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3049 更新时间:2024/1/3 5:00:48

苏辙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散文家、书法家,擅长正论和史论,但是大文豪苏辙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并没有让他的在政事上有所有作为。最为重要的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谏言被皇帝看后,贬职,苏辙的兄弟苏轼也是守旧派的代表。苏辙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确实高于他在为政期间的表现,作为守旧派的代表,自然是这一派别的既得利益保护者。所以苏辙一生中的起起落落都与变法创新的王安石这一派别有着非常激烈的冲突,宋朝时期有一个比较诡异的对比,武将比不过文臣。

赵匡胤当年陈桥兵变造反后,他对武将可谓是非常的害怕,就稀释了武将的权力。武将无法为帅,为帅也无法长久,造成了武力越来越差,文人却是不断的崛起,占据到了权力的中心。宋朝时期的文人内卷也是非常的厉害,有革新派,也有守旧派,苏轼是守旧派。一、乌台诗案其实,早在王安石刚刚开变法的时刻,苏轼就极力的反对变法。于是做了很多的诗文来讽刺王安石的变法,讽刺的诗文的数量也是非常的多。就在这时候,当时的科学技术部的高干,著名的科学家到苏轼任职的地方考察,发现苏轼同志,有很多藐视朝廷的诗稿。

这让沈括非常的震惊,一个地方的父母官竟然讽刺朝廷的政策。他赶紧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等着沈括结束考察任务返回后,及时的把苏轼的行为反馈了皇帝。然而,宋神宗并没有觉的苏轼的文章有讽刺朝廷的意思,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然而,这一次未被追究藐视朝廷的文章,成了苏轼的以个误判。就在王安石第二次被罢免宰相后,神宗自己接过了变法的大旗子。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苏轼以为王安石变法被贬,变法肯定是失败了。神宗终于知途迷返了,于是开心的上书,狂喷变法是猪狗不如。

神宗接过变法大旗帜,本来要准备修改一下原来的诸多的变法成果。趁势而下,提高变法的实际效果。但是,苏轼的上书,让宋神宗勃然大怒。接着就是众多官员开始以《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关于飞龙有眼无珠的描写,弹劾苏轼所犯罪行,为欺君之上,御史台派人抓了苏轼。二、愤不平被判罪苏辙一听说自己的兄弟被抓了,非常的伤心和震惊。同根的兄弟,必须要施以援手。其实苏轼的狂妄自己都觉得这一次凶多吉少,苏轼自己都写好了绝笔书。然而,此时很多的大臣都出面求情,要赦免苏轼,其中也是包含了王安石,宋神宗最后还是赦免了这位有名的诗人苏轼。

赦免苏轼之后,被贬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同样收到牵连的还有苏辙,因为苏辙为自己的兄弟苏轼上书求情而判为5年不得升迁。这一下为保兄弟性命的苏辙,冒死上书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且这一非常有人情味的配合,也是让后世之人非常的感动。然而,接下来的由于宋神宗的去世,让朝廷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变法被废止。因为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继承皇位,只有十岁的宋哲宗无法主持朝政。于是,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证,高氏非常的守旧,因此,在临朝时期,基本废止了所有的创新变法。

这样,守旧派的春天也是快速的来临,不仅启用了守旧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和吕伯著为相。苏辙也是被紧急召回,做了校书郞。这一时期的新旧派系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级别,综合实力的对比到了五五开的境界,斗争到了极度的白热化程度,最终,守旧派还是占了上风。三、创新派获新生然而,守旧派的春天也是没过多长时间,。在元祐八年之时,高太后驾崩了。这也是乐坏了变法的创新派,另外一个就是一直被压制的哲宗,因为10岁开始,高太后一直把持朝政,自己皇帝的权力基本上是被架空的。哲宗本来是非常的崇拜父亲创新和变法,这下也是终见天日。

哲宗正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喜欢写散文的苏辙这个时候上书哲宗,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哲总恢复新法的极力反对。并把高太后生前临朝的守旧的政策和思路都描述成了哲宗的主张,并且大肆的宣扬,力图形成舆论压力,让哲宗在这个时候,接受守旧的主张和思路政策。并且,借汉武帝暗语宋神宗,四处战争,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在国家十分危急的时刻,任用了贤良霍光,国家才得以被保全,暗示哲宗应该招聘一个像霍光一样的能人,才能改变国家的面貌。才能正在的实现长治久安、国富民强。哲宗看到这一文,非常的震怒。

哲宗下令苏辙先是被贬到了汝州,过了一段时间又被贬职到袁州,还没有等到苏辙赶往袁州赴任,又被贬到了筠州。让苏轼跑来跑去,其实苏辙晚年的种种悲凉主要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守旧思想,并且多次误判形式的发展,不加掩盖的讽刺皇帝,让自己也是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总结王安石的变法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次历史性的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了,其中的缘由虽然非常的多。有守旧派极力的阻挠,也有执行过程不到位的问题。有的政策被执行的部门曲解了意思,成了过渡的解读和执行,也是对变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当然,变法本身还是为了达到统治阶级的目标,是为封建王朝更好的统治。王安石的变法很多的思想非常的前卫,就算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王安石的很多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都是难以去实现的,所以变法的成功几率当时来看是非常的低。苏辙作为一个大文豪,非常的聪明睿智,敢于大胆直言,也是在为官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处于跌宕起伏的漂泊状态。这也是导致自己非常的苦闷,在晚期的作品中也是尽显无余。恃才傲物的苏辙,虽然是守旧派,长期反对变法创新派的急先锋,在守旧派的阵营里也不受欢迎。

标签: 苏辙王安石苏轼宋神宗

更多文章

  •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做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苏辙,苏轼,苏洵,宰相,乌台诗案

    宋朝虽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使得宋朝在面对外族侵略时没有还手之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宋朝是一个在文化上极具魅力的时代。因为有了宽松文化氛围,因为有了更加繁荣的经济社会环境,所以文人辈出,各种类型的文化作品蓬勃发展,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宋朝的文学环境,都一点儿不为过。在群星璀璨的

  • 我的大冤种弟弟,看苏辙如何当的“扶兄魔”

    历史解密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标签:苏辙,苏轼,宰相,写诗

    我的冤种弟弟苏辙,最近比较火的,大家都在调侃着“扶兄魔”,他这一辈子做的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捞哥哥,一直升级打怪,升到宰相的位置,只是为了捞自己的哥哥,差点都要当上皇帝了。苏轼的一生,一直在一路的坑弟弟,写诗被流放了,要被弟弟捞,因为嘴欠被流放了,又要让弟弟捞,因为骚扰张怀民被流放了,弟弟救救我吧,

  • 苏辙:我的偶像,从来就是那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尧博实标签:苏辙,苏轼,苏洵,宋朝,欧阳修,王安石,陶渊明,宋哲宗,散文家,唐宋八大家

    坊间有言:“富过三代为贵,富过五代为世家”,中国历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世家,当属至今已繁衍八代,有突出成就者240余人的曾国藩家族。古代世家,除了文书中记载的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等十位超显赫世家以外。最受世人喜欢的当属“眉州苏氏”,在苏氏家族中最有名望的,又属北宋时期闻名全国的治水

  • 苏轼雨夜惊醒,内心苦闷无依,提笔给苏辙写信,堪称传世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仕途

    文/时针苏轼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是有才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客观公正的评价,苏轼这人的确有才,但他不够低调。苏轼的前半生可谓是顺风顺水,他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中了进士,之后又得到了大文豪欧阳修的赏识,早年成名。之后苏轼凭借着优秀的成绩,成功进入仕途,人生已然已经到达了巅峰。他幻想着自己的未来,希望能在官场

  • 苏炳添是不是苏轼后人?许昌苏辙后人发声

    历史解密编辑:豫知身边事标签:苏轼,苏辙,苏炳添,族谱,玄孙

    近日,知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是苏轼后人的话题,引发争议。8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联系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陈胡村苏青龙,苏青龙自称是北宋苏辙二十七世孙。苏青龙介绍苏氏族谱每60年修一次,他手上有一本元代的《眉阳苏氏族谱》复制本,这本族谱和苏炳添宗族公布的家谱有出入,两份族谱从苏轼的玄孙这一代

  • 被称“千年科考第一榜”,有苏轼苏辙曾巩在,但他们都不是状元郎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进士

    中国科举取士开始于隋朝(公元605年),一直到清朝1905年才被废止,总共实施了1300年,其实哪一年科举出了什么人?哪一次科举的状元是谁?真要Google去查,也还不一定能查得到。但是有这么一年的科举榜单,却被公认是“千年科考第一榜”。▲苏东坡。(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 苏轼与苏辙回答生命宽度的两极答案都很完美 | 作者 徐景洲

    历史解密编辑:徐景洲标签:苏轼,苏辙,三儿,诗文,诗人,宋朝,林语堂,徐景洲,苏东坡传,民族音乐

    苏轼与苏辙,堪称手足情深的典范,而且也可以说是最高典范。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却迥异,一急一缓,一松一紧,一密一疏,一浓一淡。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是以不同的增加生命宽度的方式来增加生命的长度。毫无疑问,苏轼是以不可一日闲过的方式增加生命宽度的楷模。因此,他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创造着,随处留下名垂千古的政绩就不说

  • 苏辙:哥,你负责诗和远方,我负责眼下的“苟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辙,苏轼,王安石,宋仁宗,韩琦

    01不知道苏洵会相面还是对两个儿子的未来有不同的期盼,总之,他两个儿子的命运或许没有令他如意(被一贬再贬),但他两个儿子的性格却真的像他们的名字一样生活着。苏轼的“轼”字,是车体前面供人依靠的横木。《左传*庄公十年》中有“登轼而望之。”苏轼的字“子瞻”的“瞻就是望的意思。”苏辙的“辙”字,同样出自《

  • 苏辙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遇到苏轼这么不靠谱的哥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辙,苏轼,王安石,苏洵,宋神宗,宰相

    万万没想到,苏辙做官的动力居然是为了捞苏轼,官太小还补不了苏轼捅的篓子,只好一直往上爬,最后做到了宰相。北宋有这么一对兄弟,他们在文坛同列唐宋八大家,一起参加科举,一同考中进士。哥哥性格率真,在官场上不断得罪人,不断被贬,弟弟性格沉稳,为了给哥哥擦屁股,费尽心思。这对好兄弟就是苏轼和苏辙。俗话说“打

  • 苏辙给哥哥寄了首诗苏轼随手一回便是千古名作,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苏轼,苏辙,苏洵,钱钟书

    而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就是出现在这个时代当中,而弟弟苏澈更是随手给哥哥创作了一个千古作品,也因此衍生了一个成语并流传至今,这个成语就是“雪泥鸿爪”。虽然后续这两兄弟还有许多的作品创作出现,但是这随意的创作,却成为了难以超越的经典作品。兄弟情深提起三苏相信很多人均极为清楚他们的关系,父亲苏洵在文学创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