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皇后:杖责万贵妃,丢掉皇后之位,却因抚育过朱祐樘而得以善终

吴皇后:杖责万贵妃,丢掉皇后之位,却因抚育过朱祐樘而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含笑半步殿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3/12/30 4:32:32

在大家心目中,皇后无疑是最高贵的女人。除了皇帝之外,皇后可以有权利处分她所有的后宫女子,所以皇后也被誉为天下女子之首,三公六原之主。

但是,规则往往只是规则,具体执行往往因人而异。很多皇后表面上是三宫六原的主宰,但实际上却时常被自己宠爱的妃子打败,甚至有的被杀。

比如在明朝,就有这样一个吴皇后。她因青春美貌被封为皇后,却败给了一个年过半的妃子。倒不是因为这个妃子成了笑话,而是因为这个妃子被废了,落得狼狈不堪的下场。

在历史上,我们一直认为皇后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人,只要成为皇后,就拥有处置所有女人的权利。然而,历史往往是表面一回事,背后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数女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潇洒。他们表面上很尊贵,但实际上还是要和孙飞争宠。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皇后妃子争宠,可谓是肆无忌惮,有的甚至勾引洋官。对此我们可能会很疑惑,一个皇后那么高贵,为什么还要和妃子争宠呢?答案告诉我们,身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宠爱,这才是王道。这样的真实案例发生在明宪宗时期。

众所周知,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苦帝,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明英宗。皇帝早年被俘,甚至一度失去皇位,朱见深因此在年幼时就被废为太子,数次受到生死威胁。

幸运的是,他的父亲终于当上了皇帝,他自己也随之继位。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个皇帝是个好人,因为他懂得失去的痛苦,而且心地善良。如果他是他的女人,他应该更幸福。

然而,明宪宗王后却经历了悲惨的一生。

明宪宗的皇后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吴皇后,年轻貌美,出身比较贵族。她是当时比较出名的美女。

经明英宗最信任的太监牛玉举荐,最终被周太后选为皇后,成为宪宗正妃。

按理说成为女王应该是件好事。毕竟,她的身份尊贵至极,再加上她年轻貌美,定然会得到这个温柔的皇帝的宠爱。

遗憾的是,结婚没多久,她就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被皇上冷落了。一天过去,一个月过去,皇上基本没有陪在她身边,皇后几乎每天都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一开始,吴皇后怀疑自己不漂亮,后宫有没有比她更漂亮的女人。

然而,一打听之后,她才发现,皇上更偏爱一个叫万贵妃的女人。这让吴皇后心中生出危机感,于是仔细打量了这个妃子一眼。但是经过观察,却发现这个小妾根本没有她好看,而且年龄是她的两倍,可以说是个半老情妇。

可以肯定的是,吴皇后一定是悲痛欲绝,对皇帝充满了怨恨。原因很简单,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被一个长得还不如自己好看的半老女人打扮,实在是太丢人了。

一开始吴皇后还忍着,希望用自己的柔情来博取皇上的芳心,结果整整一个月都不管用,吴皇后因此大发脾气。

据史料记载,吴皇后有意找来万贵妃,希望借助皇后的权威收服这个女人。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妃子不仅不服从皇后的权威,而且还咄咄逼人,甚至还顶撞她,于是双方发生了口角。

吴皇后气得要命,行使皇后的权力,命令众人将妃子打倒在地,自己则用棍子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相信当时的女王一定很开心,因为女王的权威让她释放了一个人待在空房间的怨恨,也相信自己的功课可以让这个人知道如何进步和进步撤退。

然而,事情的发展让她傻眼了。万贵妃受到教训后,非但没有臣服于皇后制度,反而把自己的伤给皇上看,向皇上埋怨皇后太狠毒。

结果,皇上直接找太后要求废皇后。当时,周太后明确表示,立皇后后一个月内废皇后,这对朝廷影响很大。但是皇上的说法很明确,如果皇后在,那么皇上就会退位,听从太后的选择。

在皇上的威逼利诱下,太后最终同意废皇后,才当了一个月皇后的吴皇后就被打入了冷宫。

当吴皇后得知圣旨的时候,吴皇后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她没想到,皇后在自己的宠妃面前会如此脆弱,更没想到一个半老妇人会如此不堪一击。让她束手无策。

怀着不甘与绝望,这位皇后被关在冷宫,从此与孤独相伴。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皇后慢慢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万贵妃之所以能以半老情妇的身份博得宠爱,是因为她曾经在朱见深身边。陪伴他度过最痛苦的时期,带领他度过危机。

所以说,她虽然身为皇后,但对于朱见深来说只是一个陌生人,但是对方却陪伴了朱见深大半辈子,有着超越爱情的感情。

这样的结果,相信吴皇后输了也是心服口服,冷宫成了输家唯一的奖品。

不过,这个吴皇后的历史并没有结束。当她作为皇后输给了宠妃之后,这后来的万贵妃走上了不归路。

史书记载,万贵妃没有留下后代,所以此人不让其他妃子生育后代,甚至为此杀人。以至于后来明宪宗看着镜子里自己花白的头发,都觉得自己没有后代可传。

而这时候,身边的太监告诉皇上,皇上还有一个后裔,是姬姓宫女所生,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由熹。

当时,小皇帝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几乎是吃饱喝足长大的,成了后宫唯一的温暖。为了保护孩子,吴皇后挺身而出,将他带入后宫,共同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小皇帝登基称帝后,吴皇后被请出去,被小皇帝拜为自己的生母。从此,他一直享受着贵族的待遇,直到去世。

所以,回顾吴皇后的一生,可以看出女皇制度的脆弱。可以说,只要不被看好,无论身份如何,都是扯淡。不过,王皇后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冷宫,他用最后的恩情保护了小皇帝。因为善良,他终于恢复了尊贵的地位。不得不说,吴皇后的一生堪称一本后宫教科书,告诉我们后宫的残酷,也告诉我们后宫最重要的底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朱见深的吴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朱见深,吴皇后,皇后,明朝,吴氏

    之前,笔者提到明朝的宣宗的胡善祥皇后因为没有过错被废,但毕竟在位时间还有那么长,其中还经过再三上表辞让。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吴皇后,仅仅做了一个月零一天皇后,就被废了,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个结果呢?下面,笔者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吴皇后。吴氏,顺天人。天顺六年(1462)五月,

  • 宋高宗吴皇后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构,吴皇后,金人,太后,皇上,高宗

    对于宋高宗赵构,后人评说多有争议,但有一点却是世人公认的,那就是他有两任好皇后,特别是第二任皇后吴氏,是他当之无愧的贤内助。1128年,还不到十四岁的吴氏被选入宫侍奉赵构,赵构看着这个秀丽中带着点英气的女孩,怎么也想不到,她以后会成为自己的皇后,并且两人将携手共度五十六个春秋。关于吴氏侍奉赵构还有个

  • 吴皇后:杖责万贵妃,丢掉皇后之位,却因抚育过朱祐樘,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万贵妃,吴皇后,朱右樘,朱见深,皇后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首《春怨》把古代深宫不得宠女子的寂寞生活用凄婉的字词表达出来,在与人世隔绝的深宫内,即使哭泣也无人知晓,只能掩藏自己的情绪,每日闭锁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所以,后宫之中人人都想得宠,人人都想上位成为独掌六宫的皇后,即使无缘皇后,也

  • 太后刘娥:武则天是怎样的人?副宰相鲁宗道:唐朝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刘娥,武则天,鲁宗道,太后,赵恒

    一部《大宋宫词》再一次把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推到了人们面前,虽然剧作被各种吐槽,但是仅就刘娥这个人物形象而言,已经比戏曲《狸猫换太子》中贪婪狠毒的奸妃形象好了很多。艺术创作当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历史上的刘娥的确是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经常是引发诸多矛盾的中心,所以一出场就是高热话题:虽然出身贫寒

  • 武则天掌握权力,创建大唐盛世?鲁宗道:她是个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皇帝,罪人,盛世,赵恒,唐朝,武则天,鲁宗道

    出生于624年的武则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和大唐帝国联系在一起。传说某一日武则天的家里面来了一个算命之人,据说这个算命真算得准极了。而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把武则天抱出来,然后算命之人摇了摇头说,可惜是个男孩子,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一定能够当皇帝。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都震惊了,然后告诉算命之人:没

  • 南宋的赵旉先当皇帝,后当太子,小小年纪死得还挺蹊跷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皇帝,赵构,皇位,宋朝,赵旉,皇太子

    南宋有一个怪事。赵旉还不懂人事时,就顶替赵构当上皇帝了,后又做了太子。这先当皇帝,后做太子的“富贵”还没来得及享受,小小年纪就被吓死了。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南宋在中国历史

  • 争鸣:南宋贬官胡铨诗《马鞍山》是吟海南何地之景?

    历史解密编辑:刚峰看世界标签:胡铨,崖州,海南,万州,王佐,李纲,争鸣,诗人,宋朝,马鞍山,古典乐,正德琼台志

    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素有江西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且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的胡铨,贬谪海南,从琼州府走琼崖古西驿道,过临高、儋州、昌化、感恩县抵吉阳军(崖州今三亚)途中,留有一首诗,诗曰:青山不断错峰恋,云跨骅骝天际闲。此语一经诗客道,至今人指马鞍山。此诗,通俗易懂。诗中“骅骝”,是

  • 八品小官胡铨请杀秦桧,理由:宋高宗不知羞耻,没资格卖祖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胡铨,秦桧,赵构,金人,韩世忠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赵鼎罢相之后,主战或主守的人反对和议的斗争并没有停止,相反,随着和议日期的临近,斗争愈来愈激烈。1、主战派的罢黜礼部侍郎张九成、权吏部侍郎魏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吕本中、殿中侍御史张戒、京东淮东宣抚处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宋太祖,赵德昭,宋太宗,后周世宗,李重进

    因为赵光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匡胤都将赵光义当做赵德昭的备胎来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从大局考虑,迟迟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谁知道了最后,赵光义尾大不掉,赵匡胤已经无法驾驭,最终让儿子赵德昭丢了皇位。甚至连赵匡胤的死,都与这立太子之事有关。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史称周恭

  • 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宋太宗

    关于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之所以遗留种种纠缠不清的传闻,根子就在一件事——赵光义的皇位来得正不正?假如赵光义靠杀兄谋位,那么这三个人的死,很可能就是赵光义为巩固皇位,蓄意的谋害行为。史料是如何记载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之死的呢?史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探析的地方呢?从中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