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延迟退休”引发的政坛地震,让白居易和杜牧老死不相往来

“延迟退休”引发的政坛地震,让白居易和杜牧老死不相往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看鉴人文历史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4/1/17 8:33:23

  夫80后,未及义务教育之免费,不见高等学校之分配。

  但房价的高杠杆你没躲过,还和诸多90后一起迎来了“延迟退休”的时代。

  本身,35岁焦虑期已经越发严重,还要继续苟到65岁。

  一想到我们过60大寿,还要跟领导请假,就不由自主苦笑了起来。

  01

  古人也有延迟退休

  其实,延迟退休在古代就已经存在。

  不过,事先说明一下,古代大部分百姓日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都在劳作,也无所谓退休不退休,他们真正退休的时候或许是人生暮年。

  古代辛苦耕作的农民,源自网络

  退休,主要针对的还是朝廷内部的官员。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

  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就是年老不再使用。

  不过,有些人退休后还会被返聘,尤其是高级官员,很可能会死在任上。

  告老还乡的官员,源自网络

  北魏龙兴之时,拓跋珪慧眼识珠,提拔了一个叫罗结的人,罗结在日后北魏的建国中出力很多,因此官位也不断上升。

  到了太武帝拓跋焘的时期,委任已 107 岁的罗结为“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罗结一直干到 110岁时才退休。

  他在退休后仍未能闲着,还得为朝廷出谋划策,活到了120岁。

  这个例子,不具备参考价值,以120岁的高龄去世,那即便他80岁才出山,也算少年得志。

  罗结像,源自网络

  况且,古代没有影像资料,单凭文字无法证明罗结能活到120岁。

  最大的可能是,罗结在遇见拓跋珪的时候,谎报了年龄。

  还有就是,北魏史官为了搞一个大新闻,听风就是雨,毕竟罗结这种年龄如果属实,那可是国家最大的“祥瑞”。

  所以,唐朝就特别注重黄道十二宫中“寿星”的观测,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引发了白居易和杜牧的不快。

  黄道十二宫,源自网络

  这个导火索就是杜牧的祖父杜佑被延迟退休。

  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宰相,在巩固边防、增加朝廷财政层面还做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更何况杜佑本身还是个大诗人、史学家。

  无论在政坛还是文坛,杜佑都有话语权,更何况他还蛮会做人,王叔文当初搞改革,想拉杜佑下水,杜佑世故地拒绝,也没有被事后贬官。

  杜佑,源自网络

  这样一个知进退、有能力的人,皇帝自然颇为仰仗,所以当杜佑72岁请求退休的那一年,唐宪宗毫不意外给拒绝了。

  02

  白居易嘲讽不退休的杜佑

  面对皇帝的挽留,杜佑自然不好拒绝,况且,唐朝的官员一旦退休,相应地权力也就没了。

  最重要的是,因为中晚唐之后连连战争,国库亏空巨大,在实际操作中官员致仕,都是“非有特敕,例不给俸”。

  于情于理,杜佑延迟退休,都是很正常的选择。

  但这引起了一个大诗人白居易的不满,虽然杜佑有皇帝挽留在先,但白居易却认为,杜佑就是恋栈权力。

  白居易,源自网络

  白居易在《不致仕》中写道“: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这还不算最狠的,白居易甚至借天象说事儿。

  他在《司天台》中这样写:“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北辰就是紫微星,也就是北极星,相当于皇帝。

  北极星,源自网络

  瑞星﹑妖星﹑流星﹑客星射入象征三公的三台,代表朝中高官尤其是宰相团队是有问题的。

  同时,三台总共有六颗星,如果君王孱弱,那么上阶的两颗星逼近,星光昏暗;

  王公诸侯都将背叛天子,率领军队发动战争,那么中阶的上星呈现红色。

  外夷前来入侵,边境的郡国骚动恐慌,那么中阶的下星稀疏,横向排列,呈现白色。

  大熊座ι、κ;λ、μ;ν、ξ就是三台星,源自网络

  卿大夫废弃正道,趋向邪路,那么中阶的下星稀疏而呈现红色。

  白居易其实指出,天下大乱,皇帝没问题,就是被杜佑这帮宰相蒙蔽了。

  面对恐怖的天象,杜佑只会报喜不报忧,将象征祥瑞的庆云、寿星告诉皇帝。

  古人有“中台星坼,三公须避位”之说,白居易直接表明了让杜佑下野的想法。

  如果说,《不致仕》是白居易对整个中唐政坛,高官贪慕名利做出的愤慨,还算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

  唐宪宗,源自网络

  那么,借助天象,含沙射影嘲讽杜佑,就有点小家子气了。

  除了杜佑有皇帝的挽留,人家也是能帮朝廷解决问题的。

  加上白居易参加了“永贞革新”,估计对当年杜佑的拒绝耿耿于怀,而借助杜佑“延迟退休”进行舆论打击,就理所当然了。

  但白居易对杜佑的嘲讽,却让杜佑的孙子杜牧记在了心里。

  03

  杜牧的反击

  白居易比杜牧大差不多30岁,但两人有共同的年代交集。

  不过,却丝毫没见过两人的唱和,并且杜牧在不同场合都在发泄对白居易的不满。

  杜牧,源自网络

  白居易由于早年颠沛流离,跟下层人民接触较广,所以他的诗歌浅白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传播也较广。

  但杜牧出身京兆杜氏,且有爷爷杜佑的护佑,他创作就带有精英和贵族视角,凡事要追求一个雅字。

  身为后辈儿的杜牧并没有给白居易面子,就如同当初白居易不给杜佑面子。

  两人,还因为另一个大才子加深了恩怨。

  杜牧在池州担任地方官的时候,遇见了张祜,张祜一首《何满子》冠绝宫词之首。

  张祜,源自网络

  杜牧和张祜相谈甚欢,杜牧讶异张祜如此才华为何仕途不顺,张祜就讲到了自己被白居易冷落。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张祜与另外一名诗人徐凝,均拜访白居易,希望以头名举人获选进京参加进士考试。

  结果在进行诗文考评时,白居易评徐凝为第一,张祜屈居第二。

  徐凝,源自网络

  张祜性情狷介,在白居易这里遇阻之后,遂放弃求仕之路,终生以处士自居。

  白评徐凝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胜过张祜,这个评价甚为后人所诟病。

  苏轼去庐山见某寺中有李白和徐凝的诗,曾赋诗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认为徐凝的诗乃是恶诗,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也曾就此事为张祜鸣不平。

  接着唐宪宗死后,令狐楚向即位的唐穆宗推荐了张祜,但唐穆宗却不太知道当时的张祜,就向时任宰相的元稹咨询。

  元稹,源自网络

  因为政坛党争,元稹和令狐楚不太对付,他对皇帝说“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并以录用张祜可能导致天下“风教”沦丧,加以阻挠。

  都知道,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杜牧仍旧把这笔账记在了白居易头上。

  杜牧写了一首《登池州九峰寄张祜》诗,极力发泄对白居易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对好友张祜进行安慰: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04

  延迟退休不得法问题很严重

  因为延迟退休,引起政坛地震,又让两位大诗人老死不相往来。

  可见,这件事处理不好,是很严重的。

  宋代规定,官员退休后领半薪,所以这个问题不太明显。

  退休后的王安石接见苏轼,源自网络

  到了明朝,尤其是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官员退休后仍旧有赚钱路子。

  正德年间的首辅李东阳退休后,就兼职给人写文章。

  李东阳倦怠的时候,老婆只要一提醒这家人给的价钱高,马上就来了精神。

  不过,仍旧有延迟退休的官员,比如元朝的郭守敬,他的专业能力无可替代,所以屡次申请退休,也被朝廷挽留。

  郭守敬,源自网络

  像科学家、太医这些人的延迟退休,没有什么争议,毕竟是特殊人才。

  从古至今来看,该退休就退休仍是主流,至于如今的解决办法,可以学学唐宋。

  先让那些主张延迟退休的专家、学者们,领半额退休金,或者干脆别领,因为他们大可以学李东阳。

  专家、学者们如果有意见,认为李东阳不是谁都可以做,那我倒反问一句,凭什么延迟退休的后果,只要我们年轻人承担?

  你不为我考虑,还指望我为你考虑?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更多文章

  • “京漂”白居易穷尽一生只为买房,首套房靠老妈,结婚住出租房

    历史解密编辑:紫芸情感小故事标签: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柳宗元,李白,长安

    白居易一生买了三套房。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说,一套比一套大,一套比一套更豪华。少年坎坷,穷的和我很像白居易出生在河南官宦人家,由于战乱,12岁时投靠南京的叔父,十四五岁时在叔父的资助下,只身游历人间天堂——苏杭,而那时,跟他同岁的刘禹锡已名震天下了。16岁时,白居易鉴于自己的窘况,前去长安谋取功名。其父

  • 冬至, 白居易写下一首诗, 千年来脍炙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丹妮讲体育标签:白居易,杜甫,月夜,王维,诗词,诗人

    别离,是古典文学中永恒而常新的主题。驿站馆舍,连同它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因为其独有的功能,而被百代文人写入诗句,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离情别绪。倘若那些迁客骚人在羁旅途中又恰逢佳节,尤其是岁末除夕,独居孤馆的那份滋味,更是可想而知矣。白居易宦游河北,时值冬至,正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和节气之一,年根儿临近,自己

  • 白居易《村夜》: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村夜,李煜,诗人,唐朝,白居易,望野田,荞麦花

    前言:“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沙振羽,至有情味。”,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仿佛情景再现,又想起了小时候初秋的夜晚。灯下,和妈妈一起把早熟的芸豆角穿成串,挂在窗外的屋檐上,那是妈妈为来年播种留下的种子,窗外月色如水,秋虫在草丛里此起彼伏地鸣唱。可是,这样恬淡的秋夜,在妈妈过世后,却

  • 晚年白居易:贪恋好色、姬妾成群、放荡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年代回忆标签:白居易,元稹,李白,刘禹锡,杜甫,长恨歌

    晚年的白居易最喜欢15岁的小女孩,姬妾养到18岁就要换一批。年少时,白居易是个痴情人,与邻家女孩青梅竹马,却没有结果;中年时,娶了同事的妹妹,却还在惦记着心头的白月光;到了晚年,白居易更是放浪形骸,不断纳妾,成了后人眼中的好色老头。这个写出《长恨歌》的男人,了解了他那场烂俗且虐心的初恋,也许会改变你

  • 白居易梦见死去的好友,起床后写下一诗,不料竟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平酱文史标签:元稹,诗人,颈联,尾联,梦中,唐朝,白居易,千古名句

    友谊,是一种珍贵的情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它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如同一束永不散去的阳光,温暖人生的寒冬;如同一座永不倒塌的城堡,慰藉失意的人们……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就是如此,以至于元稹去世多年后,白居易经常梦到他。有一次,白居易又梦见死去的元稹,起床后写下一首诗,不料竟成

  • 白居易一首《大林寺桃花》表现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盛开,唐人,春天,诗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四十六岁那年,当时他因越职言事,受到朝廷当权者的迫害,被贬为江州司马。所谓司马大概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的辅佐或者副手,但是被贬官员往往是有职无权。所以,这个时期的白居易应该是有志难伸,英雄无用武之地,生活相对是比较苦闷的。好在,他有乐天性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在生活中寻求

  • 白居易最惊艳的一首绝句,年年入选小学课本,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暮江吟,名句,白居易,残阳,绝句

    说到白居易,大多人的印象是其作诗语言浅俗,通俗易懂,题材更贴近生活写实。事实也确实如此,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歌诗合为事而作”。因而他作诗往往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比如他的《卖炭翁》、《观刈麦》、《琵琶行》、《长恨歌》等等虽都是篇幅较长的诗,但语言都很浅白易懂,读来毫无滞涩。就连作律诗绝句

  • 白居易看到山中盛开的桃花, 写了一首小诗, 短短四句, 却意境深邃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盛开,长恨,春光,诗人,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如同他的名字“乐天”一样,是个心胸豁达、天性乐观的人。不过人生总有不如意,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应该是他入仕以来真正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他怀着极度失意的心情到了江州,令他惊喜的是这里虽然远离京城长安,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风景绝美的庐山,还有滚滚东流的长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被称为其成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李白,萋萋,李贺,孟郊,杜甫,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赋得古原草送别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的压力有所缓解,因而可以抽出时间来学诗习词。学习过程中,个人多少有一点体会。古代诗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很有天赋的诗人,譬如李白、李贺等,其突出特点就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佳句叠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种就是舍得下苦功夫的诗人,譬如:孟郊、贾岛等,其突

  • 白居易写一首诗考高僧,对方淡定回复28个字,白居易: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高僧,禅师,僧人,元稹,诗考,唐朝,诗人,白居易,千古名句

    ——唐诗如月,照亮生活。文/空青佛教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也就是西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经过两汉的发育,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乱世的生长,到隋唐之际,佛教之思想在东土,尤其是文人群体中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唐代对待宗教整体上较为平衡且宽松,文人墨客与道士、僧人之间的交流往来亦是络绎不绝。与之相对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