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风华正茂:探究唐宋诗词名家孟浩然的人生和诗歌创作

历史风华正茂:探究唐宋诗词名家孟浩然的人生和诗歌创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潮汕小桀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4/1/21 3:48:26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淡雅、含蓄婉约著称。他与王之涣、李商隐、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孟浩然生于陇西(今甘肃省陇西县),出身世家,曾经担任过官职,但他的志向并不在官场,后来辞官归隐,过着田园诗人的生活。他的诗作主题多以田园山水、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为主,抒发出诗人清新淡泊、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内心感受。

以下是孟浩然的一些著名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登高》

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逢李龟年》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孟浩然之广陵》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高》

以上是孟浩然的一些代表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诗歌风格,为我们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更多文章

  • 瀛奎律髓68·卷23闲适类,孟浩然闲适诗中的不甘与苦涩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孟浩然,瀛奎律髓,王维,张九龄,过故人庄,方回

    前言方回在这一卷里,前面几首都是王维的作品。王维晚年时半官半隐,拿着丰厚的朝廷俸禄,实现了财务自由,是真正的闲适。王维“晚家南山陲”(乾元元年,758年)的那年,孟浩然已经作古18年了。孟浩然中年出山求仕,但是一无所得。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二人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方回选录了三首孟浩

  • 孟浩然拍马屁找工作的诗,竟然成千古绝唱!这就是他做隐士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隐士,李白,杜甫,唐朝,孟浩然,王昌龄,张九龄,唐玄宗,艺术家,千古名句

    孟浩然被认为是唐朝的著名的隐士,著名的田园诗派的宗师级的人物。想当年,孟浩然作为著名的隐士,在襄阳隐居,引得多少人为他心驰神往啊。谁也不服的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他公然宣称自己“出柜”了,就爱孟浩然一个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

  • 他是李白的偶像,一手王炸却打成烂牌,一口气看完孟浩然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孟浩然,李白,张九龄,王维,唐玄宗,贺知章

    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贵的家庭,是孟子的33世孙,殷实的家境不但让他有着任性的资本,同时也给了他良好的教育环境。公元706年18岁的他刚参加襄阳县试便高中榜首一战出名,按照当前的剧情发展来看,孟浩然这不就是拿了男主剧本吗?按照男主视角接下来应该是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然后迎娶佳人啊!可现实毕

  • 李白:无孟浩然踏实,少王维忍耐,缺颜真卿血性,为何成盛唐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能静居主人标签:李白,王维,孟浩然,颜真卿,杜甫,高适

    撰文|赵立波题记:李白的悲剧在于,没有孟浩然求职的踏实与抗挫,缺乏王维的迂回与耐力;没有颜真卿的视死如归的血性,然而大唐诗人第一把交椅非他莫属,只因为他的才华无人可及。公元701年2月8日,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出生,由此成了盛唐气象最光彩的代言人 。时至于今,李白不再单属于大唐,而是属于我们中华

  • 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孟浩然,菊花,诗词,诗人,桑麻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作者:蘅苒半卷诗书一窗月(HY-chuyu1)原创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

  • 《春晓》作者是杜甫还是孟浩然?教辅书这都弄不明白,真害人不浅

    历史解密编辑:小当家的教育标签:杜甫,孟浩然,春晓,曹文轩,李白

    当学生长大一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家长就操碎了心,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网友说教育越来越内卷,甚至从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会给孩子渗透知识。给孩子放故事、古诗等,好让他们能有个印象,如果是从胎教就开始做起的话,那就更卷了,家长们也真是操碎了心。这也是为了学生以后着想,家长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况且启蒙教

  • 孟浩然的摆烂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唐玄宗,杜甫

    盛唐时期知名诗人“孟浩然”这个IP亦算响亮。说起庾开府、鲍参军,可能很多人并未听过他们的名字,但是孟浩然,从现代知名度上来说,应是仅次于李白、杜甫的顶流人物了。然而,这样一个人物并未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选择摆烂半生,最终落得布衣终身、死亦荒唐的结果。躺平的前半生孟公40岁之前几乎都在老家襄阳,从少

  • 《千家诗》143 孟浩然《春晓》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孟浩然,春晓,王维,王昌龄,千家诗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春晓》,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你肯定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反正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这首诗。当时是我们老师给我们讲的,我的唯

  • 杜甫与孟浩然这两位大诗人,一个死于吃牛肉,一个死于吃鱼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杜甫,唐朝,诗人,孟浩然,王昌龄,唐玄宗,千古名句

    一个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被后人誉为“诗圣”;一个浪迹天涯,表达对山水的热爱,被后人称为“山人”。杜甫和孟浩然的人生轨迹和诗风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是因食而死,杜甫是吃牛肉而死,孟浩然是因吃鱼而死。唐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住在湖南耒阳。 ,他只好委身于此,等洪水退去再做打算。耒阳县令聂大师知道后

  • 徐达、孟浩然等名人,均是“疽发背而亡”,“疽”到底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大师兄讲段子标签:孟浩然,徐达,范增,刘表,项羽

    古代的人大都不长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发达。无论是看古代小说比如《红楼梦》,还是古装剧比如《甄嬛传》,里面不乏各种贵人、小姐因得风寒或者肺痨等疾病去世,但这些在古代的大夫看来束手无策的疾病,放在现代也没那么可怕。今天笔者想解读的疾病来自古语“疽发背而亡”。“疽发背而亡”“疽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