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夜夜笙歌,专家:不如此,郭家必灭族

郭子仪年过80,仍妻妾成群,夜夜笙歌,专家:不如此,郭家必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白说奇闻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4/4/8 14:05:48

杜甫在《曲江二首》中感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在古代医疗条件差,物资匮乏,人能够活到70岁就非常罕见。而人到70之后,气血衰败,不能再争强好斗,同时也要戒色戒欲,达到清心寡欲的念头才能够越活越久。

但是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是大唐王朝的再造之人,不世出的名将。却在年过80的年纪,依旧寻欢作乐,妻妾成群,甚至主动向皇帝讨要美女。对此专家却做出解释:“不这样做,他家就有灭族的危险。”这个人就是郭子仪,安史之乱的平定者,大唐王朝的再造功臣。郭子仪,陕西华州人,祖籍为太原郭氏。郭子仪本是武举出身,武则天年间,为了招揽人才,朝廷开办了武举,而郭子仪就是当时的武状元。

在参加武举之后,郭子仪毅然选择了从军,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多年,成为军中有名的将领。但是因为母亲去世而不得不去职返乡为母亲守孝。在郭子仪丁忧期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整个大唐都被颠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郭子仪被朝廷夺情任命,让他率领朔方军平定安史之乱。于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先后剿灭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座城池,重新把唐朝推回正轨,延续了唐王朝将近200年的寿命。

可以说没有郭子仪,唐王朝即使最后平定安史之乱也势必会就此折寿。而郭子仪也不仅仅只在安史之乱中焕发光彩,他从武则天时期从军,先后经历了中宗、德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七代皇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擎天之柱。当然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老将,既有威望也有兵权,理所当然会受到皇帝的猜忌。从唐代宗时期就有不少小人在皇帝耳边讲郭子仪的坏话,一边给郭子仪上眼药,一边又逼迫郭子仪和皇帝闹翻。为了激怒郭子仪,当时的宰相鱼朝恩甚至掘了郭子仪的祖坟。

不过郭子仪这样的老狐狸怎么会如此轻易就动怒,他是一个能臣,更是一个忠臣。为了表忠心,郭子仪开始相仿秦朝的王翦、汉朝的萧何,给自己泼污水。他在立下战功之后,皇帝问他想要什么奖赏,郭子仪不要官爵,不要金银,反而让皇帝赏赐几个美丽的侍妾。当时的郭子仪已经年近80,在普通人眼中早已老得走不动道了,却还向皇帝讨要十多岁的美丽侍妾。因此很多人都骂郭子仪老不知羞,祸害年轻女子。郭子仪不仅不在乎,反而大张旗鼓的在府中开办宴会,把珠宝和美女放在一起展示给客人看。

果不其然,郭子仪炫富的行为和他到处纳妾的丑闻传到了民间,民间百姓对这位大功臣的形象发生了变化。虽然依旧会尊重尊敬,但是却不像以前那样盲目的尊崇。皇帝知道后也会心一笑,更大力度的赏赐郭子仪,无论是钱财还是美女,只要郭子仪有要求就基本都会满足。那么郭子仪为什么要如此自污呢?专家解释:不如此,郭家必灭族。实际上郭子仪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历史上那些功高盖主的武将,有几个是得到好下场的。郭子仪有再造之功,而皇帝已经给他封王了,早已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而且郭子仪在民间的名声也非常好,甚至很多人只知道有郭子仪而不知道有唐代宗。因此唐代宗自然会怀疑郭子仪,即使郭子仪本是没有造反的想法,但是难保他的儿子孙子也是如此,毕竟曹丕桓玄的例子就在那里摆着。因此郭子仪干脆做出沉迷美色的样子,一来让皇帝赏赐美女,二来让自己的名声变臭。这样一来就可以保住郭家满门,至少不会步了韩信彭越等人的后尘。

更多文章

  • 郭子仪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善终吗?

    历史解密编辑:汉周读书标签:宰相,皇帝,唐朝,元朝,郭子仪,朱元璋,李世民,小说家,仆固怀恩

    太平公主/大明宫词剧照01李唐皇室有胡人血统,李世民的老妈、老婆都是鲜卑人。鲜卑风俗,女人当家,所以李唐家的女人都不简单。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和老娘一样,政治上是强人,生活中是豪放女。这不,某天,长安城一对小夫妻吵架。这种床头吵架床尾和的闺房闲事,居然被史书记录在案。吵到高潮之处,妻子骂:“这

  • 郭子仪起夜,却见小兵抱着马桶睡觉,感动道:你想跟我学兵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吐蕃,唐朝,郭子仪,唐德宗,李光弼,节度使,五代十国

    郭子仪起夜,却见小兵抱着马桶睡觉,感动道:你想跟我学兵法吗?郭子仪,大唐名将,此人功勋卓著,对大唐有再造之恩。郭子仪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还有出众的识人眼光,曾为大唐拔擢了多名优秀的将领,其中便包括本文中主角——浑碱。浑碱的祖先来自漠北草原,属于铁勒诸部中的浑部。唐太宗年间,浑碱的高祖投靠大唐

  • 郭子仪打仗得胜归来,得知祖坟被扒,对皇上叩首请罪:老臣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皇上,宦官,平定,代宗,唐朝,郭子仪,李光弼,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764年,68岁的郭子仪大败吐蕃,3次拒绝朝廷任命的高官,却向皇上讨要6个绝色美人。众臣笑他老不正经,他却坦言:人说多子多孙,臣想要子孙满堂。这次吐蕃叛乱,郭子仪一出手便杀得叛军落荒而逃。大军归朝时,百姓夹道欢迎,唐代宗见此盛况,心中酸溜溜的。出征前,他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可老将军却连连拒绝。要知道,

  • 郭子仪被俘后掏出一块金表,47军排长当即怒怼:睁大眼睛看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剿匪,土匪,保长,唐朝,郭子仪,五代十国,47军排长

    自古以来,湘西地区长期都是偏远地带,进入近代以后,这里更是长期有大量土匪活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谁占据湖南,都拿这些土匪毫无办法。为了一举解决掉这些土匪,从1950年3月开始,47军开始了剿匪工作。湘西武陵山区有一个桃源县,虽然名字非常好,但实际上却并不是桃源,而是土匪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 郭子仪晚年不关家门,儿子:家快被偷光了,郭子仪:这样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郭子仪,唐德宗,唐代宗,平定,安禄山,李光弼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想必对“三朝元老”这个词都非常熟悉,所谓三朝元老就是说大臣一共辅佐过三位皇帝,在历史中如果一位臣子能够获得这样的称赞,无疑是对他政治地位的极大肯定。回顾整个封建王朝史,能够成为“三朝元老”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历史名人,盛唐时期有一位大臣却做到了“七朝元老”,称得

  •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唐朝,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李光弼,安禄山,唐玄宗,五代十国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大唐都城岌岌可危。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很显

  • 长安十五日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赫赫,唐军,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长安十五日记

    【本文作者:傅毓涛】这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历史的眼光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冥冥间为彼此造就的对手。唐与吐蕃,在共存的二百多年中从对峙到和亲,再从联盟走向交恶,直至双双灰飞烟灭。赤岭河源,和战张弛,远非教科书上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那般简单,也不是靠刻意地回避能够被遗忘或扭曲的。公元七

  • 李靖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李靖,纪委,违纪,调研员

    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亳州市纪委监委)

  •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靖,李渊,李世民,司马懿,唐太宗,书法家,国防部门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李世民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宽厚,被称为不杀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确实没有怎么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与其高超的驭下之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多强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术面前,也只有

  • 《月下独酌·其三》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诗人,孤枕,如锦,独愁,唐朝,月下独酌·其三

    月下独酌·其三唐·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释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径须:直须。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