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赫皇祖,昭明有融。惟文之德,惟武之功。——郭子仪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见太平。
在战争时期,优秀的将军是皇帝最器重的人,是国家最重要的人,但是在和平时期,将军却成为了皇帝的心头大患,手握兵权的人是不需要讲道理的,皇帝在将军面前也会失去话语权。
在历史上,建国杀功臣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功臣甚至都活不到和平时期,但唯独郭子仪,却饱受皇帝器重,安稳度过了自己的晚年,那么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呢?
唐朝大将郭子仪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唐朝大将无非就是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人,但从建功立业和保卫国家的角度来说,郭子仪的功劳是最大的,唐朝能够延续下去,郭子仪功不可没。
甚至连唐朝皇帝都承认,没有郭子仪就没有李氏王朝,那么如此功劳的郭子仪,究竟是用什么办法才获得皇帝的信任呢?
郭子仪真正的名垂千古,还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说起。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郭子仪本来已经准备辞官回乡,但朝廷无人可用,无奈之下只能将郭子仪叫了回来,从此,郭子仪便开始了一路保卫李氏王朝的生涯。
郭子仪先后保护了四位皇帝,分别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
可以说如果没有郭子仪,唐朝从唐玄宗开始便会消失,因此郭子仪也建立了极高的功绩,以至于唐肃宗曾出城十里来迎接凯旋的郭子仪,并当着众臣感叹到:“江山虽然是我家的,但却实在是您再造的啊。”
当然,如此高的功绩,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其中不仅有大臣、宦官,也有皇帝。
唐肃宗就曾在进攻安庆绪的时候,派遣自己的贴身宦官前往军中,名为“宣慰”,实则是监军,可见唐肃宗对郭子仪也有深深的防备,那么面对这种情况,郭子仪会如何让皇帝失去戒心呢?
郭子仪的计谋
对于皇帝的怀疑和防备,郭子仪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所以郭子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谨遵皇命,要想消除皇帝的戒心,自然要做一个听话的臣子。
在保持不打败仗的基础上,全部听命于皇帝,皇帝的所有人事任命全部认可,皇帝的任何命令无条件遵守,在解决安庆绪的之后,郭子仪被罢免兵权,他没有丝毫反对,所以在唐肃宗时期,郭子仪性命无忧。
在唐肃宗临死之前,他再次将军事大权交给了郭子仪,让他保护李氏王朝,但这件事却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嫉妒。
在唐代宗上位后,大量地诋毁扑面而来,这对郭子仪是极大的危机,而郭子仪的做法是对唐代宗坦诚相见,并将唐肃宗生前的圣旨等全部交给了唐代宗。
这样做的背后表明了郭子仪的态度:我未来是继续掌管军权还是回家养老,全凭皇帝定夺,这让唐代宗大为感动,但此时唐代宗对郭子仪还是有所顾忌,为了打消唐代宗的顾忌,郭子仪决定效仿当年萧何的做法。
为了奖励郭子仪的功劳,唐代宗命人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还将自己的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让郭子仪成为了皇亲国戚,可谓是臣子顶级的奖励,但郭子仪此时竟然还额外要求了别的奖励:“《旧唐书·列传七十--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那时的郭子仪已经75岁,满头白发,很多人都借此嘲笑郭子仪,甚至郭子仪的儿子也痛斥父亲的做法,但郭子仪却不为所动,在不上朝的时候,经常和美女寻欢作乐,十分快活。
不仅如此,郭子仪还做了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在入住唐代宗建造的府邸后,郭子仪命人大开府门,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不管是大小官员还是平民,都可以来郭子仪的府邸当中遛弯。
只要不打扰郭子仪的生活即可,这件事在当时也成为了众多官员口中的谈资,那么郭子仪为何要这么做呢,十年之后大家才明白。
寿终正寝
唐德宗继位三年后,时年八十五岁的郭子仪死亡,在病重之时,唐德宗专程派人探望郭子仪,在郭子仪死后,唐德宗不但亲自前往吊唁,还不顾群臣的劝阻,硬生生的将郭子仪的墓地太高一尺,以此彰显郭子仪在唐朝的地位,为何郭子仪会受到唐德宗的如此对待呢?这就是郭子仪十年前的计谋了。
要知道在战乱时期,郭子仪有无数次机会自立为王。
根据记载,唐代宗被吐蕃大军逼得前往河南时,王献忠曾表示,郭子仪只要大笔一挥,皇位唾手可得,所有将士听凭召唤,可郭子仪不为所动,依旧打退了敌人,将唐代宗接回了长安。
那么他为何在如此功绩下,竟然要求美女这样的赏赐呢?以他的地位而言,想要美女过于简单,只要开口,大量的美女就会被送到他的府邸,他这么做,就是要学习当年萧何的做法,在巨大的功绩下,不贪图权力,只贪图美色,因为只有这样的功臣才是对皇帝没有威胁的功臣。
那么郭子仪的做法是否正确呢?从两位皇帝对他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某次,郭子仪的孩子和妻子争吵,一怒之下说出了逆反之言:你的父亲能继续当皇帝,是因为我父亲不想当皇帝。
这句话成为了夫妻的导火线,很快传到了唐代宗的耳朵里。
听闻这件事,郭子仪立刻前往皇宫谢罪,可唐代宗却轻描淡写地以“小两口吵架”就一带而过,可见唐代宗对郭子仪一万个放心。
而在唐德宗这边,他上位后第一个奖赏的就是此时年事已高的郭子仪,可见唐德宗对郭子仪也是充满了信任和尊敬,历朝历代,能够做到郭子仪这种程度的大臣不超过五个。
郭子仪能够走到这一步,就是因为主动消除了皇帝的顾忌,在乱世中,他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将军,在和平时期,他是一个不贪图权力,只贪图美色的大臣,作为皇帝,只要对他没有威胁的大臣,贪财和好色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郭子仪正是通过自己“好色”的举动,获得了寿终正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