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政治抱负,长孙无忌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

武则天的政治抱负,长孙无忌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优秀的付大仙 访问量:2259 更新时间:2024/1/23 2:35:01

要说道武则天最想报复的仇人,那非唐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莫属了,因为她感到王皇后的主要支持人就是长孙无忌,正是长孙无忌以舅舅的身份干预唐高宗的行为,才使得自己多次处于危险境地,为此,她必须报复这个仇人。

只是长孙无忌是一个极有地位的人,由于他的妹妹13岁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于是,他从少年时代就和李世民共事,可以说是李世民最重要的帮手。到了决定李世民生死的玄武门之变前夕,正是长孙无忌向李世民建议铤而走险,发动政变,如《旧唐书》本传说:“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到了发动政变的六月四日,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梦尝等九人随李世民人玄武门伏击李建成、李元吉,取得成功,李世民成为唐太宗,长孙无忌也就做了吏部尚书,不久又做了尚书右仆射,“常令出人卧内”,可以说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最亲近的大臣。为此贞观十七七年唐太宗?下令绘功臣图像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名列24位功臣之首。就在这一年,太子永乾和疆王李华爷唐太宗当面向治交代说:“你舅舅让我把江山给你,你快拜谢你舅舅吧!”李治当场给长孙无忌磕头,所以,长孙无忌的地位是无人能够比拟的。

▲长孙无忌画像

正因为位高权重,长孙无忌对自己便缺乏清醒认识,他认为李唐江山是车家与长孙家联姻的结果,长孙家族帮助李渊建立了唐朝,又帮助车世民夺取了政权,现在又帮助李世民的儿子李治顺利继承皇位,巩固这个由李家和长孙家共同掌握的政权,只能靠他这个三朝元老和首席顾命大臣。他绝对想不到觊觎他手中权力的人,是唐高宗所喜爱的武则天。在长孙无忌看来,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不过是自古以来的皇帝和妃嫔之间的关系,一个女人对于权倾天下的皇帝来说,只不过是一件玩物, 即使有政治野心,能力也有限,哪里配和他长孙无忌过招?为此,长孙无忌犯了看不起女人的致命错误,没有想到唐高宗选择武则天,其实是在否定唐太宗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为此,当唐高宗提出废除王皇后,改立武皇后时,长孙无忌竟然采取了仅仅是规劝的下策。

▲长孙无忌电视剧图

长孙无忌的软弱态度给了武则天一线希望,所以她要和唐高宗一道屈尊到长孙无忌家去登门拜访,给了大量赏赐,再给长孙无忌的儿子加官晋爵。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竟然不买账,仍然坚持反对废除王皇后的主张,这样,他就成了武则天步人政坛的最大障碍。当武则天依靠李鼓的力量终于当上皇后时,立即制订了对长孙无忌的报复计划。她发现唐太宗留下来的旧臣中,许敬宗是一个用得上的人。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是隋炀帝的礼部侍郎;隋炀帝于公元617年在江都,也就是扬州,被手下的权臣宇文化及杀死,许善心随之遇难;许敬宗为了保住性命,不敢反对,反而向宇文化及表示臣服,然后逃到洛阳依附李密,和魏徵-道 做了李密的元帅府记室。李密降唐,许敬宗随之而到长安。秦王李世民发现他会写文章,于是招募他进了秦王府做学士,相当于一个参谋。许敬宗虽然会写文章,做事并不得心应手,所以在唐太宗手下没有什么突出的功劳,这样也就没有得到高官,长期担任修史工作。直到李承乾和李泰政治斗争结束,唐太宗决心立晋王李治做太子,才将许敬宗派到太子东宫去做太子右庶子,也就是李治身边的帮手。李治在公元649年做了皇帝,首先提拔自己在东宫的亲信,许敬宗于是当上了礼部尚书。他认为自己作为武德、贞观、永微三朝元老,之所以官职长期不高,量要原因在于长孙无忌把持朝政,长孙无忌不重视许敬宗,所以许敬宗长期受委屈。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把宝押在了准备改变唐太宗既定方针的唐高宗身上。有了这么一个帮手,武则天才有了立即对长孙无忌进行报面临的危险也夏的决心。

▲许敬宗电视剧图

长孙无忌对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也有所考虑,为此他主持了对唐朝律法的解释工作,长孙无忌对自己所甚至把他对唐朝法律的理解集中写成一本书,称《唐律疏议》,希望唐高宗能够按照他对唐代法律的规定解释治理这个由唐太宗交给唐高宗的国家,不要完全凭自己的个人好恶为所欲为。但是,他实在是轻视了武则天的能力,武则天有利用感情和智慧影响并控制唐高宗的能力,又能够别庆起许敬宗、李义府这样的投机分子来恶意陷害,完全可以将长孙无忌置于死地。

▲《唐律疏议》

唐高宗显庆四年,也就是公元659年四月,武则天对长孙无忌的报复终于实施。这场复仇戏剧演时并不为人察觉,一个叫李奉节的人告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交通朝贵,有“朋党”之事,也就是说怀疑韦季方、李巢组织政治小集团。唐高宗自然不能容忍阴谋叛乱分子隐藏在朝廷内,就让中书令许敬宗、门下侍中辛茂将审查此案。许敬宗认为他向武则天献媚取宠的机会来了,报告说韦季方和长孙无忌勾结,企图谋反夺权。唐高宗最初并不相信,但许敬宗再次报告说:“我反复审讯,长孙无忌反状已露。”唐高宗开始半信半疑,向许敬宗要证据。

▲唐高宗(王仁君饰)

唐高宗让许敬宗提供证据,显然是武则天出的主意,这就为许敬宗诬陷计谋得逞创造出基本条件。许敬宗报告说:“昨夜再审韦季方,季方已承认与无总同反,并谓韩瑗曾与无忌语,言柳爽、褚遂良劝公立梁王为太子,今梁王既度,上亦疑公,故贬出高履行,由是无总不安,渐为自安之计:“后见长孙祥又被贬出,韩瑗也得罪, 故日夜与季方等谋反。臣参验辞状,咸若符合,请准律收捕!”

许教宗这段报吉既提供了长孙无忌谋反的证据,还指出了长孙无忌谋反的原因,更举报了长孙无品的同伙,真是一箭数雕,唐高宗只得流酒说:“阿舅若果如此,朕决不忍处分与罪,否则天下、后世道朕不能和睦亲戚,使至于此!”

唐高宗与长孙无忌(电视剧图)

面对唐高宗的犹豫不决,许敬宗可以发挥他的舌辩天才了。他说:“当年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杀人,为了维护国法权威,汉文帝命令朝臣和他一道穿上丧服到舅舅家去哭祭,然后杀掉了薄昭,天下人都说汉文帝是明主。现在长孙无忌的罪过远远超过了薄昭,陛下要成为明主,就必须大义灭亲,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

唐高宗在武则天和许敬宗的内外表胁下,决定对自己的亲舅下手,不经审讯,下诏罢免长孙无忌的太尉官爵, 流放至黔州,相当于今天四川彭水县境安置,不过保留一品官的生活待遇而已。而对所谓“长孙无忌政治集团”的其他人,则严厉制裁,下诏追削褚遂良的官爵,罢免柳爽、韩瑗、于志宁的官职,杀死长孙无忌的子弟长孙冲、长孙铨等人。三个月以后,唐高宗再命李劫、许敬宗、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五位宰相共同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许敬宗怕复审结果有变化,派心腹中书舍人袁公瑜先到黔州,逼长孙无忌上吊自杀,提前结案。

▲武则天(范冰冰饰)

长孙无忌被消灭,是武则天对当时反对她做皇后的一切政敌报复的高潮。所有政敌中只有来济一个人没有遇害,被贬为庭州刺史,也就是在西域前线从军。来济知道大势已去,不等武则天下手,自己不穿盔甲上阵与突厥作战阵亡,被追赠楚州刺史,送灵柩还乡。

政治抱负向来残酷,一旦成为女人政治报复的对象,则更多了一些让人无法解释的内容。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长孙无忌、褚遂良和王皇后、 萧淑妃都不能斗倒武则天,最后以失败告终,唯一的成效,是使年仅35岁的武则天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泰和,李治,李泰,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 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

  • “使天子不近儒臣者”,长孙无忌如何成为大唐心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长孙无忌,李治,李勣,唐太宗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

    研究唐朝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唐朝的皇帝对朝廷的文武大臣,天然带有不信任感。他们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的老婆,比如武则天;也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身边的服务人员,也就是传说中万恶的太监;甚至他们都可以将权力交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外族人,如安禄山这样的人。偏偏不信自家人。人

  • 从是长孙无忌的结局,就能看出自古以来权臣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长孙无忌,权臣,李治,王皇后,武则天,李恪

    自古以来权臣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如曹丕一样篡位,要么如霍光一样被族灭,但从长孙无忌集团的下场来看,权臣完全有第三条路,可是长孙集团偏偏不走,自己非往死路上走。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唐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最高峰不是在玄宗时期,而是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而李治之所以名声不显,是因为李治前有李世民,后有唯一女皇

  • 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害亲舅舅长孙无忌?难道长孙无忌不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王皇后,李世民

    当李治痛哭“我怎么忍心给亲舅舅定罪”时,后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迷惑了,于是后人都把杀害长孙无忌的罪责推给了武则天和许敬宗、李义府。唐高宗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弱,在兄弟面前装怂,在大臣面前装嫩,在老婆面前装柔。其实这是个毒辣的家伙,他总能收获美名,同时又把污水让别人带走,比如长孙

  • 长孙无忌看上李世民的宠妃,他用了一个绝招,让李世民亲自送上门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于公元643年(贞观17年)二月二十八日,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画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功臣,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生于洛阳,很早便与李世民相识,两人非但是布衣之交,之后长孙无忌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两家结成了姻亲。隋末天下大

  • 凌烟阁系列:长孙无忌如何从唐太宗的功臣,成为唐高宗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李勣,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18个年头。眼看着整个大唐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位仁君不由抚今追昔,想起当年那纵横疆场、金戈铁马的时光,而眼前这些日渐衰老的文武大臣,也让他不只一次地怀念起他们年轻时英姿勃发的身影。此时的李世民,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怀旧心理,他或许是更希望后世子孙能够记住今日基业

  • 长孙无忌的悲惨结局,早在16年前扶持李治为太子时,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李治,太宗,魏王,唐朝,李世民,李承乾,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公元659年,当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把一条白娟抛上房梁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想起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在太宗李世民说出要封晋王李治为太子后,紧接着对站在一旁的李治说:还不快谢谢你舅舅,是他许了你的太子之位。此时还一脸稚嫩的李治立即向长孙无忌跪地叩首。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李世民发妻的哥哥

  •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何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历史解密编辑:奕布趣闻标签:李治,李泰和,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李泰(唐朝)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民

  • 长孙无忌:大唐开国功臣,凌烟阁榜上第一人,最后为何被流放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李治,李渊,武则天,凌烟阁

    受很多演义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提到隋末唐初这段历史,很多人会瞬间想起一些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比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李靖……这个名单如果要完整列出来的话,估计不比完整版的《报菜名》短。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曾经在隋末唐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却被严重淡化了。这个人,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凌烟阁二

  • 凌烟阁功臣中排第一的长孙无忌,如何惨死于外甥唐高宗李治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李治,李恪,唐朝,李世民,凌烟阁,唐高宗,柳无忌,科学家,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长孙无忌(?—659年 ),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