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一世界
酒形似水,而刚烈如火,酒缓天地宽,酒满山河满。
醉眼见山河,天地无涯,山河壮丽,目之所及,既是自然,也是人的心神的一种外显。千般饮酒,万种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略备薄酒,促膝相谈,喝的是相聚的欢愉;
人生半在离别中,辞别践行,以酒相送,饮的是离别的愁绪;
无论是欢聚还是独处,相聚亦或离别,酒一直是故事的见证者,是大众情绪的语言。
白居易“举酒欲饮无管弦”,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菊酒诗中藏猛气”;
一个酒世界里,可以随意编制自己“桃花源记”。
从古到今,酒都是流淌的诗意,是迸发的灵感,是文艺先锋语言。
儒释道殊途同归,因“酒”而和。
“酒之所设,成理而去”,古人将饮酒行为纳入“礼”的范畴,通过饮洒活动承载礼的伦理道德文化,酒的礼仪折射、演绎和尊崇着尘世间的文化规则。
酒是文明生长的土壤,是礼序变迁的圭臬,是传统文化的语言。
尤其是中国白酒,它或许是世界上唯一能满足人类“五感六觉”的“魔幻之水”
无论是在灿烂的东方文化土壤里,还是在浪漫的西方文化世界里,酒都承载了人们独特的审美精神、生活方式甚至生命哲思。
一茶一人生
古人云:“茶,可清心也”,中国人的品茶,有风格,有意境,洗涤灵魂,抚慰生命,苦涩中同了天地,合了物我,茗茶里洗出一个审美境界。
茶,一古老的饮料。“茶之饮,发乎神农”唐代陆羽的《茶经》曾提及到。若从神农时代算起,茶的发现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起初的茶叶,可作药用,正如“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可作食用,正如基诺族得“凉拌茶”;更为为人所知的是可作饮用,正如“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关于茶诗,不得不提的便是唐朝卢仝的这篇《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一首诗歌便被封神!这是“茶仙”卢仝在喝完朋友寄来的阳羡贡茶之后所写的作品,一连七碗,而且将每一碗的感受都这样形象的写了下来,笔走龙蛇,一气呵成,读来犹如啜饮了一壶好茶。
在茶诗的文化中,有古至今人们在追求一种自然美和环境美。尤其是古人饮茶艺术性,表现在追求饮茶环境美和心态。
白居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写出了茶的惬意;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写出了茶的意境;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写出了茶的风流。
白居易曾说:“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这样惬意如春的生活,怕是许多人都向往的吧!
不管是酒文化还是茶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都沉浸于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中国延续千年的文脉和“语境之美”;
在漫长的时光里,韬光养晦,不息流变,将晨昏雾霭与人生况味融于一壶;
在世界的舞台上,不管是倚酒寄思,还是以茶传情,都是润泽万物,将东方韵味与哲思向世界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