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送来500骑兵,郭子仪:我只要6个大美人

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送来500骑兵,郭子仪:我只要6个大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4/2/12 14:04:09

徐钧曾经作诗称赞郭子仪: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说他是历史上难得五福俱全的人。一福是他活到了85岁,这在古代来说可谓是高龄。二福是因为他家里良田美器,声色珍玩,名园甲馆,数不胜数。三福是说他战功赫赫,拯救大唐。四福是因为他五世同堂,子孙繁多。五福是儿子皆娶公主,女儿下嫁之人皆为出将入相的人才。

纵观郭子仪一生,可以说达到了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的境界。

安史之乱出英雄

郭子仪早年间曾参加武举,获得优异的成绩便入朝为官,在十几年间,他一直都恪尽职守,但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郭子仪这个人也不是急功近利之辈,并没有因为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而颓废自弃,反而勤于练武,强身健体,一直在寻找一个成就功名的机会。

直到天宝14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一马当先,率军东讨安禄山。凭借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郭子仪对外采取了严厉的抵制姿态。

他很快就击杀了叛将,率军收复了云中等失地。第二年,叛军攻到常山郡,郭子仪再次率军与李光弼一同击败敌军,后河北各郡县都在郭子仪的军威之下臣服。

唐肃宗南征过程中,宰相战败,唐军损失惨重,只能休养生息,依靠朔方军。郭子仪在叛将阿史那进攻之际,挺身而出,与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合,终于平定了河曲。

可以说安史之乱这一战成就了郭子仪,他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唐肃宗给予了他很多赏赐,甚至官封到宰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并且毫不吝啬地夸赞郭子仪的功绩,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但实际上,郭子仪并不为皇上的这番赞赏和加封而沾沾自喜。早前的十几年,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他早就明白官位和功劳过高也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引起皇帝的忌讳和猜疑。也许这个时候,上位者就已经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抵御吐蕃受嘉奖

广德二年,仆固怀恩反叛,还勾结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情形紧急,兵临城下,唐朝甚至有灭国地风险。

在这个时候,是郭子仪一个反对众多将领的进攻请求,以自己的威望和忠义说降了回纥,随后率军一同夹击吐蕃,获得胜利,拯救了唐朝的江山。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唐代宗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两人吵架拌嘴的时候,郭暖曾经说:公主刁蛮是因为你的地位。

但是你父亲的皇位,也是我父亲郭子仪让给他的,如果不是郭子仪不想当皇帝,根本就轮不到你的父亲。

升平公主转头就到唐太宗那里诉苦。当唐代宗知道事情的原委之后,居然告诉自己的女儿说:郭暖的话句句在理,如果不是郭子仪不想当皇上,那么今天皇位上坐着的人,是谁就不一定了。

由此可见,当时郭子仪是救国于水火之中,在军中民间的威望也是极高的。因此,唐代宗为了嘉奖郭子仪,授予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荣誉——尚书令。

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职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几乎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当郭子仪凯旋回朝时,百官前来迎候,皇帝唐代宗特意给郭子仪赏赐了500个射手骑兵在前面为郭子仪开道。

若是换作旁人,面对这样的恩宠,肯定是受宠若惊,毕竟得到了当朝圣上的重视。但是,在郭子仪看来这会是功高震主的表现。

用一招妙棋回应

于是郭子仪死活都不接受这样的赏赐。他向皇帝上表说:太宗曾经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这个职位长期都是空置的。如果将这个职位授予给自己,那便是乱了国家纲纪。

而且从用兵以来,就有很多无作为的官员白白得了赏赐还不以为耻。所以他就想以身作则,重振纲纪。

同时,郭子仪还连皇帝赏赐的500个射手骑兵也一起拒绝了。唐代宗看到郭子仪如此大义凛然,情真意切,感到很欣慰,但是如果自己收回对郭子仪的赏赐,那么在民间很容易得到百姓和其他官员的诟病,于是亲自写了一篇圣旨来褒奖郭子仪,更是让史官将郭子仪写入正史,令其名垂千古。

当然,郭子仪还另外要了一个赏赐,他向皇帝请求赏赐六个绝世的美人。当时的郭子仪已经75岁高龄了,他向皇上求得这个赏赐,难道仅仅是好色吗?

其实不然,郭子仪官场沉浮这么多年,他深知历代君王最害怕的就是劳苦功高的臣子无欲无求。

那么看似无欲无求,最终想要的,可能是自己的皇位。唐代宗给予尚书令的封号,表面上是封赏,实际上是试探。

如果接受了,只能证明他已经开始狂妄膨胀,那么,唐太宗必然就不会再相信他。历史上有很多位高权重的清官,比如岳飞等,最终都没有几个好下场。

如果想要保全自己和亲人,最后能够寿终正寝,那就一定要让皇帝发现自己的弱点。于是郭子仪才会向皇帝索要绝世美女,营造一个自己贪图美色的形象。

小结:

有时候在古代这种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为人臣子,还是要让自己有一些可以让人抓住的把柄。也许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太过完美的人,虽然会令人追捧和向往,但是在朝堂之上反而会让自己走向毁灭。

有很多人说郭子仪能够最终寿终正寝,拥有大富大贵的一生与他的高情商和深不见底的城府密切相关。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他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难之际,展现出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魄力,这是常人无法匹及的。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够真正得到天下人,包括君主的认可。

标签: 唐代宗郭子仪唐肃宗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皇帝给75岁郭子仪送6个倾城美女,直到多年后,人们方知将军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畅敏风云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唐肃宗,仆固怀恩,唐玄宗

    大唐中晚部时期,老将军郭子仪不仅平息了安史之乱,而且两次粉碎了仆固怀恩勾结回纥、吐蕃的叛乱,唐代宗想要封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却两次婉言拒绝。唐代宗就赏赐他六个绝色美人,还附带了很多金银财宝,没想到郭子仪爽快地接受了第二次的赏赐。此时郭子仪都已经是75岁的人了,唐代宗竟然还赠送六个美人,难道是让他落

  •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就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有些人有很大的成就,敢于直言不讳。有的人激流勇退,谨言慎行,最终得到善终。说到晚唐,人们往往会想到盛世的终结和衰落,但正是在这个时期,唐代宗才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在他众多的英明之举中,有一件细细想来不得不称赞他的才华,那就是在郭子仪年老的时候,给了他四个美人。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学者:不如此,郭家必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24史杂谈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唐肃宗,唐代宗

    郭子仪75岁时立了大功,向唐代宗要6个美女作为奖赏,众人纷纷数落他为老不尊。郭子仪却毫不在意,甚至敞开大门欢迎大臣来他家欣赏美人。儿子郭暧责怪他为了女人,丢了一世英名。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你还是太年轻了。”然而,郭子仪这样一个沉迷酒色的人,一生却辅佐过四位皇帝,被皇帝尊为“尚父”。在皇权独尊的社

  • 大唐郭子仪与南宋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郭子仪,岳飞,赵构,韩世忠,大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君子不之罪——大唐郭子仪用唐代宗的话说,郭子仪对大唐王朝有再造之恩,如果没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估计大唐就提前百年玩完了。郭子仪如何做到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呢?只有一点,就是对皇帝无条件的服从,据说只要皇帝命令下达,郭子仪即便吃着饭也要立即放下饭碗出发。据说

  • 唐代宗给75岁郭子仪升官、赏赐500骑兵,郭子仪:我只要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唐代宗,郭子仪,史思明,李光弼,节度使,安禄山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从韩信到岳飞再到蓝玉,功高盖主的无双猛将大多都会被皇帝猜忌而不得善终。可凡事皆有例外,有些古代名将凭借过人的智慧化解了杀身之祸,唐代名将郭子仪便是其中之一。75岁时,皇帝要给他升官送他亲兵,但郭子仪却一概不收只向皇帝讨要了6个大美人,为自己的善终埋下了伏

  • 再造大唐的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南唐,唐朝,郭子仪,安禄山,节度使,哥舒翰,史思明,五代十国

    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有四个字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再造大唐。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可能真的一百多年就打住了。而且再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东晋十六国那种状态。外围的回纥、吐蕃,会顺势进攻中原,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郭子仪生于公元697年,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武则天在位的时候,首创了武举考试,这

  • 郭子仪明哲保身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数码大暴龙标签:皇帝,皇上,唐朝,郭子仪,唐肃宗,唐代宗,唐玄宗,安禄山,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

    郭子仪最了不起的长处是度量大历代历史上的功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实在特难。这都是郭子仪一生的作人处事自然合乎“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名将,被封为汾阳王,生活无比奢华,唐代宗问他还想要什么赏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声色,学者:若不如此郭家将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郭子仪,宦官,妻妾成群,安禄山,皇帝

    在古代,赫赫有名的武将告老还乡之后,往往不会处理与皇帝的关系,曾经手握大权的大臣对皇帝来说仍然是心头之患。因此能够在征战沙场、统领全军之后还颐养天年的人,可以说是相当会处理君臣关系的。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名将——郭子仪,他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位列功臣庙,最终在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古代,安享晚年活到了8

  • 小官来访,郭子仪急忙令侍妾躲进后房,道:好险!差点就要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皇帝,小官,侍妾,唐朝,郭子仪,田承嗣,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小官来访,郭子仪急忙令侍妾躲进后房,道:好险!差点就要灭族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历史的一般规律。功高震主者,有很大概率被当权者处死,不得善终。汉有韩信,南朝有檀道济,明朝有蓝玉,清朝有年羹尧。然而有一位“功盖天下”的大将,却没有遭遇“鸟尽弓藏”的厄运,他就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而他的保命、富贵秘

  • 皇帝问75岁郭子仪要啥赏赐,他:只求6个美人,10年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动物世界大乱斗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唐肃宗,平定,仆固怀恩

    所谓“过刚易折,至柔则靡”,只有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显耀而不骄横,低微而不卑鄙,在人生、事业上都学会“打太极”,由此才能跟世界斗智斗勇,保得一方幸福平安。而不懂其中道理的,譬如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伊阙之战中大破韩魏两国24万联军,之后有重创赵国,攻克楚国,一生征战少有败绩,最后却因为过于显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