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4,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4,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1924 更新时间:2024/1/16 18:34:35

前言

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四首: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这首诗又是一褒一贬。前两句引用了秦观两句诗,第三句点出了韩愈诗的,对比之下,秦观的诗过于阴柔。

一、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这两句,出自秦观的《春日五首 其二》: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轻雷声中,无边雨丝飘洒在空中。清晨的阳光洒落在碧瓦上,浮光闪烁。沾染露水的芍药,如同含着泪水。蔷薇花,被雨落压弯,无力地卧到在地面上。

无力蔷薇卧晚枝,也有版本是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五首 其一》写道:

幅巾投晓入西园,春动林塘物物鲜。

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

第一首写的是春天太阳刚刚出来的早晨。所以一夕应该是一夜,卧晚枝应该是卧【晓】枝,似乎更合理些。

《王直方诗话》中提到: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诗庄词媚,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大家,但是他的这首诗也充满了婉约词的柔媚。也因此受到了元好问的批评。

二、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不过,这两句的观点,并不是出自元好问,《中州集·拟栩先生王中立传》中写道:

“予尝从先生学,问作诗究竟当如何?先生举少游《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诗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叶大栀子肥’之句较之,则《春雨》为妇人语矣。破却工夫,何至学妇人!”

元好问向王中立请教如何作诗。王中立举例了秦观的这首诗: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王中立说,如果要评价秦观的诗好不好,我们可以和韩愈的‘芭蕉叶大栀子肥’比较一下。

看了韩愈的诗,对比之下,秦观的作品像妇人诗。我们费了那么多功夫,何至于去学妇人之语呢?

元好问的这两句,有些讥讽揶揄之意: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这种口气,有点像他自己所批评的“俳谐怒骂”:

俳谐怒骂岂诗宜?《论诗三十首》之23

附录:芭蕉叶大栀子肥,出自韩愈的《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三、关于女郎诗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为秦观打抱不平:

“元遗山讥秦少游诗云......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

袁枚说,芍药、蔷薇自然与女郎相近,山石自然不可柔媚。把咏花的诗,和韩愈的韩愈的《山石》对比,并不合适。两首诗各有境界,不适合比较。

明朝人瞿佑则在《归田诗话》中说到:

遗山固为此论,然诗亦相题而作,又不可拘于一律。如老杜云:‘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亦可谓女郎诗耶?”

杜甫《月夜》诗云: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如果因为两句诗,就把杜甫也归类为女郎诗,大家都知道不合适。那么对于秦观,是不是也有点苛刻勒了?作诗,总是有不同的题目、不同的题材,不能过于武断地去评价一个诗人。

王敬之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用一首诗来反驳元好问, 其《小言集·爱日堂诗·读秦太虚淮海集》云:

“异代雌黄借退之,偏拈芍药女郎诗。诗心花样殊今古,肯有香奁知不知?

五代韩偓的《香奁集》可以传世,为什么秦观要受到这种揶揄呢?

薛雪(1681-1770年)《一瓢诗话》中也写道:

先生休讪女郎诗,山石拈来压晚枝。千古杜陵佳句在,云鬟玉臂亦堪师。

结束语

元好问生活在尚武的金国,他在《论诗三十首》中一直推崇的正体,也是以建安风骨为楷模。

因此,他喜欢韩愈的雄浑刚健,看不上秦观的柔弱纤丽也很正常。

至于他评价秦观为女郎诗,未免尖刻。不过,这种比喻倒是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也引起那么多人的注意和争议。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3,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5,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郎,刘禹锡,柳宗元,再游玄都观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五首: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这首诗中,元好问批评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及其诗序怨刺过于尖刻,有失敦厚。一、《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要明白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五》的意思,首先要清楚刘禹锡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

  • 元好问故里行记 | 陈巨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元好问,陈巨锁,诗作,野史,赵秉文

    元好问故里行记作者:陈巨锁山西忻州遗山园【一】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读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这首诗,便引起了我对读书山的游兴。一个夏雨初晴的早晨,登“晋北锁钥”的忻县城楼,望西南诸峰,山峦挺秀,林壑优美,更见云排浪涌,奇景幻化,这就是名闻三晋的系舟山。传说大禹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7,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敕勒川,敕勒歌,阴山,中州

    前言今天欣赏《论诗三十首》第七首: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这首诗不再评价具体某一个诗人,而是评论了一首民歌。一、《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一般认为原唱是鲜卑语,后来被译成了汉语。原唱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陶渊明,李白,谢灵运,白居易

    前言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这首诗和前面三首不同之处,在于只介绍了而一位诗人。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一、南窗白日羲皇上先从第三句的典故说起。《晋书·陶潜传》中介绍写

  • 问世间情为何物?来忻州古城邂逅元好问,解锁真爱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山西,遗山,诗人,元朝,元好问,古典乐,壬辰杂编,忻州古城,历史学家

    诗人元好问邂逅殉情的大雁,留下千年一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成为人间爱情至死不渝的象征。今天一篇文章带你在忻州古城,寻找元好问踪迹。一代文宗 · 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 秀容 (今忻州忻府区韩岩村)人,金代代表作家,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有“金元文宗”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费览观,潘岳,苏轼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九首: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这一首的顺序有点奇怪,第8首刚提到唐朝陈子昂,第9首又回到南北朝。一、斗靡夸多费览观,斗靡,是指修饰华丽。夸多,就是篇幅很多,用大量辞藻去修饰。冗,繁杂、多余、平庸,我们可以发现,南北朝的诗作,

  • 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岸卡卡标签:元好问,耶律楚材,诗人,女真族,诗词,金史

    唐以后,北方就与南方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先是被契丹族统治,然后是女真族,紧接着,蒙古族又兴起在北方,不可一世。北方的汉人长期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战乱中,自己的文化随时都有消亡的危险。但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汉文化却以一种特别坚韧的方式顽强地绵延了下去。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他并不是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孟郊,韩愈,东野,孤愤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十八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这首诗主要说了两个人物,孟郊、韩愈,这是韩孟诗派的两位代表诗人,但是二人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却不同,因此被元好问褒贬。一、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诗囚,原本有两个,出自元好问《放言》:韩非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久客湖山次第春,落花迢递白头新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七律,诗词,杜甫,题诗,遗山,元好问,步韵元

    元好问,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为文备众体,诗尤奇崛,且以身处金元之际,特多兴亡之感。为一代宗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2,曹刘坐啸虎生风,曹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琨,曹植,曹操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这里提到了三个人物,两个时期,曹魏时期,西晋时期。一、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是谁?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史书上的曹刘,经常指曹操与刘备。例如《三国志》中写道:是时曹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