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仙芝、封常清威震西域,安史之乱为何被唐玄宗处死?

高仙芝、封常清威震西域,安史之乱为何被唐玄宗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0:20

640年,唐朝大将侯君集率军灭掉高昌,同年九月,唐太宗在此地设置安西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此后的百余年间,许多精兵猛将被派到西域地区,他们征战沙场,为唐朝边疆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唐玄宗时期的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威震西域的名将,可是两人却被唐玄宗处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唐朝名将

高仙芝并非汉人,而是高句丽贵族后裔,他相貌俊美,善于骑射,少年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高仙芝在二十岁时被封为将军,“与父同班秩”,他最初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开元后期才受到重视,“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在西域屡建战功,威名远播,在747年被封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封常清原是山西临猗人,他的外祖父因犯罪被发配到了安西,幼年时的封常清和外祖父在西域相依为命。外祖父死后,封常清的生活陷入困顿,所以“年过三十,未有名”。后来,封常清投到了高仙芝的门下,他辅佐高仙芝时表现出色,官职迅速得到升迁,成为当时的名将之一。752年,封常清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并且代理节度使之职。

二、奉命平叛

755年,封常清入朝觐见唐玄宗,此时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长安。唐玄宗正在忧虑之时,封常清主动请缨,“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唐玄宗很高兴,加封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让他到洛阳招募军队,来抵抗叛军。封常清来到洛阳后,“旬日得兵六万”,但都是市井之徒。

封常清显然低估了安禄山的力量,他手中的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抗安禄山的叛军。封常清率军先后在上东门、都亭驿、宣仁门与叛军交战,结果都遭到了失败,被迫放弃洛阳。封常清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高仙芝,在他看来,“恐贼难与争锋”,于是率军决定固守潼关,不再主动与叛军进行野战。

三、名将就戮

唐玄宗得知封常清战败后,“削其官爵,令白衣于仙芝军效力”。高仙芝深知封常清的能力,“令常清监巡左右厢诸军”。与此同时,唐玄宗对前线将领并不放心,于是派亲信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边令诚没有什么能力,却处处干预高仙芝、封常清的军务,同时还索取贿赂。在遭到拒绝后,边令诚诬陷“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居然相信了边令诚的话,随即下旨让边令诚处死封常清、高仙芝。756年1月27日,封常清被边令诚处死。接着,边令诚又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十分悲愤,三军上下也为他感到冤枉。最后,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的尸体说道: "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封常清、高仙芝是冤死的,他们的死反映了唐玄宗晚年的昏聩。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20万惨胜2万,怛罗斯一役,牛逼的高仙芝断了阿拉伯帝国东征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唐军,军队,唐朝,高仙芝,怛罗斯,阿拉伯帝国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朝代之一,不论是军事,还是科技文化方面,在当时的世界史上,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唐玄宗天宝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也可以说是,东西方两大帝国的火花碰撞。在当时的西方,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阿拉伯帝国,与一支唐朝的边防军不期而遇,原因其实很简单,两大

  • 大唐骑兵血战阿拉伯:高仙芝身败名裂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曼陀罗讲电影标签:大军,唐朝,高仙芝,唐玄宗,节度使,阿拉伯,大唐骑兵

    大唐帝国最为强盛的唐玄宗天宝年间,大唐在军事上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在对外作战当中,大唐骑兵曾经在中亚和阿拉伯骑兵作战,并遭受到一次惨败,这场仗也是高仙芝的身败名裂之战,从此之后高仙芝到死也没有什么胜仗了。这就是怛罗斯之战,唐玄宗并未对此战有太大重视,但从此唐朝势力在中亚大大下降,并随着安史之乱的

  • 从李靖、李勣到苏定方、高仙芝,为何大唐的灭国名将会层出不穷?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靖,李勣,苏定方,高仙芝,南唐,唐朝

    唐朝初期国家军事实力强大,将领个个身经百战。士兵们也因为得到新军制的鼓舞,士气高涨。在战争奖励机制的推动下,国家战争机器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大唐是世界一级秩序的缔造者,不管由它发动的战争带来的后果如何,它都不会面临指责,更加无惧别国复仇。大唐上层对待周边各国的态度,也变相鼓励了李靖、李勣、苏定方和高

  • 高仙芝:高句丽族名将,曾为大唐降服八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高仙芝,高句丽,唐军,突厥,苏定方,小勃律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大唐名将,高句丽族最善战的将军高仙芝,远征竭师国(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奇特拉尔一带,靠近阿富汗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并灭其国。这个时候大唐帝国终于取得了对吐蕃帝国的完胜,大唐帝国迎来了最巅峰时刻。而高仙芝这个高句丽族的名将,也因此留名青史,成为了盛唐名将中,最不容忘记的一位名将

  • 福祸盛唐(二十)李隆基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真实原因来自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玄宗,封常清,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

    面对长驱南下的安禄山叛军,沿途各州郡望风而降,唐朝在河北和中原的大量领土沦陷,这样的情况让朝廷上下感到非常震惊。为了应对战争的威胁,唐玄宗李隆基先后召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名将入朝,让他们组建军队,负责平定安禄山的叛乱。然而这些名将面对安禄山的叛军时却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们屡战屡败,以至于潼关失守

  • 高仙芝:征服帕米尔高原的“山地之王”,可惜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高仙芝,帕米尔,唐军,安禄山,封常清,帕米尔高原,山地之王

    在历史的长河,出现了许多了不起的名将,像白起,韩信,霍去病,卫青,周亚夫,李靖,李勣等等,他们为各自的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名垂青史。今天,向大家介绍的那位虽然不如前面几位有名,可是他却创下了世界军事史上奇迹——他就是唐朝名将高仙芝。高仙芝何许人也?他原是高句丽人,自幼随父亲高舍鸡入唐。父亲高舍鸡是一

  • 被历史遗忘的怛罗斯之战:高仙芝精率锐唐军为何还是惨败阿拉伯?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唐军,突厥,石国,唐朝,高仙芝,怛罗斯,唐王朝,阿拉伯,罗斯之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在古代,中西其实是相对隔绝、独立发展的。直到汉代,我国才知道了古罗马的存在。而等到近代,航海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国和西方才有了直接的军事对抗。相信很多人都曾不止一次地假设过。如果历史上亚历山大的希腊

  • 高仙芝——为有牺牲多壮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高仙芝,安禄山,安史之乱,吐蕃

    写了这么多期的刑天英雄,起笔之时万没想到,我会为一个外国人写成中国的英雄。但是高仙芝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高句丽人,无论从民族还是从国家,狭义上从历史角度不算是中国人。可是他却为中国做了那么多,准确说是为大唐奉献那么多。一句“刑天”,就是他一生概括。一、青年才俊高仙芝早年就跟着父亲来到大唐,那个唐太宗“

  • 唐朝名将高仙芝:率军与阿拉伯帝国交战,却因叛徒出卖而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高仙芝,唐朝,帝国,唐王朝,唐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鼎盛的朝代,而唐朝之所以鼎盛,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无关系;在唐朝时期,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不仅攻灭了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百济等国,而且还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唐朝到底有多强大

  • 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输得有多惨?唐军惨败,唐朝势力彻底退出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秦皇唐宗标签:唐军,大军,唐朝,高仙芝,怛罗斯,李嗣业,小勃律,罗斯之战

    天宝六年八月,高仙芝征服小勃律之后,打通了唐朝与中亚诸国的联络通道,使得唐朝重新获得了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权,此举极大地打击了另一个劲敌吐蕃扩张的野心。高仙芝此举,令吐蕃很是不甘,于是便指使位于印度北部的羯师国去进攻小勃律,切断了小勃律的运输通道。玄宗知道后,大为生气,决定给羯师国一点颜色看看,便把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