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千家诗》116《夏日》张耒 |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 访问量:1745 更新时间:2023/12/30 19:05:17

夏 日

·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

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

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注释:

  1. 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

  2. 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

  3. 落落:稀疏的样子。

  4. 嘈嘈:杂乱的声音。

赏析:

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首联、颔联诗歌描写的是燕雀、蝴蝶、蜘蛛等的动景: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这里诗人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

颈联描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

尾联直抒胸臆: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我现在只想做个樵夫或渔翁过完这一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由衷赞许。诗人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希望到老能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生活,进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反感,不与世间相争的高洁。

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作者选取远离官场的农村夏日景象,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表明了他们的祥,表现出农村的“风日清”;而农村的“风日清”正反衬出官场的污浊难耐。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作者的心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心已静极。全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

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标签: 夏日千家诗月影燕雀诗人

更多文章

  • 晁补之:心中有梅,眼中方得见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边边标签:晁补,中香,梅香,梅花,桃花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图文原创:人生边边欢迎转载,谢绝抄袭01骨相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这段论述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世间皮相美者不多见,骨相美者更是罕有。皮囊与灵魂,就这样清晰地被界定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用同样的准

  • 经典古文 |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晁补,新城游北山记,苏轼,宋神宗,诗词,鸡肋集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天清而明: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地深而幽: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这篇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画面感极强,景物幽深之处,如同身临其境。语言简洁精炼,恐怖氛围烘托得尤其突

  • 晁补之一首《忆少年·别历下》,在不舍中感叹世事无常,年华易逝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诗词,苏轼,宋朝,唐朝,刘禹锡,陶渊明,晁补之,古典乐,世事无常,唐宋八大家,忆少年·别历下

    对于“苏门四学士”的诗词,前段时间陆续学习了不少,但唯独没有学习过晁补之的诗词。究其原因,大概就是从众心理所致。现如今,网络上流传很多秦观、黄庭坚的诗词,张耒稍微逊色,但也有一部分拥趸,唯独晁补之显得悄无声息。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晁补之竟然是我们山东老乡,今山东菏泽巨野人。他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

  • 吴越王写给妻子的信,被晁补之写进诗里,七个字堪称情书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吴王,唐朝,朝代,宋朝,吴越国,吴越王,晁补之,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问起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顺序,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朝代歌。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朝代历史,就这么简单概括了。其实每个朝代更迭之间,都有一段过程。尤其是唐宋之间,更为错综复杂。907年唐朝灭亡到960年宋朝建立,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五代轮番上阵,十国也跃跃欲试。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如此快

  • 晁补之的一首游子伤别之作,此词篇幅虽小,但感情的份量却很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杨柳,苏轼,离别,陈迹,唐朝,刘禹锡,晁补之,王安石,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祖籍济州巨野。宋神宗元丰二年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著作佐郎等职。崇宁二年罢官归隐。晁补之少年得志,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羁宦生活与田园景物,颇有苏轼遗风。有《鸡肋集》,词集《晁氏琴趣外篇》。哲宗绍圣二年,晁补之被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他告别

  • 本周38篇作品上榜,晁补之《踏莎行》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打卡,诗人,唐朝,踏莎行,钢笔字,晁补之,古典乐,诗歌精神

    上一期的钢笔字练字打卡的作业,是晁补之的《喜朝天·踏莎行》,这里顺便提两个知识点,首先作者的晁补之,这个字发音是chao2,水浒里有个晁盖。第二,词牌名,踏莎行,不是sha是suo...喜朝天・踏莎行/宋・晁补之 众芳残。海棠正轻盈,绿鬓朱颜。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殷。谁与将红间白,采熏笼、仙

  • 马植与宋辽金关系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钦点历史标签:辽朝,金国,金朝,宋辽金,燕云地区,五代十国,马植(唐朝)

    马植是宋辽金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灭燕之策”引起了宋辽关系的巨变,为后来的宋金战争埋下了伏笔。通过研究马植的生平经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北宋末年宋金、宋辽关系的概况。马植与宋辽关系的变动1 辽朝对燕云地区汉人的统治燕云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带,但在辽朝时期,燕云地区的汉人并不受到重视。辽朝对

  • 蒲寿庚为何让朱元璋如此讨厌?甚至下令蒲姓男女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元朝,明朝,赵宋,蒲寿庚,朱元璋,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朱元璋从一介贫民,成为一代帝王,他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强,可他这个人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他登基之后,制定了一系列有争议的政策,也让社会的等级继续固化,这也让明朝的社会礼法森严。朱元璋还特别针对了一些人,比如商人,这类人就成为他重点打击的对象,他制定不少政策,都是专门限制商人。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因

  • 蒲寿庚:在南宋泉州风生水起,为何要叛宋投元?在元朝却被断财路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蒲寿庚,泉州,元史,唆都,市舶司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南宋末年,福建海面时有寇盗,绍兴五年至咸淳十年(1135~1274)一百四十年间之海寇,最后一年曰:“海贼寇泉州境,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击退之。”时已为元至元十一年,三年后,泉州即有元廷所立市舶

  • 为什么巨商蒲寿庚的后代遭到明代残酷打压?1382年4月7日平定云南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元朝,明朝,元军,巨商,宋朝,蒲寿庚,朱元璋,张世杰,云南省,宋太祖赵匡胤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色目巨商蒲寿庚家的后人,却遭到明代残酷打压?他们的后世子孙,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1382年4月7日:蓝玉、沐英率领明朝军队攻克大理城,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明朝平定云南。明朝平定云南以后,就收复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