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知郭子仪已70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人,背后有何深意?

明知郭子仪已70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人,背后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往烟窗 访问量:4008 更新时间:2024/3/10 18:31:20

公元七世纪上半期,大唐王朝开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世界各国的国君、使臣、客商、僧侣、学生、工匠、医生、胡姬纷至沓来,每个人的眼中都是无尽的崇拜。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封建时代的王朝有辉煌必然也会有衰败。因为和杨国忠结下的梁子,安禄山借此发动了安史之乱,使原本空前繁荣的大唐开始由盛转衰。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精兵强将,郭子仪正是其中一者。力挽狂澜,为大唐续命一百余年,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的日子。

相对于其他历史名将而言,郭子仪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在中年便封侯拜相。入仕之后为官几十年,他凭政绩一点点,五十岁才官拜三品左卫大将军。原本以为郭子仪的人生就会这样平凡地逝去,没想到58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战乱之际他临危受命,收复两京之地,幽城之战更是完胜敌军。除了正史之中的记载,许多野史中也都曾对其进行描述。用最合适的一句话,即“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评价,用一身韬略,照亮了大唐的乱世”。

个人立下了如此汗马功劳,自然少不了朝廷的优待。郭子仪在70岁高龄时,被皇帝唐代宗赏赐了6个绝世美女,这着实有点令人难以理解,没想到唐代宗早已打好了个人的算盘。令公之绩要说郭子仪的一生,绝对是劳苦功高,先后辅佐了四代君王,从未有过任何一句怨言。到了晚年时期,终于赢得了当朝皇帝的信任,创造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成绩。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的权力越来越大,后来更是成为军界首屈一指的大哥级人物。对于当朝的皇帝来讲,内心更多的是猜忌,因为他手握重兵,还有奸臣们的谗言。

对于郭子仪来讲,自己早已没有这样的精力,唯一奢求的就是留名青史,为大唐尽个人的最后一份力量。毕竟勤勤恳恳了大半辈子,在这个时候企图夺权,这又有什么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做出了无奈的选择,节制郭子仪、解除郭子仪的兵权等等。面对这种说不出的苦闷,如果是你你又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安禄山、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艰难抉择,最终的决定都是造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这是本能的反抗,自己是否要走他们的老路?郭子仪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绝对的服从,直到唐肃宗离去,他才得以重新掌握兵权。没想到代宗上位后,再次解除了他的兵权。他再一次选择了低头,表面上仍然保持着和气……

没想到哥舒翰率领的二十万唐军大败叛军,导致潼关失守,郭子仪才再次拿到兵权。随后他出任朔方节度使,没有辜负朝廷的众望,将所有叛军将领全部俘虏,力挽狂澜于整个大唐。得到封赏无数事实证明,郭子仪从来没有二心,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唐。皇帝看在眼里,这也让郭子仪在整个朝廷中有了话语权,算得上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中途许多宦官还曾献上各种谗言,说担心郭子仪功高盖主,唐代宗很是生气。说别人可以,但你要说郭子仪,那就是来一个斩一个。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代宗对他是多么信任。

郭子仪并不傻,他似乎早已猜到了这一情景。当时自己还是军队方面的一把手,现在已经荣誉满身,那就急流勇退,为何要拉动这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仇恨?后来在一次朝拜中,郭子仪向皇帝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唐代宗同意了他的请求。这块可能有很多人会疑惑,既然这么相信他,为什么还会同意郭子仪解除兵权?唐代宗作为天下之主,听到某些“功高盖主”的言论,内心其实还是有几分担心的。现在郭子仪主动提出了这个请求,唐代宗那颗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了下来。

虽然没有了官职,但仍然有着决定的大权。当时皇上只要实行什么政策的时候,都会参考郭子仪的建议,物质上更是没有亏待过他。在郭子仪70岁的时候,唐代宗却赏赐了他6个绝色美女,随即也是引起了大臣和百姓们的热议。不是敬重郭子仪吗?为什么要给他贴上这样的污点?自有深意任何旁观者去看这件事情,都会觉得有些荒谬。一生没有任何缺点的郭老,现在可谓是德高望重,唐代宗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其实,后者早已打好了算盘。郭子仪拯救了整个大唐,这一点不用任何人质疑,唐代宗心里更是有着一杆秤。即便现在他已经隐退,但对于某些人来讲,郭子仪只要或者就是威胁、震慑。

之所以下令赏赐给郭子仪六个绝世美女,就是在向世人宣告这一点:郭老仍然老当益壮,所有人都给我悄悄的,不要搞什么动静。同时,唐太宗还在奉劝着某些人,最好和郭子仪拉开距离,你们不是一路人。因为许多宦官整天来到他的府中,以探望的名义捕风捉影一些“言语把柄”。郭子仪得知唐代宗赏赐美女这个消息后,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随后表面上一直呈现着奢侈的生活形态,每天莺歌燕舞,其实背后还是很自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宁,唐代宗的耳边也不再有任何闲言碎语。郭子仪的一生活得潇潇洒洒,用个人的地位保住了整个大唐的平安。

封赏后的第四年,吐蕃侵犯大唐边境,郭子仪再次带队击败了这些敌军。很难想象,他的一生是如何做到这样完美。即便自己最终离去,的地位仍然没有人敢质疑。写在最后在溯古君看来,郭子仪永远是大唐的一个标签。从整个王朝命运出发,他审时度势,挽救了整个大唐。表面上看是退却,但这未必是软弱,因为必要的妥协、示弱是不可或缺的。说到底,郭子仪的为官生存之道便是一个“退”字:倘若不幸遇见了小人,切忌和对方斤斤计较。这般职场智慧,其实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最缺的。大智若愚,大勇近怯,为何不尝试成为其中一者?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更多文章

  • 功高盖主主不疑做人当学郭子仪几件事证明他就是成了精的老狐狸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不疑,徐达,功高,唐朝,郭子仪,节度使,安禄山,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自古江山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这一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情,但也不是所有的名将都不得善终,比如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明朝第一名将徐达,都是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身后青史留名,即使是满人做明史,也不能黑掉徐达的丰功伟绩。但是卫青官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徐达位至太傅右丞相魏国公,追封中山王,都不如再造大

  • 郭子仪成为郡王后,部下前来辞行时,为何让他们伺候夫人梳洗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皇帝,部将,汴州,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

    史书记载,“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汾阳郡王郭子仪的部将前来辞行,当时夫人与女儿若正在梳妆,他就让这些将官们拿手巾、打洗脸水,像对仆人一样役使他们。众所周知,作为再造大唐的风云人物,郭子仪一生功勋卓著,平定安史之乱,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等等,

  • 皇帝要给75岁郭子仪升官,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武则天,唐肃宗,唐玄宗

    自古以来,便有着“英雄难过美人关”的说法,如吴王夫差,唐玄宗李隆基等人。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郭子仪,乃唐代中兴名将、军事家,历经7朝不倒,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武状元。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皇帝要再次给他升职加薪,并外加500骑兵,他却选择了婉拒,表示:“陛下只要赏赐我6个美人即可。”这个

  • 皇帝要重赏75岁郭子仪,郭:只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学姐看生活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李世民

    《水浒传》有言:“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在残酷战场上活了下来,最终却死在自己人手中,其根本原因是功高震主,又不懂得急流勇退!功臣们想要获得善终,就必须夹起尾巴做人,尽可能让皇帝觉得自己对皇权无害,比如西汉功臣萧何为了让刘邦安心就不惜自污名声,低价

  • 平定安史之乱的3大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就连郭子仪都战战兢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郭子仪,安史之乱,李光弼,平定,仆固怀恩,唐代宗

    很多人是不是有一种错觉,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似乎就没了?至少安史之乱前,唐朝的历史大家如数家珍,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那可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贞观之治、永徽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那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平盛世。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概念就变得模糊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安史之

  • 郭子仪此人功高震主,连皇帝也敬畏三分,为何晚年却得以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郭子仪,诸葛亮,刘禅,蜀汉,长安

    第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当时的唐朝根本离不开郭子仪就像蜀汉时期,刘禅离不开诸葛亮,虽然诸葛亮开府议事,很多事情都绕过刘禅,但是蜀汉政权还是需要诸葛亮,因此,只要诸葛亮不反,刘禅不会去惹诸葛亮。郭子仪也是这样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初期,郭子仪收复河北、河东等地,757年又收复长安、洛阳进位中书令。759年因为

  • 此皇帝勤奋一生不被认可 一句话却让郭子仪臣服 成就最佳君臣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皇帝,李亨,李豫,唐朝,郭子仪,唐代宗,五代十国

    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气冲冲的回到宫里,见到父亲李豫说:“郭家有谋反的迹象,父皇早做决断”。李豫怒斥女儿胡说八道。升平公主是李豫的第四个女儿,出生在安史之乱前一年,自小生活颠沛流离。母亲崔贵妃早逝,养成了她生性泼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对于这个女儿,父亲十分喜爱,李豫为女儿挑选丈夫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不被皇帝猜疑?除了他的实力还有头脑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唐军,兵马,唐朝,郭子仪,史思明,安禄山,五代十国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句话很好的形容了一代名将郭子仪的生平事迹,郭子仪作为唐代的中兴名将,自安史之乱爆发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太尉兼中书令,后被唐德宗追封为“尚父”。郭子仪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对朝廷任劳任怨,一直保持着对朝廷的绝对听从。这种能力高强却深得朝廷信任的人才,成

  • 75岁郭子仪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事后才知他是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元载

    相信大家对醉打金枝的故事都很熟悉,但是按照惯例,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吧。醉打金枝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过寿,儿子媳妇纷纷前来拜寿,可是三儿子郭暧的妻子却不愿意。郭暧之妻是当朝皇帝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她认为自己金枝玉叶,身份地位都比郭子仪要高,可以不拜。但是郭暧却生气了,在寿宴上喝多了酒,回

  • 郭子仪的两个后人,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大将,一个是毛主席的高参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涂二标签:大将,高参,唐朝,郭子仪,毛主席,木华黎,小说家,成吉思汗,五代十国

    郭子仪有再造大唐帝国之功,是唐朝著名的大将。所谓将门有将,郭子仪的后人中也出了两大名将,那功劳丝毫不比郭子仪差。一个是郭宝玉,名字起得很有些精致的淘气,但是郭宝玉却是一名大将。郭宝玉本来是金国将领,成吉思汗派四杰之首木华黎经略中原,郭子仪在主将战败后投降木华黎。木华黎将他引荐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