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这是为什么?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这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讲史事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2/12 13:59:43

自古以来,君臣关系就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有些人有很大的成就,敢于直言不讳。有的人激流勇退,谨言慎行,最终得到善终。

说到晚唐,人们往往会想到盛世的终结和衰落,但正是在这个时期,唐代宗才是一位英明的皇帝。

在他众多的英明之举中,有一件细细想来不得不称赞他的才华,那就是在郭子仪年老的时候,给了他四个美人。那么这六位美女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

郭子仪末效忠唐

郭子仪,化州郑县人,山西太原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功从军,升为九原太守,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在郭子仪打赢的众多战役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安史之乱了。

安史之乱期间,他功不可没,也受到皇帝的重视,委以重任。但朝廷自古就是战场,四方的嫉妒接踵而至,致使朝廷百官群起反对郭子仪,致使他失去了军权,离开了当时的朝廷中心。 .

时过境迁,朝廷边疆大乱,吐蕃屡犯,令唐帝心神憔悴。有一次吐蕃大举攻打都城长安,大臣百姓和帝王都逃到洞里去了。

这时候,郭子仪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当大臣们要求改都时,他直言请坚守长安为都。

朝廷大臣的反对意见层出不穷,但郭子仪为了不给唐朝丢脸,拿出唐肃宗的一千道圣旨,交给唐代宗审阅。这一举动让唐代宗感到羞愧。最终,皇上被郭子仪打动,采纳了他的建议。郭子仪不负众望,成功收复长安失地。

这一次,郭子仪直言不讳的言行,挽回了大唐的颜面反观唐帝想要重赏郭子仪的时候,郭子仪知道朝堂上的战斗比战场还要残酷,所以拒绝了赏赐,称这次只是为了表忠心。

收复都城后,朝中大臣又开始针对郭子仪,不出所料导致郭子仪兵权尽失。

当时郭子仪已经隐居山林,四年后,吐蕃再次入侵大唐。当时郭子仪虽然已年近八十,但仍放不下国家安危之心,再次亲自指挥出征。

风波平息后,郭子仪要求退老还乡,未获准许。后来,唐德宗继位时,给了他一份闲职,赏赐他大量财物和六位美人。

当时朝廷党争激烈,他勇退,因为他明白只有保护自己才能保卫国家,所以经常宴请佳丽担任舞女。伟大武器的形象。这个假象让他在朝堂上少了很多麻烦。

但很快,唐代宗就任命郭子仪为令部尚书,郭子仪还未拒绝,代宗便让五百持刀侍卫催促他即刻上任。

郭子仪仍不敢就任,曰:“太宗曾任此职,历代皇帝未曾任此职。我岂可任此位?这是违宪的。”历代皇帝所立的规矩。

而叛乱平定后,很多小人冒充,一人身兼数职。为了官衔,不顾羞耻,现在正是彻查的好时机,应该从我做起。”

代宗勉强同意,让史官载入国史。

郭子仪为了女儿,照顾好自己

公元772年,当代宗宣布平定吐蕃功臣郭子仪的官衔、金银珠宝时,郭子仪的回答让朝廷大臣和唐代宗皇帝都大吃一惊。

他不要赏赐,不要爵位,只要六位江南美人。虽然他之前一直拒绝达官贵人和丰厚的俸禄,但这次他还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要求,让唐代宗百思不得其解,但最终还是最后同意了。

当时郭子仪年近八十,博得美人,乖乖安度晚年,但朝廷大臣对他仍心存疑虑,时不时到他府中拜访。安度晚年,每逢有人来访,他便摆设酒宴,让六位美女伴舞。

这些每天爱女人、贪各种酒的行为,让朝中各方渐渐放下了戒心,而代宗也觉得他年纪太大了,也就没有对他提出苛刻的要求。

代宗对朝廷的明争暗斗也了如指掌,对郭子仪的行为也逐渐理解。他也在暗中保护着这个向唐朝低头的忠臣。女人成了当时乱世中郭子仪自保的牺牲品。

唐朝政局混乱

唐朝继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但多半是唐肃宗和唐玄宗的根源。皇上身边的宦官太厉害了,手握兵权也能威胁到皇上的安危。李辅国曾仗着自己的功绩自豪地说:“大家坐在里面,外面的事都是老奴做的。”

当时不仅在朝廷内部,在诸侯、乡镇之外,割据势力也越来越严重,朝廷基本失去了对地方的管理权。再加上当时天灾人祸不断,一直在冲击着朝廷的地位和皇位的稳定。

唐代宗能在这种情况下继承完整的河山,也算是一个英明的君王。求得六位江南佳人,在当时也是最明智的举动。

在大唐武林顶尖人物中,不乏载入史册的名字,但在这其中,郭子仪可谓是救了大唐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在朝堂上忠义勇武。虽然他没有受到重视,但他总是临危受命,不负众望,虽已年近八十,但仍心系国家。

郭子仪在乱世中拯救了大唐,一生都在朝廷当兵。不过,郭子仪的为官之道也难能可贵。在法庭的漩涡中,他选择了“退役”二字。 ,确实令人钦佩。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学者:不如此,郭家必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24史杂谈标签:郭子仪,李光弼,安禄山,唐肃宗,唐代宗

    郭子仪75岁时立了大功,向唐代宗要6个美女作为奖赏,众人纷纷数落他为老不尊。郭子仪却毫不在意,甚至敞开大门欢迎大臣来他家欣赏美人。儿子郭暧责怪他为了女人,丢了一世英名。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你还是太年轻了。”然而,郭子仪这样一个沉迷酒色的人,一生却辅佐过四位皇帝,被皇帝尊为“尚父”。在皇权独尊的社

  • 大唐郭子仪与南宋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郭子仪,岳飞,赵构,韩世忠,大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君子不之罪——大唐郭子仪用唐代宗的话说,郭子仪对大唐王朝有再造之恩,如果没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估计大唐就提前百年玩完了。郭子仪如何做到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呢?只有一点,就是对皇帝无条件的服从,据说只要皇帝命令下达,郭子仪即便吃着饭也要立即放下饭碗出发。据说

  • 唐代宗给75岁郭子仪升官、赏赐500骑兵,郭子仪:我只要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唐代宗,郭子仪,史思明,李光弼,节度使,安禄山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从韩信到岳飞再到蓝玉,功高盖主的无双猛将大多都会被皇帝猜忌而不得善终。可凡事皆有例外,有些古代名将凭借过人的智慧化解了杀身之祸,唐代名将郭子仪便是其中之一。75岁时,皇帝要给他升官送他亲兵,但郭子仪却一概不收只向皇帝讨要了6个大美人,为自己的善终埋下了伏

  • 再造大唐的郭子仪,为何被称为最完美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南唐,唐朝,郭子仪,安禄山,节度使,哥舒翰,史思明,五代十国

    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有四个字的评价,应该是最为中肯的。再造大唐。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可能真的一百多年就打住了。而且再之后,中国极有可能再次进入东晋十六国那种状态。外围的回纥、吐蕃,会顺势进攻中原,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郭子仪生于公元697年,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武则天在位的时候,首创了武举考试,这

  • 郭子仪明哲保身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数码大暴龙标签:皇帝,皇上,唐朝,郭子仪,唐肃宗,唐代宗,唐玄宗,安禄山,五代十国,女皇武则天

    郭子仪最了不起的长处是度量大历代历史上的功臣能够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实在特难。这都是郭子仪一生的作人处事自然合乎“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名将,被封为汾阳王,生活无比奢华,唐代宗问他还想要什么赏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声色,学者:若不如此郭家将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郭子仪,宦官,妻妾成群,安禄山,皇帝

    在古代,赫赫有名的武将告老还乡之后,往往不会处理与皇帝的关系,曾经手握大权的大臣对皇帝来说仍然是心头之患。因此能够在征战沙场、统领全军之后还颐养天年的人,可以说是相当会处理君臣关系的。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名将——郭子仪,他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位列功臣庙,最终在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古代,安享晚年活到了8

  • 小官来访,郭子仪急忙令侍妾躲进后房,道:好险!差点就要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皇帝,小官,侍妾,唐朝,郭子仪,田承嗣,仆固怀恩,五代十国

    小官来访,郭子仪急忙令侍妾躲进后房,道:好险!差点就要灭族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历史的一般规律。功高震主者,有很大概率被当权者处死,不得善终。汉有韩信,南朝有檀道济,明朝有蓝玉,清朝有年羹尧。然而有一位“功盖天下”的大将,却没有遭遇“鸟尽弓藏”的厄运,他就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而他的保命、富贵秘

  • 皇帝问75岁郭子仪要啥赏赐,他:只求6个美人,10年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动物世界大乱斗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唐肃宗,平定,仆固怀恩

    所谓“过刚易折,至柔则靡”,只有刚柔并济,能屈能伸,显耀而不骄横,低微而不卑鄙,在人生、事业上都学会“打太极”,由此才能跟世界斗智斗勇,保得一方幸福平安。而不懂其中道理的,譬如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伊阙之战中大破韩魏两国24万联军,之后有重创赵国,攻克楚国,一生征战少有败绩,最后却因为过于显耀

  • 郭子仪晚年贪图享乐,80岁时身边依然妻妾成群,只为两个字:活命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郭子仪,安禄山,史思明,节度使,叛军

    郭子仪,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声色,难道郭子仪是一个贪图享乐之人?凡事不能看表面,他会这么做,都是为了保命。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统治者都是多疑的,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功臣。他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但未受重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正在守孝的郭子

  •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夜夜笙歌,专家:不如此,郭家必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白说奇闻标签:皇帝,唐朝,郭子仪,郭家必,安禄山,唐代宗,武则天,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杜甫在《曲江二首》中感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在古代医疗条件差,物资匮乏,人能够活到70岁就非常罕见。而人到70之后,气血衰败,不能再争强好斗,同时也要戒色戒欲,达到清心寡欲的念头才能够越活越久。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大唐王朝的再造之人,不世出的名将。却在年过8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