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唯一的败仗:御驾亲征北汉,却兵败太原城下

赵匡胤唯一的败仗:御驾亲征北汉,却兵败太原城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4/1/17 0:33:25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原是后周的大将,在征战的过程中表现出色,从而得到了后周世宗柴荣的器重,被任命为殿前司的都点检。赵匡胤征战天下时,几乎战无不胜。969年,赵匡胤御驾亲征,率领数万精兵北伐。然而,这位几乎打了一辈子胜仗的皇帝却未能降服北汉,最终兵败太原城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北方之敌

北汉的建立者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刘崇。950年北汉灭亡,郭威杀死了刘赟,从而激怒了刘赟的父亲刘崇。于是,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政权,与后周作对。说起来,赵匡胤与北汉还颇有渊源,他在早年间游历四方,曾经来到太原,在刘崇麾下为将。不过,赵匡胤很快就离开了这里,投奔了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在禁军中任职。

954年,柴荣即位后不久,就与北汉爆发了高平之战。激战过程中,后周军队一度陷入不利,年轻的赵匡胤“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一举扭转了战局。在之后围攻太原的战役中,赵匡胤奋勇当先,甚至左臂中箭。高平之战可以说是赵匡胤人生中的转折点,他得到了柴荣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候,一举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二、改变策略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江山,建立北宋王朝。当时的天下依然四分五裂,有许多割据政权,为此赵匡胤雪夜访赵普,向其询问统一天下的策略。赵普认为“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简而言之,赵普认为应该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

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建议,于963年灭掉了割据湖北、湖南的政权,又在964年灭掉了统治四川的后蜀,与此同时,南唐、吴越向北宋称臣。可是到了968年,赵匡胤突然改变了策略,决定先灭掉北汉,于是他派出三路兵马讨伐北汉。原来此时北汉内部出现了问题,国主刘钧死后,爆发了内乱,几个人抢夺皇位。

三、铩羽而归

宋军很快就打到了太原城下,但却并未攻破城池,同时赵匡胤的招降也遭到了拒绝。到了这年十一月,契丹援军赶到,李继勋等人被迫退兵,北汉趁机反扑,“大掠晋、绛二州之境”。赵匡胤很生气,就在969年二月御驾亲征,并在三月抵达太原城下。赵匡胤没有强攻太原,而是让将士们“筑长堤壅汾水”。

赵匡胤的计划果然奏效,“水自延夏门瓮城入,穿外城两重注城中”,就在宋军准备杀入城中时,“有积草自城中飘出,直抵水口而止”,北汉趁机阻塞了水口。宋军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强攻了,但是太原城防坚固,宋军损失惨重。这个时候,夏季已经到来,“大军顿甘草地中,会暑雨,多破腹病”,士气低落,另外契丹也派出了援军。赵匡胤被迫放弃辎重撤军,北汉得到了“粟三十万,茶、绢各数万”。宋军撤退后不久,太原城有多处坍塌。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会不会是赵光义的阴谋,难怪赵匡胤对他没防备

    历史解密编辑:解华彩说奇闻标签:皇帝,刘邦,唐朝,宋太宗,赵光义,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或许就是他弟弟赵光义出的馊主意。每个皇帝起家的时候,身边都有一帮忠心耿耿的武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硬仗肯定是要这帮人去打的,赵匡胤也不例外。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对赵匡胤都是忠心耿耿的。如果赵光义想要篡位,光除掉赵匡胤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因为手握兵权的这帮赵匡胤的死忠粉们,肯定会扶持赵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它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皇帝,刘彻,武将,唐朝,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刚黄袍加身一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像平时经常做的一样,喊着曾经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喝酒聊天。在酒至半酣之际,赵匡胤突然表示最近自己很困惑,老兄弟们一听带头大哥有烦忧,自然就上去上去给赵匡胤递话,结果赵匡胤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你们功劳是有的,苦劳也是有的,但是呢,我只想让你们得富贵,

  • 陈桥兵变前,赵匡胤为何谎称契丹入侵?没有这招,无法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契丹,唐朝,陈桥兵变,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的禁军将领,深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可是他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终结了后周的统治。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有一个细节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他伪造了一份情报,说契丹、北汉联合入侵,然后才率军出征,从而发动兵变的。那么,赵匡胤伪造情报之事是不是多此一举呢?咱们先简

  • 赵匡胤有良心?史书都错了,他才是忘恩负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杨坚,皇帝,郭威,史书,唐朝,周世宗,李嗣源,石敬瑭,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名声历来都是被称颂的,夸他篡位还善待前朝,夸他千里送京娘什么什么的,京娘什么的是小说演绎的不说,历史上,赵匡胤真的善待前朝了吗?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赵匡胤好仁义啊,宋朝好仁慈啊,款待后周皇帝郭荣的子孙后代,更有什么传言说有赐于柴家丹书铁券,那更是胡扯八道。首先纠正一下,虽然后世都称呼柴荣,但准确

  • 赵匡胤的阳谋,投靠赵光义的幕后人逐个曝光,兄弟摊牌在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破先生标签:宋太祖,宋太宗,洛阳,宰相,晋王

    《宋史》十七个字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是病亡还是意外?医生有没有救治,医者的结论是什么?一概略去。开国帝王之死竟如此语焉不详,没有人在场、没有传位遗诏、没有顾命大臣,难怪当时的人们就对皇帝的死因存疑,《辽史》中说:"其弟赵炅自立!",也间接证明继任者赵

  • 北宋有一虎将,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时赵匡胤只说了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黄土芬香标签:宋太祖,宋太宗,后周世宗,郭威,张琼

    宋朝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他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后来被辽国占领。宋朝之中也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满门忠烈的杨家将、面涅将军狄青、抗元名臣文天祥等。他们呕心沥血、不畏艰辛,只求宋朝稳定发展。宋朝之所以能稳定发展很多年,除了一群文臣武将的团结付出,还与优秀的皇帝密不可分。宋太祖赵

  • 据传赵匡胤陵被盗时尸身口中吐出黑水灼伤盗墓贼的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皇帝,尸身,唐朝,宋太宗,永昌陵,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去世,死后被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其陵寝被命名为永昌陵,而现在的河南巩义也是北宋的皇陵陵区,这里共埋葬了包括赵匡胤在内的北宋七位皇帝,再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也葬于此,共有八座陵寝,因此又称“七帝八陵”。赵匡胤的死因本身就颇具争议,暂且先不说赵匡胤之死,单说赵匡胤死后也是不

  • 民间故事,赵匡胤与五鬼赌博输掉宋朝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海洋实事标签:宋朝,皇帝,赵构,岳飞,唐朝,宋徽宗,民间故事,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借着电影《满江红》的热度讲一个有关宋朝的民间故事。话说北宋末年,金兵大举侵犯中原,掳掠了北宋最后两位皇帝徽宗、钦宗,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只得将都城迁到江南一带,拥戴赵构为帝庙号宋高宗,史称南宋。宋朝由北宋被金兵打到南宋失去了半壁江山,虽然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但宋朝皇帝软弱无能,朝廷奸臣当道,一心

  •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宋太宗,宋太祖,赵德芳,皇位,太后,金匮之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经历了大一统以及盛世之后,开始慢慢走向衰败,出现五代十国这一段大分裂时期,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作为开朝皇帝,我们一直对赵匡胤很熟悉,但赵匡胤没有像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呢?当然,在赵匡胤死后,赵光

  • 赵光义接替皇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皇后及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皇后,皇位,赵德芳,皇帝

    前言: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人仁慈。他横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江山后,并末加害后周皇室遗族,相反对他们尽力保持,并给予优厚待遇。他甚至在太庙中立下碑文,要子孙后代对后周室全面保护,有罪不加,若有谋逆只可在室中令其自尽,不得斩于市等等。应该说,这种做法是仁慈的。但是,这一良好做法却没有得到继承。他的弟弟继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