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后裔入闽衍派,郭氏入闽的始祖为郭子仪之孙郭嵩

郭子仪后裔入闽衍派,郭氏入闽的始祖为郭子仪之孙郭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3892 更新时间:2024/3/1 2:20:16

郭氏的祖先,原是周文王之弟“號”公,“虢”与 “郭”,古音相同,后世遂称之为郭公。《唐书宰相世系 表》云:“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號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后来虢叔的裔孙序又被封于阳曲,从此开始正名为“郭公”。按阳曲县在今山西太原之北,故太原便成为天下郭姓的共同郡望:即郭氏始祖出自太原。

郭氏家族在历史上出过四名宰相,即待举、子仪、元振、正一。其中以郭子仪最为著名。

郭子仪,唐华州人,武举出身,累迁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功第一。肃宗尝劳之曰:“国家再造,卿力也。” 封汾阳王。德宗时赐号尚父,进太尉中书令,以身系天下 安危者二十年,卒谥忠武,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

郭子仪之孙郭嵩,字维太,唐咸通中自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迁居于长乐县,这就是郭氏入闽的始祖。当时郭氏居于长乐芝山,即山之北峙溪为庙,地名郭坑,庙曰福惠。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

自从郭嵩迁闽以后,传至数代,子孙又从长乐分迁至 福建之福州、泉州、浦城、建瓯、福清、莆田、连江等地。 今福州仓山区仍有地名为“郭宅乡”,亦即郭嵩之后代迁居至此的.

郭氏迁闽之后.历代也出过不少名人如,

郭汝贤.浦城人,字舜卿,宋代进士,居丧以孝闻天下.知福清县.宣和初通判兴化军,后以朝请大夫知琼州, 颇有政绩。

郭咸,晋江人,字建泉,宋大中祥符中进士,累官殿 中侍御史。好学工文,尤精草书篆隶,有《拙庵文集》、 《择詠》传世.

到了清代,福建郭氏比较著名的人物有:

郭尚先,莆田人,字兰石,为八闽著名的画家,清嘉 庆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工书,善画墨兰,有 《增默庵遗集》、《坚芳馆题跋》等著作传世。

郭柏荫,侯官人,字远堂,清道光进士,同治间累官 湖北巡抚,先后请拨款赈灾及修筑堤防等事,悉从之,无不称颂。郭柏荫兄弟五人,与柏苍、柏心、柏蔚、柏芗,都 是举人,世称“五子登科”。其中尤以郭柏苍文名最著,福 州《乌石山志》就是郭柏苍编著的。他的其他传世之作,还 有《补蕉山馆诗》、《鄂跗草堂诗》、《柳湄小榭诗》等,其 他还著有《海错百一录》、《闽产录异》二书,在科技史上 也颇有价值。

福建另一支郭氏,则是自宋代由陕西迁来闽西定居。据 《客家姓氏渊源》郭氏条云:“十四世福安,原居陕西华州, 宋时以军镇福建龙岩,徙居宁化石壁村后迁上杭,以后子 孙又分迁闽南之漳州,广东之大埔、梅县各地。这一支就成为“客家”郭氏了。

标签: 郭子仪郭嵩始祖进士宰相中书令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击溃10余万叛军收复洛阳,回纥参战对李唐平叛作用并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叛军,唐军,平定,画家,郭子仪,安庆绪,洛阳市,五代十国,李唐(宋朝)

    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后,局势一度向着有利于李唐的方向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唐至德二年(757年),唐肃宗令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十余万,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安庆绪退守相州,叛乱有旦夕可破之势,可以说在相州之战前,唐肃宗已经看到了足以令自己成为中兴之主的功绩。在唐军一路东进

  • 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就看人这一点,一般人比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宰相,旧唐书

    郭子仪,是唐朝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少年时入军,成为了一名军官,但却一直没机会施展手脚。等到安史之乱后,郭子仪与广平王一起收复长安,因功勋卓著被封为“代国公”。后来,相州兵败,郭子仪需承担管理责任被免除兵权。公元763年,长安被攻陷,政府不得不启用郭子仪,让他去平定战乱。据载,郭子仪共有八子八女。

  • 吐蕃只有40万人,为何能攻入长安15天?郭子仪是怎么夺回长安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郭子仪,吐蕃,松赞干布,吐谷浑,唐代宗,长安

    任何强大的民族,从来都不是以人口论的,而是要看他们是否团结。当年蒙古铁骑不过20多万人,却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建立天下无敌的大蒙古国。清朝入关的时候,也不过只有10多万八旗兵,但是却能够统一天下,维持了276年之久的统治。当年金国的女真人,也只有10多万的部队,甚至打算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可他们

  • 70多岁郭子仪战功显赫,不要高官厚禄只求6美人,却是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郭子仪,安禄山,唐玄宗,唐肃宗,李光弼,唐代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后世代代相传。自古帝王多薄情在唐玄宗末年,却一反常态,帝王将相不爱江山却独爱美人,以至于后代君王都以此为戒,避免失江山的悲惨结局,重蹈覆辙。在现代研究中,一反唐玄宗被美色葬送的推

  •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睡觉从来不关门,被人笑话,却得以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程哥历史观标签:郭子仪,唐朝,安禄山,唐肃宗,史思明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睡觉从来不关门,被人笑话,却得以安享晚年文|程哥历史观历代王朝想要稳固根基,帝王们的身边没有一两个贤才是万万不行的,有了这些人的鼎力相助才能尽早实现一统江山的大业。许多武将在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过重大功劳,或是保护帝王有功,最后被赐予了相当有分量的职位,更有甚者被封为王侯,拥有属于

  • 郭子仪的这个后代真牛,一生攻下七百多座城,累计军功封万户侯!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郭子仪,可汗,忽必烈,白起,苏定方,郭侃,万户侯,中国军事制度,唐朝,军事制度,五代十国

    这个将军并不怎么出名,比起白起、王翦、韩信、项羽、李靖、苏定方、高仙芝等人的名气差太远太远了,但是比起军功,尤其是在中亚、西亚、欧洲的名气来,以上几人加起来也比不过他;被他征服过的对手,都惊呼“东天将军,神人也”!此人就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侃是也,郭侃幼年时被蒙古将领木华黎部下史天泽所收养

  • 此人是名将郭子仪的后代,率两千战士打败黔军一万人,俘虏一千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郭子仪,郭天民,红军,黔军,士兵

    此人是名将郭子仪的后代,率两千战士打败黔军一万人,俘虏一千八文/无计读史1935年的时候,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死对头。1935年的时候,红一方面军进攻贵州时,涌现出了很多很会打仗的将领,郭天民就是其中一个。1生平郭天民的祖上可不一般,那可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可以说,郭天民身上流淌着的就是会打仗的血。但是到

  • 郭子仪功高震主,为何从不被猜忌?郭子仪因为我们家大门从不关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仆固怀恩

    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功臣。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将不复存在。然而,虽然他功高震主,但是他从来没有被人猜忌而败落。下面就来讲讲这个故事吧!自古以来,任何一个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所以历史上就有很多立了大功,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的忠臣义

  • 嘉山大捷后,郭子仪差点端了叛军老巢,却因一个意外痛失战略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红日说娱标签:叛军,唐军,燕军,唐朝,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安禄山,嘉山大捷,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动静搞得很大,叛军势如破竹,二十几天就扫荡一千多里,席卷整个河北、攻克半个河南、拿下洛阳、锋指长安,如同吞象的巨兽。不过安禄山的胃口再大,也不过一条长虫而已,随着战线的拉长,其攻势犹如强弩之末,吞进去的美味成了阻塞肠道的块垒。比如,潼关天险迟迟无法攻克,再比如,河北大地义旗高举。天

  • 郭子仪(11)郭子仪五世孙郭在徽,在唐末五代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郭子仪,郭在徽,唐末,后唐,李存勖,李嗣源

    郭在徽是郭子仪的五世孙。郭在徽处于唐末五代时期。没有在出仕后梁,后唐灭亡后梁,任职鸿胪少卿。郭在徽为郭子仪的五世孙。郭在徽传承世系为郭子仪、郭晞、郭镕(福昌县尉)、郭师简、郭重(乾符县令)、郭在徽(鸿胪少卿)。他处于唐朝的后期混乱年代,自王仙芝和黄巢起义以来,唐朝朝廷威严扫地,成为名义上的天子。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