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名的沈括,竟然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历史上有名的沈括,竟然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江山社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3/12/14 19:35:20

沈括出身官宦世家,二十岁的时候承父荫做了地方主簿,在此期间充分地展现了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才能。

二十三岁那年,沈括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宋神宗登基后,王安石升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由于王安石的新法覆盖面极广,需要各领域的人才,所以沈括这个全方位人才很快便得到了王安石的重视。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沈括绝对是个国宝级的工程师,从天文地理到农桑医学,沈括无一不精。可惜的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沈括的才华被大部分人视作奇淫巧技,连沈括自己都未必看得上自己脑子里的科学,更别提那些满嘴仁义礼智的儒生了。

幸亏王安石是个开明的人,他发现了沈括的大才,重用了此人,与沈括并肩行走在勠力推行新法的道路上。可惜好景不长,在王安石倒台后,沈括立即背叛了老上司王安石,与大臣们联手起草了一份“万言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抨击了王安石新法的错误,直指王安石误国。

新任宰辅吴充对沈括的为人嗤之以鼻,觉得此人根本无法委以重任,否则有朝一日自己垮台了沈括必会落井下石。吴充向皇帝参了沈括一本,没过多久沈括便被罢黜了。从这以后,王安石再也不直呼沈括的名字,而是以“壬人”代之。什么是“壬人”呢?说白了就是见风使舵的阴险小人。

不得不说,王安石给沈括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连苏轼都曾被沈括摆了一道。根据史料记载,早年苏轼与沈括是好朋友,沈括向苏轼求了一篇诗文。沈括回到家后,立即拿出朱笔,开始对苏的诗文进行注解。苏轼的诗中有这么两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

对于这两句诗,沈括是这样注解的:龙说的不就是万岁爷吗?万岁爷在龙椅上好端端地坐着,你苏轼竟然要到“九泉无曲处”找龙?是不是想谋反?沈括立马将苏轼的诗连同注解一块送到朝廷,阴了苏轼一把,这便是“乌太诗案”的起因。

蔡确给予沈括的评价十分中肯,正是:“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从沈括对同僚下过的那些绊子来看,这评价一点都不过分。沈括是那种典型的“有才无德”者,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确是成功的,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纵观北宋奸佞小人,连蔡京死后都有人替他开碑立传,沈括死后连墓志铭都没人替他写,沈括的人生真可谓“臭到家了”。

关于沈括墓地,据《钱塘县志》、《杭县志稿》等文献记载,沈括墓地位于安溪乡太平山下。1983年,余杭县文物普查,在太平山南麓发现了沈括墓。墓穴由砖砌而成,内有北宋青瓷花碗及熙宁、元丰、元祐钱币;墓穴南30米为二尊石翁仲,一倒一立,手执笏,但头部已被毁;另有墓道、墓碑头。

那么,为什么沈括喜欢在政治场上大搞栽赃陷害之能事呢?

笔者认为这还与他的悍妇老婆有关。

“沈存中,常被夏楚,血肉狼藉,威福倒置,於是极矣。”

——《五杂俎》

沈括的元配夫人死得早,他娶了续弦张氏。张氏这个女人是典型的河东狮,平日里对丈夫爆粗口是家常便饭,一言不合便会动手,对沈括又撕又咬。更令沈括难堪的是,张氏在施展家暴时从来不避旁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沈括施暴。有时张氏打得重了,沈括的子女便会齐刷刷地跪在母亲面前替父亲讨饶,结果起不到半点作用,张氏依旧照打不误。根据史料的记载,张氏非常狠毒,有一次竟将沈括的胡子连根拔起,还带下一块皮肉。这场面,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存中不能制,时被棰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拾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终不恕。”

——《萍洲可谈》

沈括也真是个奇人,按理说像这样的老婆,换个丈夫早就不堪忍受,可他却偏偏忍了多年。张氏病故后,沈括不但没有放鞭炮庆祝家暴的停止,反而茶不思饭不想,每天怀念亡妻,还差点跳河自尽为老婆殉情。种种迹象表明,沈括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至少有一定的受虐倾向。也就是在悼念亡妻的这段时间里,沈括写就了《梦溪笔谈》。这是否能够说明,母老虎是科学家的催化剂呢?

沈括的人品和他糟糕的家庭环境我们暂且不提,笔者倒是对《梦溪笔谈》中记载的超自然事件很感兴趣。

例如,沈括曾在书中记叙了一件外星人造访大宋的事,堪称史上第一起UFO事件。沈括还为后人展示了一种奇妙的魔术:一个小卒能将手里的砂石土块“搓”成银两,这简直是宋朝的魔术大师。要知道,《梦溪笔谈》收录的多为沈括的见闻,虽说里面记录了不少“伪科学”,但也为后人呈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参考资料:

【《五杂俎》、《萍洲可谈》】

更多文章

  • 上管天,下管地,内管政治,外管外交——北宋最强打工人: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沈括,王安石,苏轼,范仲淹,梦溪笔谈

    近期,沈括塑像在中国石油大学落成,中石大隆重召开了以“勤思精研 求是创新”为主题的沈括塑像揭幕仪式。 沈括,历史课本上的那个沈括?那个诬陷苏轼造成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那个《梦溪笔谈》的作者?他和中国石油大学有什么关系?他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是第一个为石油命名的人……如果给沈括贴上当下的标签,那便是——

  • 从李阳夫妻和好,看北宋的沈括,家暴下的人生,或许旁人难以看清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沈括,家暴,王安石,苏轼,李阳,进士

    12月4日,李阳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向妻子Kim道歉,并在文中称“谢谢你Kim,谢谢你原谅我。这么多年来,我对你一直心怀愧疚。曾经我的家庭暴力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你,也对几个孩子带来了情感伤害。”随着李阳公开道歉并晒出全家合影的照片之后,广大网友纷纷热议,留言栏里更是挤满了祝福和点赞之声,当然也有许多不

  • 嫁李之仪,结交苏轼,沈括也虚心求教的胡淑修是怎样一名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之仪,沈括,苏轼,胡淑修,蔡京,诗词

    自古以来,侠人义士多为男性,描写男性侠客的诗词歌赋也很丰富,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也许是我们过于注重男性,一些拥有侠肝义胆的女士却被我们忽视了,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名叫胡淑修的女子,就是一位可以和男性侠士相媲美的奇女子。胡淑修一、嫁李之仪,在他身

  • 宋代名人——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花颜语心标签:沈括,宋神宗,梦溪笔谈,辽朝,宋英宗

    宋英宗死后,太子赵顼即位,史称宋神宗。沈括是杭州钱塘人,曾被宋神宗派遣出使上京(辽朝的京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沈括收集了许多地理资料,并且叫随从的官员都背熟。到了上京,辽朝派宰相杨益戒跟沈括谈判辽方提出的边界问题,沈括和官员们对答如流,有凭有据。杨益戒一看没有空子好钻,就板起脸来蛮横地说

  • 沈括:他是天才,是伟大的科学家,却也是陷害苏东坡的无耻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梦溪笔谈

    沈括:梦溪清涧水,难涤小人心 一生喜集邮,在早期发行的一套中国科学家第二组中,有两枚是描写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其实当时对此还很有些不以为然,难道仅仅记录些见闻就能成科学家啦。及至后来看《宋史·沈括传》,“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才发现此人甚是了得,在那

  • 学术水平极高的沈括,人品却很卑劣,苏轼当他朋友,却被无情出卖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沈括,苏轼,宰相,杜甫,香草,北宋,王安石,宋神宗,乌台诗案,民族乐器,千古名句

    沈括说起宋代科学著作,当属《梦溪笔谈》,作者沈括也因此书而名垂青史,但圣人也是人,沈括本人的人品着实不敢恭维。宋代著名文字狱乌台诗案,就是出自沈括的策划。乌台诗案险些导致苏轼被处死,因朝臣反对,最后才幸以贬谪了事。一、乌台诗案所谓乌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1069年,主角苏轼。神宗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

  • 历史上的沈括有多牛?一个无所不通的全才,中国史上最为博学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西府赵王爷标签:沈括,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梦溪笔谈,博学之人,天文学家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感比较高的一个朝代,历史名人多如繁星,比如一代文豪词宗苏东坡,精忠报国岳武穆、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变法大家王安石。还有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等等,那真的多得数不过来。但有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如皓月般辉煌,但却不为人所知。元朝脱脱夸他博学善文,无所不通;纪晓岚则称其为北宋最为博学之人

  • “幼科鼻祖”东平人钱乙和他的六味地黄丸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钱乙,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张仲景,幼科,颅囟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今山东省东平县人),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钱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钱乙,内经,本草,名医,处方,医学家,炎黄国医传奇

    钱乙,字仲阳。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他的先祖跟着吴越王北上迁移,因此就成了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姑妈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因为可怜他是孤儿,就把他收为义子,并

  • 李侗曾:重症高峰已过,但个人防护不可松懈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家庭报标签:呼吸道,发热,症状,治疗,李侗

    本期专家:李侗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发热门诊变得格外忙碌,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较多。随着一些老年人和重症患者的增加,各科室也越来越忙了。对于专家来说,除了在医院里进行日常的诊疗、会诊等工作外,更多的就是做一些科普工作,例如让广大群众了解哪些人群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