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混世魔王樊瑞的法术到底怎样?能否和公孙胜打平

混世魔王樊瑞的法术到底怎样?能否和公孙胜打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3/12/20 7:37:29

在梁山,其实不仅仅只有公孙胜会作法,会妖术,梁山F4成员中的混世魔王樊瑞,其魔法造诣其实并不低。但是他在和公孙胜交手的过程中,为何失败了,并最终又投降了梁山,成为梁山108将的一员呢?

我们还是要走进水浒传,去原著中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梁山军攻打芒砀山,而这座山上的山大王就是樊瑞和项充李衮。首先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在三个中樊瑞是老大,项充和李衮是樊瑞的助理,或者说护法,所以当梁山军攻击芒砀山时,就出现了一幕,水浒中说:三个头领一起来到山下,便将三千余人摆开;左右两边,项充、李衮;中间马上,拥出那个为头的好汉,姓樊,名瑞,祖贯濮州人氏,幼年作全真先生,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马上惯使一个流星锤,神出鬼没,斩将搴旗,人不敢近,绰号混世魔王。怎见得樊瑞英雄,有《西江月》为证: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这里面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樊瑞是芒砀山老大,这个人从小就天赋异禀,对魔法和妖术十分在行,所以被称为全真先生。主任一直有个观点,在所有行业中,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天赋一定是要有的,如果没有任何天赋,再努力再用功那也是没有办法。由于樊瑞从小就有这个基础,加上有一身好武功,所以逐渐在江湖上杀出了个人名声。

可以说,芒砀山势力能够发展并存续,与樊瑞的个人能力绝对有关,而在樊瑞和项充、李衮三人的配合下,组合的威力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这个在他们后期加入梁山之后,特别是李逵的加入,则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打法,威力更加增强。

樊瑞懂妖术,而且道行不浅,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他只懂妖术变化,而不懂兵法阵型,这一点在和梁山对阵的时候被宋江看透了,水浒中写道:那樊瑞虽会使神术妖法,却不识阵势。看了宋江军马,四面八方,摆成阵势,心中暗喜道:“你若摆阵,中我计了!”分付项充、李衮道:“若见风起,你两个便引五百滚刀手杀入阵去。”项充、李衮得令,各执定蛮牌,挺着标枪飞剑,只等樊瑞作用。只看樊瑞立于马上,左手挽定流星铜锤,右手伏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项充、李衮呐声喊,带了五百滚刀手,杀将过来。

从这段做法的较量来看,无疑是十分精彩。整个水浒中,其实做法的场面不多,但公孙胜参与的几次都算有看头。而宋江之所以要故意摆阵,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欺骗樊瑞,引他入套。当时宋江站在高处,纵观全局,所以当他看到项充、李衮带领的滚刀手全部进入布置好的阵局之后,马上和朱武协调配合,朱武把小旗在那里指引:他两个投东,朱武便望东指;若是投西,便望西指。

而这个时候,樊瑞的真正对手公孙胜才出马,他先是抽出那松文古定剑,然互殴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大家看到没有,这个招数其实和樊瑞的一模一样,或许不同的就是咒语的不同,由于咒语不同,法力效果也不同,当公孙胜念咒之后,出现了黑风,然后就将项充、李衮卷起,同时只见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四边并不见一个军马,一望都是黑气。而作为樊瑞的助理,项充和李衮这时才心慌了,翻筋斗颠下陷马坑里去。然后就被宋江派人捉了。

从公孙胜和樊瑞斗法,大家可以看出,他们的施法路数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公孙胜有宋江帮忙,有团队加持,又有阵法来协助,在这一块樊瑞明显落了下风。

但是,真正的原因却不是在这里,而是樊瑞和项充、李衮一点也不团结,项充和李衮其实一直对樊瑞不服,这样的团队能打胜仗才怪了。

当时项充、李衮被宋江抓了,然后宋江又是老套路,希望两人能加盟梁山,他提出:“二位壮士,其实休怪,临敌之际,不如此不得。小可宋江,久闻三位壮士大名,欲来礼请上山,同聚大义;盖因不得其便,因此错过。倘若不弃,同归山寨,不胜万幸。”

及时雨太有名气了,结果项充、李衮两个听了之后,二话不说,做出了一个第一次见宋江的标准动作,马上跪倒在地,然后一通马屁。这个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说了一句话,如果樊瑞听了估计心都会被伤碎。他们说,樊瑞那人,无我两个,如何行得?并继续强调道,若是樊瑞不从投降,我等擒来,奉献头领麾下。

还有节操吗,还有兄弟义气吗,怎么在宋江面前做出这种攻击樊瑞的话,他好歹是你们的老大啊。竟然还说要砍他的头,看样子,真正的坏人和小人一定是埋伏在身边的熟人啊,只有他们,才知道刀子往哪里捅啊。

当然,樊瑞后来也加入了梁山,只是这个过程确实让人心寒。

标签: 公孙胜宋江朱武李衮李逵水浒

更多文章

  • 孔明车、孔明灯全都是诸葛亮发明的吗?其实只有下面这些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诸葛亮,孟获,孔明灯,三国演义,刘备

    三国人物中,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卧龙先生了,大名鼎鼎的他是帮助刘备得天下的智囊军师,更是在军事、政治上留下辉煌的事迹。而现在许多事物也冠上他的名字,像是孔明灯、孔明锁、诸葛弩等等,甚至相传连馒头也是他命名的,难道他其实是个被政治耽误的发明家?以下就来看看诸葛亮的发明中,哪些是真、哪些只是“被冠名”的

  • 文不及孔明武不及吕布何以关公成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吕布,关羽,曹操,刘备,张飞,诸葛亮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中原……可以说,《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是令曹操都畏惧的三国时代的代表性武将。相比于使刘邦得以统一中国并建立西汉的韩信以及为唐朝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闻其名便不战而退的李靖,以及抗金而死的岳飞。与这些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

  • 后主刘禅对诸葛孔明的爱恨交织

    历史解密编辑:老张看社会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曹魏

    #头条中国史#刘禅刘禅比孙权还小2岁呢,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个相对平庸的人。但他绝不是个白痴蠢才,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处境。对外,曹魏是一直以来的敌人,孙吴刚刚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加上刚刚吃了一场大败仗,全世界都是能吃掉自己的敌人。对内,益州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不说勾心斗角,但绝不是肩并肩的兄弟。自己名

  • 为何有人认为孔明和王朗对话时,王讲道理、孔明在进行人身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王朗,孙策,太史慈,孔明,孔明(艺人),三国,电视演员,电影演员

    王朗这个人并不简单,他可是《三国演义》中凤毛麟角、为数极少的几位即懂政治、也能治理国家和地方,又懂军事,甚至还能上阵单挑厮杀的奇才之一。王朗起初是在会稽城当太守,也是一方大员,治理有为。后来会稽被孙策攻下,王朗辗转归附到曹魏帐下。曹丕篡汉时,王朗是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后来

  • 孔明北伐曹魏,赵子龙老当益壮力斩五将,孔明智取三城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张苞,孔明,曹魏,赵云,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公孙瓒,天文学家

    诸葛亮北伐中原,老将赵云与邓芝领军作先锋,魏主派夏侯楙领西羌诸路兵马拒敌。赵云先锋军与魏将韩德的先锋军对阵凤鸣山,双方大战。赵云年岁七十,老当益壮,枪杀韩德四子,魏军损失四位将军,在邓芝率蜀军乘胜掩杀下,大败而逃。夏侯楙亲自率军对阵赵云所部,韩德为报四子之仇,与赵云大战,不到三回合,被赵云刺死。魏军

  • 赵云救主扬名长坂坡,张飞大闹长坂桥,孔明建议孙刘联合战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张飞,赵云,孔明,孙刘,汉朝,赵子龙,诸葛亮,长坂坡,长坂桥,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荆州刘表逝世,蔡夫人与蔡瑁假传遗令,立刘琮为荆州牧,曹操大军压境,蒯越建议投降曹操,刘琮率荆州文武投降曹操。曹操引大军伐刘备,令曹仁领军十万为先锋,被孔明用火攻与水攻打败,曹操令徐庶劝降刘备,徐庶告诉曹操军事计划,分八路伐樊城。孔明请刘备迅速撤离樊城,刘备不忍扔下百姓,带领百姓一起逃跑。刘备行至景山

  • 孔明——从平民到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毕毕机爱探究标签: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周瑜,东吴

    如果有人告诉你,《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话,你千万不要和他争论,他说的的确是事实。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诸葛亮的崇敬,作为一个普通人,诸葛亮的故事比《三国演义》中更加感人。史学界曾经这样评价他: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能够为民众所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

  • 马谡之冤, 为封政敌之口而牺牲 孔明为自己迫不得己而哭!

    历史解密编辑:阿广搞笑动画标签:诸葛亮,马谡,李严,刘备,赵子龙,蜀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战败,丢失街亭,诸葛亮毫不犹疑、坚决地将马谡杀了,谁求情都没有用。当把马谡的首级献于阶下时,孔明“大哭”不已,他哭的不是“斩马谡”而是哭自己的“迫不得已”。诸葛亮斩马谡,斩的是如此决绝,虽“吾与汝义同兄弟”但蒋琬求情都没用。”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

  • 爆笑三国志之孔明传(上)-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刘备,张飞,孔明传,诸葛亮,三顾茅庐,爆笑三国志

    注:本文系早年本人用独立峭壁笔名发表在起点中文的连载小说番外篇。因为工作原因后来没写全,现在重新捡起来续写,希望能尽量写全。以下是正文,谢谢大家观赏。《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已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尤其是刘关张赵、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更是无人不知。但笔者近来偶得一手抄本(据说已是孤本),里面所

  • 孔明北伐,骂死王朗,打败曹真,曹真向西羌求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王朗,曹真,孔明,西羌,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魏主听闻孔明打败夏侯楙大军,已失三郡,令大将军曹真为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引军二十万来渭河阻击蜀军。两军对阵,司徒王朗约孔明阵前对话,王朗夸夸其谈,大吹曹氏父子功德,劝降孔明。孔明以理力争,怒骂王朗助逆贼,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王朗听罢,气满胸膛,撞死于马下。王朗为何想劝降孔明?王朗自不量力,心高气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