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水龙吟》:老天如果知道我的相思,也会为我消瘦
水龙吟 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对恋人的相思。
开篇两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女子出场,她登上挨着园林横空而起的小楼,远远望见人们骑着骏马飞奔而去。也有说《艇斋诗话》中分析,这个女子是一个姓楼的名妓。然而秦观自己说是取于张籍的诗“妾家高楼连苑起”。
据记载,苏轼曾经问秦观“别后作何词”,秦观就拿出这首词,苏轼对开篇的这两句提出了批评说“十三个字,只说人骑马楼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苏轼强调用词精炼,而秦观则“敷陈其事”,两人写法各有区别。
秦观铺陈这两句的用意是表明,在一片大好春光中,人们纷纷出游踏春,大家是一派欢快的景象。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这接下来的几句,承接前两句。因为是春天,天气渐暖,女子的闺阁是呈“朱帘半卷”的状态,女孩子也换上了单衣,正是清明节踏青的美好春光。在这“乍暖还寒”之际,天气是不稳定的,一会儿轻风微拂,有丝丝寒意,一会儿又微雨初晴,有点暖,阴晴冷暖,似有似无。雨天和晴天,好像在互相逗弄,天气变化多变,不能不说作者敏锐的感知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变化的不仅仅是周边的气候和温度吧,恐怕还有女子的心情,也是阴晴不定。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花容易给人带来的遐想,在轻风中传过清脆的卖花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美好。陆游在诗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为我们营造了春光浓郁的氛围。然而这个女子却是没有心思买花,只任卖花声过去,不作任何停留。“过尽”二字,有些许惋惜,也许她想买支鲜花插在头上,“女为悦己者容”,她的悦己者又身在何处?
在斜阳余晖的照射下,落红成阵,飞遍鸳甃。斜阳落花是美丽的,但是给人带来情绪上却是伤感的。在诗词意象中都代表着分别,代表离愁别绪。
上片在女子有些哀婉的情绪中结束,可以想象这是从早晨到黄昏女子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其情思悠悠不尽。
下片完全是抒发别后之情,“玉佩丁东”四个字把离别一带而过。有人分析这四个字中嵌入了”玉东”二字,对应开篇提到的楼姓女子,虽然不可考证,但是由这四个字轻松转入别情的抒写,非常自然流畅。
“怅佳期、参差难又”,显然在分别时有希望“不久就能再次相见”,但是分别之后才发现再见很难。那么造成不能相见的羁绊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名韁利锁”,是为了功名富贵,不得不和恋人分别。如果上片是从女子的角度抒写,那么下片则从男方着笔。分别之后万分相思,他是矛盾痛苦的。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如果上天若有人情味的话,也会为这种相思消瘦,这两句写尽了人间的离情之苦。化用李贺的“天若有情天易老”的句子,别有情味。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相见不易,只能回忆,回忆二人之前的时光,在环境清幽,一片花香,重门叠户的小院里,在密柳成荫,幽深寂静的小巷中,二人有那么多欢乐的时光。可是一切都成过去,往事不堪回首,“不堪”二字,更加刻划出难耐的心情,难言的痛苦。唯一能让人觉得安慰的是“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然而皓月依旧,物是人非。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因为苏轼被贬,他也遭受牵连,遭遇也很坎坷,因此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孤独,有一点低沉,有一种讲不出来的愁绪,就是这种淡淡的愁绪,也成了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