标签:李治,李泰和,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李泰(唐朝)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民

  • 长孙无忌:大唐开国功臣,凌烟阁榜上第一人,最后为何被流放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治,李渊,武则天,凌烟阁

    受很多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提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很多人会瞬间想起一些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比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李靖……这个名单如果要完整列出来的话,估计不比完整版的《报菜名》短。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曾经在隋末唐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

  • 凌烟阁功臣中排第一的长孙无忌,如何惨死于外甥唐高宗李治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李治,李恪,唐朝,李世民,凌烟阁,唐高宗,柳无忌,科学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长孙无忌(?—659年 ),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

  • 长孙无忌最后一天:耳边响起李恪临终诅咒,心里想起妹妹临终告诫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恪,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治,李建成,房玄龄,李勣,李恪(吴王),唐朝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初八,黔中道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霏霏淫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下的人们心头宛若住了二十五只猫,百爪挠心。73岁的长孙无忌蜗居在狭窄简陋潮湿阴冷的贬所内,须发皆白,苍老不堪。自从三月被罢官流放,他的思绪也宛若坎坷波折的贬途,起伏不定。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