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成·其二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
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都是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贯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注释
1.从容:不慌不忙。
2.觉(jué):醒。
3.静观:仔细观察。
4.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5.淫:放纵。
6.豪雄:英雄。
赏析
理学大儒程颢是一位崇佛之士。二程所推行的三功夫即“静坐”、“用敬”、“致知”,便是从佛门的“戒”、“定”、“慧”衍学而来。程门立雪的故事,也是从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的逸事中得到启发的。
本诗信手拈来,皆成章句,理趣斐然,而又不减诗兴。首句描写诗人的闲适从容,日日安眠皆不觉晓,直至红日三竿。颔联、颈联采用工整的对仗,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的大道。天地万物无不自在自得,四时更迭也处之泰然。三句的“静观”与四句的“佳兴”均为句眼。大道无形,然而却广布于渺宇之间;世事的风云变幻,无不是道的再现。当一个男儿达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他就成了人间的大丈夫了。
程颢一生中作有不少禅诗。《题淮南寺》亦为表现禅宗超尘脱俗、随缘任运的佳作:“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而一首《秋月》,更是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作者简介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调鄂鄠县主簿。熙宁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贬为镇宁军签判,知扶沟县。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是有名的理学家,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与其弟程颐合称“二程”。二人创立的学说,世称“洛学”,是理学中的重要派别。曾在洛阳讲学十余年。著作有后人所辑《二程遗书》。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