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毛妈做点饭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4/2/4 11:38:16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

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

大唐都城岌岌可危。

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

很显然,唐代宗比唐玄宗的运气好,因为在他逃亡的过程中没有被别人成功篡位,几个月后他被平安迎回京城,重新坐回天子宝座。

能够力挽狂澜、成功迎回唐代宗的不是别人,正是唐代宗即位不久就剥夺其兵权的老将军,郭子仪。

被郭子仪安稳地迎回京城后,唐代宗想起这几个月经历的各种艰险,不禁感慨万分。看到郭子仪仍然十分恭谨地对待自己,再想想之前自己对他的所作所为,唐代宗不由叹息说道: “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我任用你太晚了啊!”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他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唐代宗却因为听信谗言而削夺了他的兵权,这才导致吐蕃作乱时没能及时集中起抵御兵力,唐代宗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如今,唐代宗还朝,奸臣未除,唐代宗能否善待功臣名将?有“功高盖主”之嫌的郭子仪最后能有个什么结果呢?

一、功成天宝

名将有如宝剑,只有用于战斗时才能绽放它最耀眼的光芒,郭子仪的名将之路正是如此。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58岁的郭子仪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

在此之前,郭子仪从九品下的低级军职做起,逐渐做到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左武卫大将军等职。回家守孝之前,郭子仪担任天德军使,同时兼任九原郡都督、太守等

更多文章

  • 郭子仪镇压安史之乱,而且手中握有兵权!皇帝为什么要挖他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皇帝,太监,吐蕃,唐朝,郭子仪,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朝的安史之乱,郭子仪和李光弼成功镇压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后来郭子仪又率军击败吐蕃和党项,纵观郭子仪一生,功高至伟,历经四朝皇帝,可谓是位极人臣。被人称作:“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但是,郭子仪也非常明白,功劳越大,地位越高,麻烦也会越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他不是不懂的,

  • 1925年,郭松龄被杀后的惨状,郭松龄祖上可是唐朝名将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欢乐娱乐君jun标签:唐朝,二战,郭松龄,郭子仪,张作霖,五代十国,1925年台湾

    1925年,郭松龄被杀后的惨状,说起郭松龄的祖上,那可是唐朝名将郭子仪,郭松龄后来的成就,也很给祖上争光,也深受张作霖的中庸。只可惜后来他联合冯玉祥反奉,却又被冯出卖,起兵后遭遇大败,

  • 权臣功高震主之时,应该怎么保全自己?霍光与郭子仪分别给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霍光,郭子仪,汉昭帝,刘彻,权臣,汉宣帝

    重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朝廷中居要职的大臣。《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重臣者,言听而力多者也。”当然,越是这样的重臣越是危险,功高震主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历朝历代的皇帝身边,都不乏有一些位高权重之臣,西汉的霍光和唐朝的郭子仪,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两人都曾经权倾朝野、威风一时,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还能延续150年,得益于此人,堪比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李晟,德宗,唐朝,郭子仪,节度使,李怀光,安史之乱,五代十国

    李晟是唐代的中兴名将,他一生为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神策军的偏见,论者多回避李晟与神策军的关系,这就不能揭示李晟政治生涯的全貌,也难以对其一生作出中肯的评价。一、少年时成为万人敌李晟,字良器,甘肃临洮人。他的祖父李思恭、父亲李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李晟于

  • 明知郭子仪已70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人,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安禄山,宦官,安史之乱,唐肃宗

    公元七世纪上半期,大唐王朝开启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来,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无尽的崇拜。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封建时代的王朝有辉煌必然也会有衰败。因为和杨国忠结下的梁子,安禄山借此发动了安史之乱,使原本空前繁荣的大唐开始由盛转衰。

  • 功高盖主主不疑做人当学郭子仪几件事证明他就是成了精的老狐狸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不疑,徐达,功高,唐朝,郭子仪,节度使,安禄山,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自古江山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这一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情,但也不是所有的名将都不得善终,比如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明朝第一名将徐达,都是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身后青史留名,即使是满人做明史,也不能黑掉徐达的丰功伟绩。但是卫青官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徐达位至太傅右丞相魏国公,追封中山王,都不如再造大

  • 郭子仪成为郡王后,部下前来辞行时,为何让他们伺候夫人梳洗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皇帝,部将,汴州,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

    史书记载,“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汾阳郡王郭子仪的部将前来辞行,当时夫人与女儿若正在梳妆,他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一样役使他们。众所周知,作为再造大唐的风云人物,郭子仪一生功勋卓著,平定安史之乱,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等等,

  • 皇帝要给75岁郭子仪升官,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武则天,唐肃宗,唐玄宗

    自古以来,便有着“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如吴王夫差,唐玄宗李隆基等人。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郭子仪,乃唐代中兴名将、军事家,历经7朝不倒,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武状元。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皇帝要再次给他升职加薪,并外加500骑兵,他却选择了婉拒,表示:“陛下只要赏赐我6个美人即可。”这个

  • 皇帝要重赏75岁郭子仪,郭:只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李世民

    《水浒传》有言:“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在残酷战场上活了下来,最终却死在自己人手中,其根本原因是功高震主,又不懂得急流勇退!功臣们想要获得善终,就必须夹起尾巴做人,尽可能让皇帝觉得自己对皇权无害,比如西汉功臣萧何为了让刘邦安心就不惜自污名声,低价

  • 平定安史之乱的3大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就连郭子仪都战战兢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郭子仪,安史之乱,李光弼,平定,仆固怀恩,唐代宗

    很多人是不是有一种错觉,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似乎就没了?至少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历史大家如数家珍,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那可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贞观之治、永徽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那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盛世。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概念就变得模糊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