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出门闲逛,写下一首赞美苏州美景的名篇,堪称经典之作

白居易出门闲逛,写下一首赞美苏州美景的名篇,堪称经典之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刘玲子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3/12/12 20:37:14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写在前面: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杭州刺史任职期满,临别依依,作《别州民》抒发自己对父老乡亲盛宴送别的感激之情。

同年五月,白居易被委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抵达洛阳,并在履道里置宅安居,历经多年漂泊,彼时,已经知天命之年的他是打算终老于此的。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宝历元年(825年)春,一纸诏令,又将时年已经55岁的白居易送到了苏州刺史的任上。

虽不情愿,可君命难违,他还是如期抵达苏州,和在杭州时一样,他带领苏州百姓疏浚河道,修筑河堤,对农田水利和交通便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月三日闲行》即作于其任苏州刺史期间,宝历二年(826年)正月初三,寓居郡斋的他出门散心,写下这首赞美苏州美景的名篇,堪称经典之作。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唐 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简译:

黄鹂巷口,枝头的黄莺叽叽喳喳叫个不休,乌鹊桥下,河面的冰即将消融殆尽。

河水带着新绿的浪花,欢快地翻滚着,苏州每座桥的桥梁上,都有红色的围栏。

鸳鸯扑扇着翅膀,在水中嬉戏,堤上杨柳转青乏绿,千万条柔软的枝条低垂着。

试问,这春天究竟是什么时候到来的?原来,就是从正月初一到初三这几天啊。

赏析:

白居易来苏州并未携带家眷,春节的时候,刺史府里的人都回家团圆了,只有他寓居郡斋,百无聊赖,独自漫步在苏州城的街巷里,看到满眼春光,不禁触景生情,遂写下这首具有“诗史”意义的经典名作。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此诗的前两句写春天将至的景象,鸟儿欢唱,河冰消融,新年刚过,春天的气息就无所不在,一切都像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充满了无限生机。

“黄鹂巷”是苏州街道的巷子名,“乌鹊”即是河名也是桥名,乌鹊桥是苏州城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春秋时期,穿街过巷漫步桥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闲行之意,恰似闲庭信步,没有目的,全凭兴之所至。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三、四句写闲行所见,离开苏州十三年后,在写给刘禹锡的和诗中,67岁的白居易曾经这样描述苏州城水多:“水国多台榭,吴风管尚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杜甫的《客至》,见其“舍南舍北皆春水”之句,甚觉浣花溪春水浩荡,可当看到白居易笔下的”东西南北水”时,才知道苏州才是真正的水国,而在这座城市中,其桥梁建筑也绝不止于“三百九十桥”之多。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五,六句写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水新池满,因为草木返青,河水才会泛绿,彼时,冰雪消融,春水初涨,鸳鸯戏水,杨柳拂风,映入诗人眼帘的,皆是清丽的春光。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前四句写春天将要到来的迹象,五、六句则写春到人间,结尾两句解开心中疑惑,惊喜之情皆是溢于言表:急景流年真一箭,也不过两三天的光景,春天就已经遍布人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此诗和《钱塘湖春行》一样,都是描写苏杭美景的佳作,语言平易浅显,清新自然,即景寓情,有轻松喜悦,也含些许失意。

写在后面:

“七里山塘到虎丘”,疏通河道,堆泥筑堤,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白居易在苏州开凿的这条河名为山塘河,河北建路,因为全长七里,所以又称“七里山塘”。

前年五月到任,次年九月因病罢官,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改善了苏州的水陆交通和农田灌溉问题,为当地百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政绩斐然。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其实,白居易这个苏州刺史当得并不开心,因为彼时的他早已厌倦官场,更渴望摆脱烦人的俗务。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贬官江州后,白居易兼济天下的抱负就逐渐减少了,他在意更多的,则是知足保和。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可尽管如此,身为一方父母官的他还是不忘初心,竭尽全力地造福地方,就像这个春天,总会有出其不意的惊喜……

参考资料: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房:《白居易传》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用浅显直白的文字,写出令人深思的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自说文史标签:杜甫,诗歌,李白,歌诗,诗人,唐朝,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像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可能包括历史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大唐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他叫白居易。在说到白居易时,老师总是反复强调白居易的创作理念,那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年我还小,没有经历社会,也不懂诗词歌赋,甚至也不知道这话的意思,所以对这句话并没有真正理解,只知

  • 白居易的十五首小诗 ,每一首都很经典,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杨柳,苏轼,诗人,诗即,小诗,唐朝,白居易,艺术家,问刘十九

    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他是矛盾综合体,前半生锋芒毕露,后半生纵情山水……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

  • 白居易一首“鸟”诗,写出了生命的平等和可贵,建议入选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杜甫,李白,诗人,唐朝,白居易,卖炭翁,千古名句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朝诗人那么多,白居易其实比大多数诗人都过得好,除了仗义执言要求严惩杀害武元衡的凶手那一次被贬江州之外,他的一生算得上是顺风顺水。乐天好命,得意于一切名利他自己看得明白,想得清楚,活得通透。在那个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党争夺利的王朝,他不是没有想过直言敢谏、宁折不

  • 白居易晚年时前前后后共在家中养了33个家妓,堪称“诗坛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白居易,元稹,在家中,樊素,诗坛

    “乐天兄,你好生快活!”白居易晚年时前前后后共在家中养了33个家妓,堪称“诗坛之最”。他的好兄弟元稹在登门造访时感叹不已。白居易年少时,他曾与邻居之女湘灵相恋,但湘灵家十分贫穷,白居易其母认为二人门不当户不对,便始终不同意二人的婚事。而在古时又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大,所以二人迟迟没有成婚。但白居

  • 白居易十首经典七绝,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历史解密编辑:袁飞说科普标签:元稹,盛开,诗人,惜花,长恨,唐朝,白居易,千古名句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主要描写了曲江池畔秋天的美景。当夕阳西下,一道柔和的余晖照射在江面上。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江水看上去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橘红,煞是美丽。此处的“瑟”与“红”,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

  • 唐代大诗人官位排行榜:李白八品杜甫六品,白居易太子太傅二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遗失的真相标签: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卢照邻,千古名句,唐代大诗人

    先拿初唐四杰来说,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分别是七品,九品,六品,七品!就连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都是有官职官衔在身的,其中李白曾任门下省左拾遗,江淮兵马都督府从事,位居八品,一生狂傲的诗仙李白并没有摆脱生不逢时的命运,最终郁郁不得志的他决定辞官而去!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

  • 白居易:诗酒一生江湖行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苏轼,元稹,杜甫,韩愈,诗人,唐朝,白居易,唐宪宗,千古名句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旗手,与元稹并称“元白”。他们的诗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用朴素的词汇反映民生疾苦,一改盛唐诗歌的浮华藻饰。历史上,开辟新文风的文学家不止白居易。屈原创立新诗体“楚辞”,用楚地的神话和方言,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篇章。梁武帝创作“宫体诗”,以繁缛的文辞开启了述写宫廷生活的潮流。韩愈发

  • 唐宣宗写下悼亡诗缅怀白居易,意外成了绝世名篇,惊艳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唐宣宗,白居易,唐宪宗,唐武宗

    大唐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荣光,可谓照亮了整个世界。由长安通往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将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四海,世界各地的使臣、客商、僧侣等等纷沓而至。而当他们进入大唐的领土之后,看到一片繁华的车水马龙,无不由衷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一曲盛唐之歌,不

  • 一天一首古诗词唐诗,白居易《秋雨夜眠》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秋雨夜眠,白居易,萧瑟,一首,诗词,唐诗,古诗词,艺术家,唐朝

    《秋雨夜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秋雨夜眠音频:00:0006:0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仿佛一整个秋天的夜晚,都带着寒凉与冰冷,安闲自在的恐怕只剩下“我”这个体弱多病的老翁吧。灯火熄灭后,才迟迟躺

  • 白居易11岁时遇到初恋,被母亲多次阻拦,单身等到37岁,最终无果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白居易,初恋,歌妓,杨氏,湘灵

    “诗王”白居易晚年,竟以圈养家妓为乐,喜新厌旧,家中莺莺燕燕居然100多人,60多岁依然乐此不疲……白居易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学习刻苦,聪慧过人,考取功名踏足仕途后,官居三品以上。其文采斐然,诸多佳诗名作被后人津津乐道。白居易11岁那年,正好赶上战争,父亲决定一家人搬到一个叫“符离”的地方暂居。邻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