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桥兵变前,赵匡胤为何谎称契丹入侵?没有这招,无法篡位

陈桥兵变前,赵匡胤为何谎称契丹入侵?没有这招,无法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飞扬者 访问量:4739 更新时间:2024/1/21 3:58:54

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的禁军将领,深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可是他却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终结了后周的统治。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之前,有一个细节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他伪造了一份情报,说契丹、北汉联合入侵,然后才率军出征,从而发动兵变的。那么,赵匡胤伪造情报之事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咱们先简单的梳理一下陈桥兵变的过程。话说960年正月初一,8岁的小皇帝柴宗训照例要接受百官的新年朝贺。可就在这个时候,从镇州、定州传来一份紧急军情,原来是契丹大军南下,与此同时北汉也出兵响应。仓促之下,辅政的宰相范质等人做出决定,让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出征迎敌。

正月初二,殿前司副都点检慕容延钊领兵先行。第二天,赵匡胤率领主力出城,当晚驻扎于陈桥驿,结果发生了“兵变”。之后,赵匡胤领兵返回开封城,兵不血刃,于正月初四这天正式登基,建立北宋王朝。按理说,赵匡胤篡夺皇位,对于契丹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没过十几天却传来消息,“契丹与北汉兵皆遁去”。

假如契丹、北汉真的兴师动众,打算进犯后周,怎么会因为赵匡胤称帝,就放弃南下的机会呢?要知道赵匡胤篡位,后周内部必然有人不满,这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契丹、北汉的将领也不是白痴,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遇呢?通过有关史料以及情况判定,我们发现所谓的契丹、北汉入侵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换言之,这件事是赵匡胤编造的,同时也是“陈桥兵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假如没有这个假情报,赵匡胤根本没有机会动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就要从后周世宗柴荣临死前的安排说起。柴荣临死前,将朝政托付给范质、魏仁溥、王溥等三位宰相。至于禁军则由留在朝中的韩通、赵匡胤掌握。

韩通是郭威的心腹,也是后周的老将,在禁军中的资格很老,官拜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不过韩通这个人脾气不好,所以人际关系很差,但正是这样的性格,他才得到柴荣的信任。由于韩通还担任着同平章事,所以在禁军的权力分配上,韩通占据主导,掌握着调兵权,“通与帝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

赵匡胤虽然是殿前司都点检,但他没有随意调动禁军的权力。在中国古代,调动军队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即使是高级将领,在没有得到旨意的情况下,想要大规模调动军队也是不现实的,特别是京城地区的禁军。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所能动用的仅有八百人。

不能调动军队的赵匡胤就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所以将军队调动起来,才是兵变的关键所在!于是,在赵匡胤授意下,一份契丹、北汉入侵的假情报被制造出来了!通过调动军队,赵匡胤先派自己的亲信慕容延钊抵达镇州,与已经在北方的韩令坤控制住北方的藩镇,接着他领兵杀回开封,夺取帝位。赵匡胤的这个计划堪称完美,幕后策划这件事的应该是赵普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有良心?史书都错了,他才是忘恩负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杨坚,皇帝,郭威,史书,唐朝,周世宗,李嗣源,石敬瑭,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名声历来都是被称颂的,夸他篡位还善待前朝,夸他千里送京娘什么什么的,京娘什么的是小说演绎的不说,历史上,赵匡胤真的善待前朝了吗?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赵匡胤好仁义啊,宋朝好仁慈啊,款待后周皇帝郭荣的子孙后代,更有什么传言说有赐于柴家丹书铁券,那更是胡扯八道。首先纠正一下,虽然后世都称呼柴荣,但准确

  • 赵匡胤的阳谋,投靠赵光义的幕后人逐个曝光,兄弟摊牌在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破先生标签:宋太祖,宋太宗,洛阳,宰相,晋王

    《宋史》十七个字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是病亡还是意外?医生有没有救治,医者的结论是什么?一概略去。开国帝王之死竟如此语焉不详,没有人在场、没有传位遗诏、没有顾命大臣,难怪当时的人们就对皇帝的死因存疑,《辽史》中说:"其弟赵炅自立!",也间接证明继任者赵

  • 北宋有一虎将,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时赵匡胤只说了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黄土芬香标签:宋太祖,宋太宗,后周世宗,郭威,张琼

    宋朝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他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后来被辽国占领。宋朝之中也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满门忠烈的杨家将、面涅将军狄青、抗元名臣文天祥等。他们呕心沥血、不畏艰辛,只求宋朝稳定发展。宋朝之所以能稳定发展很多年,除了一群文臣武将的团结付出,还与优秀的皇帝密不可分。宋太祖赵

  • 据传赵匡胤陵被盗时尸身口中吐出黑水灼伤盗墓贼的事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皇帝,尸身,唐朝,宋太宗,永昌陵,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去世,死后被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其陵寝被命名为永昌陵,而现在的河南巩义也是北宋的皇陵陵区,这里共埋葬了包括赵匡胤在内的北宋七位皇帝,再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也葬于此,共有八座陵寝,因此又称“七帝八陵”。赵匡胤的死因本身就颇具争议,暂且先不说赵匡胤之死,单说赵匡胤死后也是不

  • 民间故事,赵匡胤与五鬼赌博输掉宋朝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海洋实事标签:宋朝,皇帝,赵构,岳飞,唐朝,宋徽宗,民间故事,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借着电影《满江红》的热度讲一个有关宋朝的民间故事。话说北宋末年,金兵大举侵犯中原,掳掠了北宋最后两位皇帝徽宗、钦宗,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只得将都城迁到江南一带,拥戴赵构为帝庙号宋高宗,史称南宋。宋朝由北宋被金兵打到南宋失去了半壁江山,虽然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但宋朝皇帝软弱无能,朝廷奸臣当道,一心

  •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宋太宗,宋太祖,赵德芳,皇位,太后,金匮之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经历了大一统以及盛世之后,开始慢慢走向衰败,出现五代十国这一段大分裂时期,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作为开朝皇帝,我们一直对赵匡胤很熟悉,但赵匡胤没有像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呢?当然,在赵匡胤死后,赵光

  • 赵光义接替皇位后,如何对待赵匡胤的皇后及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皇后,皇位,赵德芳,皇帝

    前言: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人仁慈。他横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江山后,并末加害后周皇室遗族,相反对他们尽力保持,并给予优厚待遇。他甚至在太庙中立下碑文,要子孙后代对后周室全面保护,有罪不加,若有谋逆只可在室中令其自尽,不得斩于市等等。应该说,这种做法是仁慈的。但是,这一良好做法却没有得到继承。他的弟弟继承了

  • 宋太宗继位后,是怎么对待大哥赵匡胤的年轻妻子?其手段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宋太宗,宋太祖,赵德芳,皇位

    太祖赵匡胤为何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直至今日都是一个未解之谜。自古皇位传承,多是父传子,再不济也是爷传孙,像赵匡胤、赵光义这种兄传弟,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少见。赵匡胤传位赵光义,有说篡位,有说合法继位。篡位说。据《宋史纪事本末》所载,976年赵匡胤驾崩前夕,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都听不清楚他们在

  • 陈桥兵变此人功劳第一,为何赵匡胤先拿掉他?学者:这才叫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太祖,石守信,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后周世宗,节度使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第三个年头。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个军界元老,觥筹交错,喝得很尽兴。赵匡胤一杯接一杯,也有了几分醉意,借着酒劲说,“没有你们,我就没有今天。可是,我虽然贵为天子,却不如你们当节度使快活呀,睡个觉都不踏实。”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开场白

  • 宋太祖赵匡胤真的是被宋太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宋太祖,宋太宗,赵德芳,赵廷美

    宋太祖之死,与千年来扑朔迷离的“烛光斧影”事件有关。所谓“烛光斧影”事件,源自于北宋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宋太祖赵匡胤曾驾御太清阁望气,当夜天气晴朗,星斗明灿,看得正高兴,突然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于是移驾下阁,命宫人开端门,夜召晋王赵光义相见。赵匡胤屏退左右侍从,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