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75岁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郭子仪75岁受皇帝封赏:我只要6个美人,10年后才知他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2/4 11:37:55

於赫皇祖,昭明有融。惟文之德,惟武之功。——郭子仪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见太平。

在战争时期,优秀的将军是皇帝最器重的人,是国家最重要的人,但是在和平时期,将军却成为了皇帝的心头大患,手握兵权的人是不需要讲道理的,皇帝在将军面前也会失去话语权。

在历史上,建国杀功臣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功臣甚至都活不到和平时期,但唯独郭子仪,却饱受皇帝器重,安稳度过了自己的晚年,那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呢?

唐朝大将郭子仪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唐朝大将无非就是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人,但从建功立业和保卫国家的角度来说,郭子仪的功劳是最大的,唐朝能够延续下去,郭子仪功不可没。

甚至连唐朝皇帝都承认,没有郭子仪就没有李氏王朝,那么如此功劳的郭子仪,究竟是用什么办法才获得皇帝的信任呢?

郭子仪真正的名垂千古,还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说起。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郭子仪本来已经准备辞官回乡,但朝廷无人可用,无奈之下只能将郭子仪叫了回来,从此,郭子仪便开始了一路保卫李氏王朝的生涯。

郭子仪先后保护了四位皇帝,分别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

可以说如果没有郭子仪,唐朝从唐玄宗开始便会消失,因此郭子仪也建立了极高的功绩,以至于唐肃宗曾出城十里来迎接凯旋的郭子仪,并当着众臣感叹到:“江山虽然是我家的,但却实在是您再造的啊。”

当然,如此高的功绩,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其中不仅有大臣、宦官,也有皇帝。

唐肃宗就曾在进攻安庆绪的时候,派遣自己的贴身宦官前往军中,名为“宣慰”,实则是监军,可见唐肃宗对郭子仪也有深深的防备,那么面对这种情况,郭子仪会如何让皇帝失去戒心呢?

郭子仪的计谋

对于皇帝的怀疑和防备,郭子仪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所以郭子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谨遵皇命,要想消除皇帝的戒心,自然要做一个听话的臣子。

在保持不打败仗的基础上,全部听命于皇帝,皇帝的所有人事任命全部认可,皇帝的任何命令无条件遵守,在解决安庆绪的之后,郭子仪被罢免兵权,他没有丝毫反对,所以在唐肃宗时期,郭子仪性命无忧。

在唐肃宗临死之前,他再次将军事大权交给了郭子仪,让他保护李氏王朝,但这件事却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嫉妒。

在唐代宗上位后,大量地诋毁扑面而来,这对郭子仪是极大的危机,而郭子仪的做法是对唐代宗坦诚相见,并将唐肃宗生前的圣旨等全部交给了唐代宗。

这样做的背后表明了郭子仪的态度:我未来是继续掌管军权还是回家养老,全凭皇帝定夺,这让唐代宗大为感动,但此时唐代宗对郭子仪还是有所顾忌,为了打消唐代宗的顾忌,郭子仪决定效仿当年萧何的做法。

为了奖励郭子仪的功劳,唐代宗命人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还将自己的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让郭子仪成为了皇亲国戚,可谓是臣子顶级的奖励,但郭子仪此时竟然还额外要求了别的奖励:“《旧唐书·列传七十--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那时的郭子仪已经75岁,满头白发,很多人都借此嘲笑郭子仪,甚至郭子仪的儿子也痛斥父亲的做法,但郭子仪却不为所动,在不上朝的时候,经常和美女寻欢作乐,十分快活。

不仅如此,郭子仪还做了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在入住唐代宗建造的府邸后,郭子仪命人大开府门,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不管是大小官员还是平民,都可以来郭子仪的府邸当中遛弯。

只要不打扰郭子仪的生活即可,这件事在当时也成为了众多官员口中的谈资,那么郭子仪为何要这么做呢,十年之后大家才明白。

寿终正寝

唐德宗继位三年后,时年八十五岁的郭子仪死亡,在病重之时,唐德宗专程派人探望郭子仪,在郭子仪死后,唐德宗不但亲自前往吊唁,还不顾群臣的劝阻,硬生生的将郭子仪的墓地太高一尺,以此彰显郭子仪在唐朝的地位,为何郭子仪会受到唐德宗的如此对待呢?这就是郭子仪十年前的计谋了。

要知道在战乱时期,郭子仪有无数次机会自立为王。

根据记载,唐代宗被吐蕃大军逼得前往河南时,王献忠曾表示,郭子仪只要大笔一挥,皇位唾手可得,所有将士听凭召唤,可郭子仪不为所动,依旧打退了敌人,将唐代宗接回了长安。

那么他为何在如此功绩下,竟然要求美女这样的赏赐呢?以他的地位而言,想要美女过于简单,只要开口,大量的美女就会被送到他的府邸,他这么做,就是要学习当年萧何的做法,在巨大的功绩下,不贪图权力,只贪图美色,因为只有这样的功臣才是对皇帝没有威胁的功臣。

那么郭子仪的做法是否正确呢?从两位皇帝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某次,郭子仪的孩子和妻子争吵,一怒之下说出了逆反之言:你的父亲能继续当皇帝,是因为我父亲不想当皇帝。

这句话成为了夫妻的导火线,很快传到了唐代宗的耳朵里。

听闻这件事,郭子仪立刻前往皇宫谢罪,可唐代宗却轻描淡写地以“小两口吵架”就一带而过,可见唐代宗对郭子仪一万个放心。

而在唐德宗这边,他上位后第一个奖赏的就是此时年事已高的郭子仪,可见唐德宗对郭子仪也是充满了信任和尊敬,历朝历代,能够做到郭子仪这种程度的大臣不超过五个。

郭子仪能够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主动消除了皇帝的顾忌,在乱世中,他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将军,在和平时期,他是一个不贪图权力,只贪图美色的大臣,作为皇帝,只要对他没有威胁的大臣,贪财和好色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郭子仪正是通过自己“好色”的举动,获得了寿终正寝的机会。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后裔入闽衍派,郭氏入闽的始祖为郭子仪之孙郭嵩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郭子仪,郭嵩,始祖,进士,宰相,中书令

    郭氏的祖先,原是周文王之弟“號”公,“虢”与 “郭”,古音相同,后世遂称之为郭公。《唐书宰相世系 表》云:“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號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后来虢叔的裔孙序又被封于阳曲,从此开始正名为“郭公”。按阳曲县在今山西太原之北,故太原便成为天下郭姓的共同郡望:即郭氏始祖出自太原。郭氏

  • 郭子仪击溃10余万叛军收复洛阳,回纥参战对李唐平叛作用并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叛军,唐军,平定,画家,郭子仪,安庆绪,洛阳市,五代十国,李唐(宋朝)

    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后,局势一度向着有利于李唐的方向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令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十余万,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安庆绪退守相州,叛乱有旦夕可破之势,可以说在相州之战前,唐肃宗已经看到了足以令自己成为中兴之主的功绩。在唐军一路东进

  • 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就看人这一点,一般人比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宰相,旧唐书

    郭子仪,是唐朝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少年时入军,成为了一名军官,但却一直没机会施展手脚。等到安史之乱后,郭子仪与广平王一起收复长安,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代国公”。后来,相州兵败,郭子仪需承担管理责任被免除兵权。公元763年,长安被攻陷,政府不得不启用郭子仪,让他去平定战乱。据载,郭子仪共有八子八女。

  • 吐蕃只有40万人,为何能攻入长安15天?郭子仪是怎么夺回长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郭子仪,吐蕃,松赞干布,吐谷浑,唐代宗,长安

    任何强大的民族,从来都不是以人口论的,而是要看他们是否团结。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276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

  • 70多岁郭子仪战功显赫,不要高官厚禄只求6美人,却是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郭子仪,安禄山,唐玄宗,唐肃宗,李光弼,唐代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后世代代相传。自古帝王多薄情在唐玄宗末年,却一反常态,帝王将相不爱江山却独爱美人,以至于后代君王都以此为戒,避免失江山的悲惨结局,重蹈覆辙。在现代研究中,一反唐玄宗被美色葬送的推

  •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睡觉从来不关门,被人笑话,却得以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程哥历史观标签:郭子仪,唐朝,安禄山,唐肃宗,史思明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睡觉从来不关门,被人笑话,却得以安享晚年文|程哥历史观历代王朝想要稳固根基,帝王们的身边没有一两个贤才是万万不行的,有了这些人的鼎力相助才能尽早实现一统江山的大业。许多武将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过重大功劳,或是保护帝王有功,最后被赐予了相当有分量的职位,更有甚者被封为王侯,拥有属于

  • 郭子仪的这个后代真牛,一生攻下七百多座城,累计军功封万户侯!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郭子仪,可汗,忽必烈,白起,苏定方,郭侃,万户侯,中国军事制度,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这个将军并不怎么出名,比起白起、王翦、韩信、项羽、李靖、苏定方、高仙芝等人的名气差太远太远了,但是比起军功,尤其是在中亚、西亚、欧洲的名气来,以上几人加起来也比不过他;被他征服过的对手,都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此人就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侃是也,郭侃幼年时被蒙古将领木华黎部下史天泽所收养

  • 此人是名将郭子仪的后代,率两千战士打败黔军一万人,俘虏一千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郭子仪,郭天民,红军,黔军,士兵

    此人是名将郭子仪的后代,率两千战士打败黔军一万人,俘虏一千八文/无计读史1935年的时候,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死对头。1935年的时候,红一方面军进攻贵州时,涌现出了很多很会打仗的将领,郭天民就是其中一个。1生平郭天民的祖上可不一般,那可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可以说,郭天民身上流淌着的就是会打仗的血。但是到

  • 郭子仪功高震主,为何从不被猜忌?郭子仪因为我们家大门从不关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仆固怀恩

    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功臣。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将不复存在。然而,虽然他功高震主,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猜忌而败落。下面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吧!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所以历史上就有很多立了大功,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的忠臣义

  • 嘉山大捷后,郭子仪差点端了叛军老巢,却因一个意外痛失战略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日说娱标签:叛军,唐军,燕军,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嘉山大捷,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动静搞得很大,叛军势如破竹,二十几天就扫荡一千多里,席卷整个河北、攻克半个河南、拿下洛阳、锋指长安,如同吞象的巨兽。不过安禄山的胃口再大,也不过一条长虫而已,随着战线的拉长,其攻势犹如强弩之末,吞进去的美味成了阻塞肠道的块垒。比如,潼关天险迟迟无法攻克,再比如,河北大地义旗高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