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的赵旉先当皇帝,后当太子,小小年纪死得还挺蹊跷

南宋的赵旉先当皇帝,后当太子,小小年纪死得还挺蹊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料史艾米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3/12/6 7:32:34

南宋有一个怪事。赵旉还不懂人事时,就顶替赵构当上皇帝了,后又做了太子。这先当皇帝,后做太子的“富贵”还没来得及享受,小小年纪就被吓死了。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在宋朝公元1127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赵构,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定都于南京应天府。此时的宋朝朝廷不再了,但赵构建庙称帝,国号仍为宋,所以历史记载称这段时期为“南宋”。

赵构当南宋皇帝之路并不平坦。毕竟前朝国力强盛,疆域面积颇大,到了南宋,又丢了钱又赔了地,谁会甘心?再加上老百姓受金欺压已久,早已有了众多怨言,赵构却不愿意抗金,他在后期,甚至更重用求和派。这让宋高宗赵构的两位禁卫军将领苗傅、刘正彦看不下去了。

建炎三年,金人再次入侵淮南后,赵构退至扬州。赵构还没来得及歇上一口气,苗傅、刘正彦就突然发动宫廷政变,利用手下的兵力,再联合有反对意识的其他党羽,里应外合,将赵构擒住。等到他们杀了赵构的宠臣,挟持住赵构后,就逼迫赵构让位皇子,想要挟持皇子抗金。于是,三岁的魏国公赵旉作为“傀儡皇帝”上位了。

宰相张浚人知道了情况后,开始举兵向苗傅、刘正彦二人问罪。所以苗傅、刘正彦作乱没多久,就被要求放权。苗、刘二人明白,他们如果直接放权一定会被处死,所以要求赵构赐予免死的铁券,准予免于追究他们政变的责任。赵构只能先给他们二人“免死金牌”,但赵构知道他们二人学识不丰,所以就故意在铁券上写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苗刘二人不懂这句话的意思,真的以为有了“免死金牌”就安全了。

在四月初一戊申日,高宗再次复位。苗傅、刘正彦二人只能兵败逃走。苗傅、刘正彦二人被抓到后,虽然拿出了“免死金牌”,却被处死——因为他们做了谋逆之事。高宗于四月二十丁卯日迁往临安府后,为了安抚朝廷,主动封赵旉为皇太子。赵旉还不懂人事,又做了皇帝又做了皇太子,看似“富贵荣华”享不尽,其实他的处境非常尴尬。赵构怎么可能会对“威胁”自己皇位的儿子有好感?苗傅、刘正彦他们本就是利用赵旉当棋子,现在失败了,更没人管赵旉。于是还是个小小孩童的赵旉,没有享受到襁褓之中的关爱,而是被咋咋呼呼地捧上皇位,又被众人抢来抢去的利用,再被众人嫌弃、憎恨,可怜的小赵旉立为太子后不久,就开始生病。

皇太子生病中,也没得到很好的照料。赵旉被“穷”折腾一番,变得越来越敏感、胆小,甚至都不敢大声哭泣。赵旉当时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宫人对他的照料,也是糊里糊涂,有一位宫人可能粗心大意了些,竟然不小心踢到金炉。只听“砰”的一声重响,睡梦中的太子打了个激灵,他被吓得一声冷汗。随之而来的,就是赵旉皇太子病情加重,众位御医都束手无措。最后于同年七月十一丁亥日,赵旉去世,得年仅三岁,谥号为元懿太子。

现在再次考察赵旉的生平,就会发现历史记载对赵旉“皇帝”的身份有众多争议:他算不算宋朝皇帝?他算不算宋朝皇太子?但很少有人讨论,年仅三岁的赵旉该不该承受这一切,真是历史悲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标签: 皇帝赵构皇位宋朝赵旉皇太子

更多文章

  • 争鸣:南宋贬官胡铨诗《马鞍山》是吟海南何地之景?

    历史解密编辑:刚峰看世界标签:胡铨,崖州,海南,万州,王佐,李纲,争鸣,诗人,宋朝,马鞍山,古典乐,正德琼台志

    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素有江西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且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的胡铨,贬谪海南,从琼州府走琼崖古西驿道,过临高、儋州、昌化、感恩县抵吉阳军(崖州今三亚)途中,留有一首诗,诗曰:青山不断错峰恋,云跨骅骝天际闲。此语一经诗客道,至今人指马鞍山。此诗,通俗易懂。诗中“骅骝”,是

  • 八品小官胡铨请杀秦桧,理由:宋高宗不知羞耻,没资格卖祖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胡铨,秦桧,赵构,金人,韩世忠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赵鼎罢相之后,主战或主守的人反对和议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相反,随着和议日期的临近,斗争愈来愈激烈。1、主战派的罢黜礼部侍郎张九成、权吏部侍郎魏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吕本中、殿中侍御史张戒、京东淮东宣抚处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宋太祖,赵德昭,宋太宗,后周世宗,李重进

    因为赵光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匡胤都将赵光义当做赵德昭的备胎来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从大局考虑,迟迟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谁知道了最后,赵光义尾大不掉,赵匡胤已经无法驾驭,最终让儿子赵德昭丢了皇位。甚至连赵匡胤的死,都与这立太子之事有关。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

  • 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宋太宗

    关于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之所以遗留种种纠缠不清的传闻,根子就在一件事——赵光义的皇位来得正不正?假如赵光义靠杀兄谋位,那么这三个人的死,很可能就是赵光义为巩固皇位,蓄意的谋害行为。史料是如何记载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的呢?史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探析的地方呢?从中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赵德

  • 身为宋太祖长子,赵德昭为何自杀?赵光义冷言相向,将其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宋太祖,赵德昭,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979年,北宋都城开封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武功郡王赵德昭自杀身亡。消息传出后,宋太宗急忙赶来,抱着赵德昭的尸体痛哭流涕,说道:“痴儿何至此邪!”事后,宋太宗追封赵德昭为中书令、魏王。三年前,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如今他的儿子赵德昭又自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

  • 宋太宗逼死了赵德昭吗?其实他真是一个“痴儿”傻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宋太宗,赵德昭,宋太祖,赵德芳,赵廷美

    赵匡胤死前,将帝位传给他的三弟赵光义,对于这一点,熟读历史的朋友们并不会有什么异议。《宋史》记载:''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续湘山野录》中同样有''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的描述。赵匡胤像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光义接替其兄长做皇帝是有合理手续的,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弑兄篡位。历史上亦有杜太后''金匮之

  • 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谁,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俨谁才是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唐朝,赵德昭,赵德芳,赵元俨,八贤王,宋太宗,中国军事制度

    在《杨门虎将》《杨家将传》《包公案》《三侠五义》等小说戏曲评书,亦或是现代的影视剧中,侠肝义胆、忠义无双的“八贤王”,总会在危急时刻出现,与朝中奸佞对峙,与皇帝周璇,因而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么,你知道“八贤王”的历史原型是谁吗?说法一:赵德昭,赵匡胤次子,出自《杨家将传》在明代嘉靖年间熊大木

  • 戏言宋祖(番外七)赵匡胤为何不立赵德昭为太子,出阁都不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皇帝,宰相,宋祖,唐朝,赵德昭,宋太宗,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斧声烛影"的疑云中突然离世,赵光义在争议声中即位,是为宋太宗。由于赵匡胤生前未立太子,北宋没有法理上的储君,于是赵光义即位后便引出了不少流言蜚语。其中有不少都是倾向于赵光义弑兄夺位的说法,表达出对其抢夺侄子皇位继承权的反对。虽然这种说法后来在民间百姓之中成为主流,但仍旧存在

  • 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去世时长子赵德昭已经25岁,为何不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太后,唐朝,赵德昭,宋太宗,赵德芳,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陈桥驿发生了兵变,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部属和士兵的拥护下“被迫”黄袍加身称帝,随即赵匡胤率军回攻后周都城开封,年仅7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让位于赵匡胤,于是赵匡胤称帝即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在位十六年,在公元976年去世,但令人费解的是赵匡胤去世时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25岁,却始终没有被赵

  • 赵匡胤死后,她活了19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没有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系小猫标签:宋太祖,赵德芳,赵德昭,宋太宗,赵德

    十五年后,在赵匡胤征服契丹的路上,他晚上和弟弟谈了很长时间。半夜,他突然死亡,王位仓促传给赵光义。然而,他夺取赵匡胤的国家是事实。不到一年,所有赵匡胤都有继承权,直系成年子孙,均一常死亡。而且,赵匡胤的女王和女王都受到赵光义非前女王的礼貌,生活凄凉,没有任何照顾。而且,女王死后,赵光义不允许女王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