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国力强盛,为何还要和吐蕃和亲,而远嫁的文成公主又过得怎样

唐朝国力强盛,为何还要和吐蕃和亲,而远嫁的文成公主又过得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3/12/31 20:15:01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的明明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以和亲的形式维护和其他附属国的政治关系?而当时因和亲远嫁的文成公主,在嫁到吐蕃国后,生活又过得怎样呢?关于以上问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过得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正妻,并且在婚后还未生有儿女,因此在吐蕃并不受臣民待见。特别是在松赞干布去世以后,为了免除宫中其他人的迫害,文成公主不得不假装疯傻,就这般在吐蕃守寡了三十一年。可这种说法在正史中并没有的记载。

第二种便是有相关资料可查的说法了,相对而言也更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首先不得否认,唐朝的国力的确不用质疑,甚至出现了万朝来拜的盛况。当时身为吐蕃国主松赞干布,在听说邻国吐谷浑成为唐朝的附属国之后,吐谷浑的国主还有幸迎娶了一位唐朝的公主。松赞干布就有些坐不住了,赶紧派使臣去唐朝找李世民,也很直接表明他想要迎娶一位唐朝的公主。他的急切之心倒是让李世民很反感,心想着松赞干布是谁,凭什么这么狂傲?

就这样,在松赞干布三番五次派使者向唐太宗李世提出和亲的情况下,却都被李世民拒绝了,这就换成松赞干布心里很不爽了,便扬言要发兵向唐朝的边境进军。松赞干布也是说话算话,还真的铁了心开始侵犯唐朝的边境,但结果毫无悬念的是以唐朝的战胜结束。但李世民也很无奈,虽说以当时的国力,就算是灭了吐蕃也不在话下,但那终究是劳民伤财的战事。所以在松赞干布战败,并且表示以后可以成为唐朝的附属国,还每年献上贺礼以后,李世民居然意外地接受了松赞干布先前的和亲请求,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可能当时的松赞干布也有些懵吧!明明在之前多次的请求中被拒绝的那么果断,这次居然……可历史却证明,李世民采取的政治和亲也不失为上策,不仅对于松赞干布是一种满足,也省却了不必要的战争损失。

而关于文成公主的身世,她只不过是李氏其中一支旁系,李道宗的女儿,是临时被封的文成公主而已。在迎亲的当时,李世民甚至都没有仔细介绍。再从后来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李世民从不过问的事实来看,文成公主对他而言并不重要,只是唐朝为了维护附属国关系而塑造的时代牺牲品。所以说文成公主首先是个可敬的英雄,同时也是个可怜的女子。尽管文成公主并不怎么受李世民重视,可迎娶她的松赞干布可不这么想,他对文成公主的确实是挺好,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正妻——尺尊公主。

文成公主被迎娶后,当时布达拉宫刚好建造完成,她和松赞干布立即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婚礼,并直接成了吐蕃的皇后,地位一下子超越了原本正妻地位的尺尊公主。由此看出,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的心里,是相当的被重视的,而这一举动,也奠定了文成公主在吐蕃人民心中的分量。为迎合文成公主的心意,松赞干布还特地修建大量的唐朝样式的宫殿,来慰藉文成公主的思乡之情。平日里,松赞干布也非常的尊重她,还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刻了许多和她相关的场面。只可惜,这么宠爱她的松赞干布在三十多岁就去世了,留下她一个人孤独地过完了余生的三十一年。可以肯定,这之后文成公主的生活,算不上幸福倒是大实话,但文成公主婚姻的不幸,却不能成为证明她在吐蕃地位低下的依据。

松赞干布去世后,虽说吐蕃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连君主都换成了噶尔家族。甚至当时的国主禄东赞还多次与唐朝起有冲突,但这好似并没有影响到文成公主在吐蕃人们心中的位置。虽说文成公主在吐蕃已成孤身一人,可西藏的人们还是特别尊重她,哪怕是禄东赞都会对她以礼待之。直至文成公主五十五岁去世,吐蕃国还为文成公主举行了少有的祭祀,要知道那时候,在吐蕃国内,还从来没有女人享有过这种待遇。由此见得,文成公主直至去世,在吐蕃国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这也就推翻了第一种说法的真实性。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薛仁贵

    提到文成公主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听说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除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之外,对于文成公主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嫁到吐蕃的时候,到底是一个怎样

  • 文成公主都进藏了,为何大唐和吐蕃还在201年里179场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吐蕃,唐军,进藏,李世民,侯君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按正规说法,这是大唐正式和吐蕃结成了秦晋之好。但其实,按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这绝对不是好话。因为真正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一点都不好。历史上,秦晋两国就是连续数代结亲,连续数代打仗。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老爹也是这么总结的。▲大胡子吐蕃使臣就是禄东赞文成公主进藏本

  • 超级震撼!《文成公主》实景剧演员多达800多名,380元的票价超值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蜀黍看世界标签:文成公主,实景剧,松赞干布,布达拉宫,拉萨,藏戏

    这一次到拉萨终于实现了观看了《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的愿望,380元的票价不便宜,观看以后却觉得物有所值。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过去我就听闻《文成公主》实景剧是以拉萨的自然山川为背景,是在圣城璀璨星空下演绎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场面恢宏浩大。真正置身其中的

  • 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为什么远嫁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

    文成公主(?—680年),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与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昭君,吐蕃

    在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即使是再富庶的国家,也断然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战争上。于是为了平息战乱,各自安好,和亲的政策应运而生。不动一刀一枪,只需一桩婚事就能消弭两国之间的矛盾,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历史上,和亲的例子有很多,如昭君出塞,远嫁南匈奴;文

  • 文成公主寡居藏区三十年,为何不归大唐?看她的使命和现实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王玄策,大唐

    在唐代历史上,有两位公主为了和平而入藏,一位是我们所熟悉的文成公主,另一位是金城公主,这两位公主先后入藏的时间相隔将近七十年,但她们的入藏都为紧张的唐蕃关系送去了珍贵的和平。所以,她们都是和平的使者。既然是和平的使者,两位公主入藏本身带有使命感,这份使命感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

  •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她的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朵朵的资讯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唐王朝,王昭君

    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当中,和亲这行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亲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为了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于是便采用结婚的方式来巩固双方的利益以及联系。和亲在当时都是作为一项政治决策来进行的,很多女子都充当了政治的牺牲品。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被迫参加和亲,并且在

  • 文成公主, 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 功劳巨大, 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李林说科技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吐蕃,文成公主(2001年电视剧),古装剧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的一生,以弱女子的身躯挑起了功在千秋的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夏的诗标签:皇帝,李道宗,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强盛的大唐,也需要下嫁和亲吗?文成公主,可谓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记载,对于促进中原文化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正因为这样的贡献,被历史记载,流传千古。文成公主虽然名气很大,但很显然,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就算开放的大唐盛世,也免不了对女性记载的歧视,所以文成公主叫

  • 济宁人都知道太白湖湖心雕像是文成公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畅享济宁标签:文成公主,李道宗,松赞干布,李世民,太白

    有多少人知道济宁太白湖新区湖中心的大雕像是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是任城人。根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她的父亲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字承范,早年随李世民父子征战天下,因战功显赫,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被封为任城王。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共21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