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晚年退守洛阳,写下一首备受争议的七律,是庆幸也是哀悼

白居易晚年退守洛阳,写下一首备受争议的七律,是庆幸也是哀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刘玲子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1/17 13:37:40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写在前面:

“大历年间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享年75岁,是唐代比较高寿的诗人。

入仕后,白居易历侍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五位皇帝,配紫金鱼袋,穿紫色朝服,官至刑部侍郎,封冯翊县候,所以他自称“比类时流是幸人”。

大和九年(835年)九月,白居易改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六十四岁的他只领俸禄不任事,提前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幸运地躲过同年的“甘露之变”。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zheng变发生那天,白居易在洛阳独游香山寺,听闻消息感慨万千,作七律《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唐 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简译:

世事茫茫,福祸难料,当时离开京都长安,我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似的。

事发那天,当我的老同僚们被宦官所害时,我独自一个人在香山上游览。

事发仓促,朝中的官员们遇害时,都来不及像嵇康那般弹一曲《广陵散》;

为求取功名利禄,留在朝中为官招致至杀身之祸,一定很后悔没及早抽身。

虽然身为朝中重臣,却惨遭宦官所害,还不如自甘平庸保全自己来得幸运。

赏析:

白居易九月抵达洛阳任上,十一月二十一甘露事变,有幸躲过一劫,消息传来,白居易感慨不已,遂写下此诗,既是为自己功成身退而庆幸,也是为朝堂的不幸遭遇而惋惜和哀叹。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首联写福祸难料,庆幸自己及早抽身,其实,贬官江州时,白居易就已由兼济天下转为独善其身,对仕途和官职已经不抱热切的期望了。

放逐江州的第二年秋天,白居易就在庐山的香炉峰下、遗爱寺旁,盖起了一幢草堂:三间屋子,两个卧房,四扇窗子,木椅床榻,屏风漆棋,他这位草堂主人,是准备终老于斯的。

并不是白居易有先知先觉的能力,而是他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遭贬江州就是被人构陷所至,所以,他对自己的激流勇退才有了暗自庆幸之喜,躲开了风波,也避免了无妄之灾。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颔联写朝中的同僚老友惨遭不幸,自己因为远离朝堂,从而有幸躲过劫难,此诗后面有记载,事发当日白居易独自一人在香山观光游览。

“白首同归”典出西晋潘岳“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之诗,意年老白头时依然志趣相投,此诗指事发当日李训王涯等四位宰相同时遇害,“青山独往”是说自己独自游香山。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颈联引用典故,说明事发突然,没有回旋的余地,从而进一步阐述自己及早脱身的幸运,以及对遇害的同僚老友给予深切的哀悼和同情。

嵇康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首,被司马昭所害,临刑前从容索琴抚《广陵散》,“牵黄犬”典出《史记 李斯列传》,秦相李斯被奸臣赵高所害,临刑前和其子论牵黄犬逐狡兔的心愿。

因为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早做防范和打算,朝堂才会被权宦把控,所以当危险来临时,就来不及及时避祸,至于那些简单而美好的愿望,自然就成了此生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尾联用典,进一步写朝中君臣的不幸,和自己自甘贫贱全身而退的幸运,脯是干肉片,醢(hǎi)是鱼肉等所制成的酱,曳尾龟即泥中龟。

“麒麟”和“龙”均是比喻朝中君臣,即在“甘露之变”中遇害的李训、王涯等,曳尾龟是为保全自己在泥中生存的龟,暗指诗人自己,此典出自《庄子 秋水》。

写在后面:

唐代中后期,朝堂混乱,宦官擅权,从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被宦官所害,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仇士良杀太子,20年间,共有五位皇帝惨遭宦官毒手。

彼时的大唐风雨飘摇,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党派倾轧、宦官弄权,再也不复昔日的繁荣昌盛,唐文宗即位后决心铲除宦官的势力,就联合宰相李训等策划“甘露之变。”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想以赏甘露为由诱杀仇士良,不料事情败漏,反被其所劫持,参与此事的宰相大臣等无一幸免于难,受株连者达一千多人。

彼时的白居易早已年过花甲,追求知足保和,厌倦官场争斗,洛阳是其人生的最后归宿,此后十年,他再未回过长安,与刘禹锡、裴度等一众老友诗酒唱和,安度流年。

有人说,白居易此诗是对“甘露之变”的幸灾乐祸,其实不然,彼时的唐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他纵然有济世之心,也难以扭转乾坤,更何况,寄身官场的他也屡受排挤。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为什么不远离是非之地呢?退守洛阳,收获幸运,平安终老,白居易算是中晚唐时少有的人间清醒。

参考文献:

刘昫:《白居易传》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忆江南贰拾”即将上市,引发市场“抢夺”热情

    历史解密编辑:白居易酒标签:忆江南,白居易,上市,古风,贰拾

    “旧法依稀传自杜,新方要妙得于陈!”带着酿酒人的初心,白居易酒酝酿了两年的“白居易·忆江南贰拾”,终于要上市了!白居易·忆江南贰拾是由数位大师匠心打造,经历两年的精心打磨才得以问世。不仅在酒质上坚持“酒中仙酒”的严格标准;在外包装设计上更是在瓶身采用鎏金色彩,花边设计,还注有白居易的诗《忆江南》,瓶

  • 白居易《寒食江畔》|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历史解密编辑:榆木斋标签:元稹,诗人,唐朝,白居易,寒食节,紫桐花,寒食江畔,千古名句

    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词赏析: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文:枯木《寒食江畔》【唐】白居易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一生仕宦前期颇受挫折,晚年则顺达,总体来说还算平稳。白居

  • 白居易最“酸”的一首诗,满是羡慕嫉妒恨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白居易,一首,琵琶行,长恨歌,乐府诗,绝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长恨歌》、《琵琶行》、《观刈麦》、《卖炭翁》……白居易的乐府诗给人的印象就是长篇叙事的背诵全诗。怕是很多人在中学时期都曾遭过诗魔白居易的罪。其实我们背诵的这些诗篇最能反映白居易的作诗风格和诗歌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通俗易懂而又优美的语言风格。即使不作乐府诗

  • 白居易酒‖ 一茶一酒一千年,一诗一笺一江湖

    历史解密编辑:白居易酒标签:白居易,陆游,苏轼,李白,陶渊明,陆羽

    一酒一世界酒形似水,而刚烈如火,酒缓天地宽,酒满山河满。醉眼见山河,天地无涯,山河壮丽,目之所及,既是自然,也是人的心神的一种外显。千般饮酒,万种心情。有朋自远方来,略备薄酒,促膝相谈,喝的是相聚的欢愉;人生半在离别中,辞别践行,以酒相送,饮的是离别的愁绪;无论是欢聚还是独处,相聚亦或离别,酒一直是

  • 白居易三首深情“冬至”诗,致家人、情人与自己,祝冬至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白居易,王维,情诗,诗词,长安,湘灵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今天冬至啦,大家。古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朝廷要放假,民间要团聚,照例的习俗有换新衣裳,互相赠送饮食好吃的,互相送祝福等等,完全一派提前过年的气氛。可是有人能团聚,就也会有人寂寞思乡吧。就今天来说,冬至能够团聚的家庭,恐怕也只有子女都在当地工作且工作还不怎么

  • 白居易诗佛双修,看淡世事浮沉,竟成日本全民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璞因挲果标签:李白,唐诗,李杜,看淡,诗人,唐朝,白居易,李商隐,陶渊明,千古名句

    日本人喜欢大唐文化,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唐诗更是大唐盛世的写照,其中更是以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为唐诗文化的巅峰。但是奇怪的是,痴爱唐文化的日本人却对“李杜”不感冒,偏偏独爱诗魔白居易。原因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因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却深蕴哲理,很显然对于汉语作为外语的日本来说,更加亲切友好,也无怪乎白居易

  • 皖北纪事之白居易与湘灵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白居易,邻女,寄远,符离,湘灵,诗人

    白居易与湘灵赵汗青·刘欣华霍子有词曰:城北汴河横亘处,甬桥别业废园。白家故茅无人堪,轶闻真善美,散落汴河边。春燕又来寻旧窝,院外柳纤纤。 晚 唐换了共和天,可怜词赋地,没有好诗篇 。 ——调寄临江仙安徽宿州市 埇桥区 城北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堆”。当地人说是唐朝大诗

  • 白居易最智慧的一首夏日诗,太治愈,如果你能读懂,再也不怕炎热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文学和诗词标签:白居易,消暑,凉生,李白,周邦彦

    夏天,是一个令人烦躁的时节。很热,很闷,很烦躁,很累,很想睡觉,可是,闷热的天气,又无法入眠。曹禹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会逼走人的理智。苦热一直以来,古人就在寻找消暑的方法。比如用竹夫人、吃冰食等等,但是白居易就最特别了,别人用实物消暑,而他用意念消暑。读一读白居易的这首《消暑》诗,你就明白了

  • 白居易一首《对酒》,告诫人们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对酒,诗作,富贵,写诗,唐朝,诗人,白居易,五言诗,千古名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酒文化也是历史悠久。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时在夏朝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几乎与中华文明的时间一致。酒,造就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在古代社会,无论是文人雅客、侠客武士,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都离不开酒。文人雅客以酒会友,对酒当歌,吟诗作赋;侠客武士以酒正义,开怀畅饮,快意恩仇

  • 白居易的身世有玄机,他真是胡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深秋浅巷白衬衫标签:白居易,胡人,进士,宰相,诗人,艺术家,唐朝

    大唐中后期最著名的诗人是白居易,而且他是大唐少有的仕途顺利的诗人,在参加最难的进士考试时,只考一次,他就上榜了,还是当科年纪最小的进士,这很了不起。当时进士科考试要当场作诗的,由此可见白居易写诗的天赋的确极高。白居易的诗歌主要以反映现实为主,最值得推崇的是他的诗歌创作形式,基本上都是一些大白话,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