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京漂”白居易穷尽一生只为买房,首套房靠老妈,结婚住出租房

“京漂”白居易穷尽一生只为买房,首套房靠老妈,结婚住出租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紫芸情感小故事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3/2 6:30:07

白居易一生买了三套房。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说,一套比一套大,一套比一套更豪华。少年坎坷,穷的和我很像白居易出生在河南官宦人家,由于战乱,12岁时投靠南京的叔父,十四五岁时在叔父的资助下,只身游历人间天堂——苏杭,而那时,跟他同岁的刘禹锡已名震天下了。16岁时,白居易鉴于自己的窘况,前去长安谋取功名。其父托旧友顾况照顾一二,同时也希望白居易能在京师混出个名堂来。

才华没法变现,白居易缺的是敲门砖说是旧友,其实很久未曾谋面了!原本友情就不深,这下估计也没剩多少了。白居易初次登门,顾况以为又是哪个穷亲戚上门打秋风了!白居易自报家门,顾况听后调侃一番:米价方贵,居易弗易。意思就是说,我们长安是帝都,一线城市,什么都贵,你这个小地方来的人想要在这居住并非易事!白居易深知自己没什么名气,被轻视也是无可奈何,就没有出言反驳。顾况见白居易不作声,不好意思再打击年轻人的自尊心,就问他,你有什么作品,拿出来给我瞧瞧!而白居易祭出的大作直接给顾况读傻眼了,它就是我们现在人人朗朗上口的《赋得古草原送别》的开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深深被他折服,内心感叹,这等才华,别说长安了,北上广也是随他挑的人才呀!遂改口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意思就是,年轻人,我之前跟你开玩笑的,别往心里去哈!但是,顾况的态度的转变,给白居易很大的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一定可以让他大放异彩。所以,他没有在顾况家过寄人篱下的日子。所以他在京城贫民窟租了个单间。

#2022房企财报季#少年成名,摆脱不了的贫民窟有一次,白居易逛到了市中心,看着巍峨的皇宫有感而发,写下了《王昭君二首》。加上之前顾况的帮忙,白居易在文人圈小有名气。但是高薪工作不好找呀,像李白那样没读完书就凭着仙界诗篇走上人生巅峰的毕竟少数。就像时下,没上完学的天才跟你说,不读书没关系,只要你能闯出名头就行了!谁信谁是傻子。在顾况有限能力的帮助下,白居易到处拜访达官贵人,想在京城谋求功名,但还是处处碰壁。每个月给人抄书写信的钱,既要租房还要应酬,甚至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一年多过去,久居贫民窟的白居易渐渐明白,想要在京城谋得一官半职,光靠诗歌上的名声远远不够,必须走科举考试之路才能取得功名走上仕途。

回家啃老,啃到无老可啃恰巧,此时他的父亲来信让他回家。白居易舍下这点薄名回老家埋头苦读。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的十年除了勤奋读书,努力作诗,白居易竟一事无成。由于他父亲薪俸微薄,白居易没有到正规学堂读书,甚至没有钱去参加科举考试。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小伙子愣是活成了啃老族。直到他爹去世,无老可啃。而和他同年出生的刘禹锡,21岁已经高中进士,取得功名。晚他一年出生的柳宗元则20岁就高中进士。此时27岁的白居易,因为穷到举债度日的地步,才发现自己竟然一事无成。于是,他踌躇再三,还是厚着脸皮又去南京(宣州)投靠叔父了。

脸皮一定要厚搁现在,二十七八岁也老大不小了。乡下老母早就开始托七大姑八大姨来说亲了!但是他们白家有晚婚晚育的传统。你能想象得到吗?白居易父母竟然41岁才结婚。所以到死都没看到而已成家立业啊!但咱们老白此时还是个“孩子”呢,在叔父的帮助下参加了贡试,29岁,再次踏上征程,去科考。白居易在三千学子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而进士及第仅仅17人。白居易获得了敲门砖一块,32岁时被授予官职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校对红头文件的初级文员。至此,白居易总算摆脱了漂泊无依的状态。这时候他的年俸是1.6万钱,相当于现在年薪13.7万。这时候,白居易租房子,他选了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常乐坊,相当于皇城边上,每天散步都能感受皇家气息。

人生第一套房当官后,白居易和元稹成了“闺蜜”。在京城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时候最怕啥?怕啥来啥,她母亲大人要来了。带着买房动资金来啦。城里的房子有多贵?据记载,当时长安5环外,普通大小一套十年房龄的二手房竟要300贯,若不是房主有事,500贯都不卖。300贯咱们可能没概念,换算成黄金就一目了然了!300贯=300两白银=30两黄金而白居易的工资不吃不喝也要攒上20年。所以,白居易不得不在城乡结合部买一套农房。然后自己10天放假的时候骑马回家一趟,花大半天的时间,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可能就不回去了。

升官发财大概就是这样子的35岁,白居易校书郎期满,就退掉了常乐里的单间,和好朋友元稹一同租了永崇里的房子准备晋级考试。36岁,白居易升官啦,做了左拾遗兼翰林学士,月薪25000。房子又换了新昌里。37岁的白居易在母亲以死相逼的压力下和一个同僚的妹妹结婚了,等不到他的初恋湘灵了!其实29岁他中进士之后曾衣锦还乡,偷偷回去看湘灵,极力哀求母亲同意他们的婚事,但是他母亲门第观念极强,就是不同意。38岁他又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相当于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工资再次上调,月薪四五万文,此外还能领到200石禄米,每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白居易租了一所大房子,位于长安南城的昭国里,不再住偏僻地段了。同年,女儿出生,老婆提议买房,但是白居易不同意。说租房子就够了,买房子还得攒钱。白居易40岁时,他母亲因看花坠井去世,白居易归乡守孝三年。归来后,他因一首“赏花”及“新井”诗而被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官至江州。途中路遇四处漂泊的湘灵父女,这对失散的情侣抱头痛哭。

这一年,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40岁,一直未嫁。唐朝有个过人之处那就是地方贵比京官工资高,被贬之后,白居易拿着月薪六七万的高工资到处游山玩水,还花了10万文钱在庐山建了一处无产权房子——庐山草堂。刚需上车,人生真正第一套房被贬以后,白居易又调任忠州刺史,就在苏杭那一块,这期间他一直住在公租房里。50岁。白居易又升官到了京城,官至正五品,此时可谓腰缠万贯,才在新昌里买了一栋紧凑型小房子。因此白居易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大意是:这个房子户型不够宽敞,交通不够便利,构造也不好,想要栽种花草点缀院落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改造。可能是着急满足居住需要,也可能是图便宜,上车之后才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

淡泊名利,养老之需小房子才住3年,白居易当上了太子太傅,上班的地方换到了洛阳。53岁的白居易就开始筹谋自己退休的事了,现在老婆孩子都有了,初恋再也遇不到了,手上也有钱了,社会地位也够了,是该好好享受生活了。于是他就拜托中介给他找一个满意的房子,有花园,带院子,重点是一定要宽敞。买到了柳宗元岳父的老宅,这才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时刻。57岁后就再也没离开过洛阳。

标签: 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柳宗元李白长安

更多文章

  • 冬至, 白居易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脍炙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丹妮讲体育标签:白居易,杜甫,月夜,王维,诗词,诗人

    别离,是古典文学中永恒而常新的主题。驿站馆舍,连同它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因为其独有的功能,而被百代文人写入诗句,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倘若那些迁客骚人在羁旅途中又恰逢佳节,尤其是岁末除夕,独居孤馆的那份滋味,更是可想而知矣。白居易宦游河北,时值冬至,正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和节气之一,年根儿临近,自己

  • 白居易《村夜》: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村夜,李煜,诗人,唐朝,白居易,望野田,荞麦花

    前言:“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沙振羽,至有情味。”,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仿佛情景再现,又想起了小时候初秋的夜晚。灯下,和妈妈一起把早熟的芸豆角穿成串,挂在窗外的屋檐上,那是妈妈为来年播种留下的种子,窗外月色如水,秋虫在草丛里此起彼伏地鸣唱。可是,这样恬淡的秋夜,在妈妈过世后,却

  • 晚年白居易:贪恋好色、姬妾成群、放荡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年代回忆标签:白居易,元稹,李白,刘禹锡,杜甫,长恨歌

    晚年的白居易最喜欢15岁的小女孩,姬妾养到18岁就要换一批。年少时,白居易是个痴情人,与邻家女孩青梅竹马,却没有结果;中年时,娶了同事的妹妹,却还在惦记着心头的白月光;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放浪形骸,不断纳妾,成了后人眼中的好色老头。这个写出《长恨歌》的男人,了解了他那场烂俗且虐心的初恋,也许会改变你

  • 白居易梦见死去的好友,起床后写下一诗,不料竟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诗人,颈联,尾联,梦中,唐朝,白居易,千古名句

    友谊,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它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如同一束永不散去的阳光,温暖人生的寒冬;如同一座永不倒塌的城堡,慰藉失意的人们……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就是如此,以至于元稹去世多年后,白居易经常梦到他。有一次,白居易又梦见死去的元稹,起床后写下一首诗,不料竟成

  • 白居易一首《大林寺桃花》表现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盛开,唐人,春天,诗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四十六岁那年,当时他因越职言事,受到朝廷当权者的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所谓司马大概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辅佐或者副手,但是被贬官员往往是有职无权。所以,这个时期的白居易应该是有志难伸,英雄无用武之地,生活相对是比较苦闷的。好在,他有乐天性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在生活中寻求

  • 白居易最惊艳的一首绝句,年年入选小学课本,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暮江吟,名句,白居易,残阳,绝句

    说到白居易,大多人的印象是其作诗语言浅俗,通俗易懂,题材更贴近生活写实。事实也确实如此,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歌诗合为事而作”。因而他作诗往往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比如他的《卖炭翁》、《观刈麦》、《琵琶行》、《长恨歌》等等虽都是篇幅较长的诗,但语言都很浅白易懂,读来毫无滞涩。就连作律诗绝句

  • 白居易看到山中盛开的桃花, 写了一首小诗, 短短四句, 却意境深邃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盛开,长恨,春光,诗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如同他的名字“乐天”一样,是个心胸豁达、天性乐观的人。不过人生总有不如意,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应该是他入仕以来真正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他怀着极度失意的心情到了江州,令他惊喜的是这里虽然远离京城长安,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风景绝美的庐山,还有滚滚东流的长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被称为其成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李白,萋萋,李贺,孟郊,杜甫,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赋得古原草送别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的压力有所缓解,因而可以抽出时间来学诗习词。学习过程中,个人多少有一点体会。古代诗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很有天赋的诗人,譬如李白、李贺等,其突出特点就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佳句叠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种就是舍得下苦功夫的诗人,譬如:孟郊、贾岛等,其突

  • 白居易写一首诗考高僧,对方淡定回复28个字,白居易: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高僧,禅师,僧人,元稹,诗考,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

    ——唐诗如月,照亮生活。文/空青佛教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也就是西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经过两汉的发育,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乱世的生长,到隋唐之际,佛教之思想在东土,尤其是文人群体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唐代对待宗教整体上较为平衡且宽松,文人墨客与道士、僧人之间的交流往来亦是络绎不绝。与之相对的,唐朝

  •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词大会上有51人答错,蒙曼:真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蒙曼,诗人,白居易,杨玉环,唐玄宗,琵琶行,时代片,真没想到,诗词大会,千古名句,长恨歌(电影)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词大会上有51人答错,蒙曼:真没想到“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此为白居易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自嘲。白居易一生犹爱诗文,每天都保持着诵读与抄写诗文的习惯。长此以往,由于过度诵读与抄写,他的舌头生了疮,手指也长满了茧,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对诗歌的热爱。也正因为白居易对诗歌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