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4/1/22 19:59:52

前言

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四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这首诗和前面三首不同之处,在于只介绍了而一位诗人。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

一、南窗白日羲皇上

先从第三句的典故说起。《晋书·陶潜传》中介绍写道: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陶渊明经常在窗下高卧,自称羲皇上人。羲皇上人指伏羲氏以前的人,即上古时代的人。那时的人没有纷争,无忧无虑,生活闲适。

史书说陶渊明自谓【羲皇上人】,是因为陶渊明写过一封家书: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与子俨等疏》

钟嵘《诗品序》中,则称鲍照为羲皇上人:

:"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诗品序》

南窗白日,陶潜传说陶渊明高卧北窗之下,不过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多次提到南窗: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五首》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二、未害渊明是晋人

这首诗的转折在第四句:未害渊明是晋人。

第三句说,陶渊明具有羲皇上人的风貌性格,但是不妨碍他是一个晋朝人。他还是写了不少身边现实发生的事情。

另外,陶渊明虽然生活在纷争不断,朝代更迭的东晋与刘宋期间,但是他却能够远离是非,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躬耕者。这个时期,还能做一个“羲皇上人”,更是难能可贵。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出身于东晋官宦之家,几代人受到东晋(317年~420年)的恩惠。陶渊明自己担任彭泽令的时候,因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

在《与子俨等疏》中,陶渊明说自己“ 机巧好疏。”那一套逢迎取巧的本事,早已生疏,所以还是远离官场,不问世事。

420年(陶渊明55岁),刘裕起兵推翻东晋,建立南朝宋(420年-479年)。陶渊明多次拒绝出仕,甘心做一个羲皇上人。

未害渊明是晋人,不仅仅指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陶渊明不肯给刘宋朝廷效力,坚持做一个“晋人”,晚年更名为陶潜,也是一种态度。

陶渊明在东晋“义熙”年号前,文章中都标明晋朝年号,刘宋“太初”以后,只是甲子纪年而已。对比同时代的大诗人颜延之、谢灵运,陶渊明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

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后再欣赏一下这首诗的前两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认为,陶渊明诗中的语言即天然、又新奇,没有豪华粉饰、矫揉造作的毛病,可以体会到诗人真淳自然的特点。

这是对比诗坛的重形式、重雕琢、重修饰的风气。陶渊明之所以受到李白、苏轼等巨擘的推崇,正是他这种独具一格的诗风,是后人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的。

另外,元好问自注: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清朝翁方纲在《石洲诗话》写道:

此章论陶诗也。而注先以柳继谢者,后章〔谢客风容〕一诗具其义矣。盖陶、谢 体格,并高出六朝,而以天然闲适者归之陶,以蕴酿神秀者归之谢,此所以为〔初 日芙蓉〕,他家莫及也。

白乐天隐退洛阳以后,学陶渊明作《效陶潜体诗十六首》,更在《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乘酒兴咏而报之》中,自称“异世陶元亮,前生刘伯伦。”

结束语

从《论诗三十首》第四首中,可以看出,元好问评价陶渊明,不仅仅赞许其语言上天然、真淳,性格上的闲适自在,还有其坚持作晋人的傲骨精神。

不过也有人对陶渊明提出了批评,例如安史之乱时,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就说:

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李白说在国家危亡时刻,匹夫有责,不能学陶渊明那样隐居一隅。

李白入世,隐居为了寻找一条终南之径,以实现其功成拂衣去的理想,后来差点成了牺牲品,是假隐;

陶潜出世,看见世道纷争无力回天,干脆回家种地甘心贫困,是真正的隐士;

白居易隐于官,自称中隐。他远离长安,避开了甘露之变,还能享受高官俸禄,得以在洛阳安享晚年。

这三种诗人,您认可哪一种呢?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更多文章

  • 问世间情为何物?来忻州古城邂逅元好问,解锁真爱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山西,遗山,诗人,元朝,元好问,古典乐,壬辰杂编,忻州古城,历史学家

    诗人元好问邂逅殉情的大雁,留下千年一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成为人间爱情至死不渝的象征。今天一篇文章带你在忻州古城,寻找元好问踪迹。一代文宗 · 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 秀容 (今忻州忻府区韩岩村)人,金代代表作家,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有“金元文宗”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费览观,潘岳,苏轼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九首: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这一首的顺序有点奇怪,第8首刚提到唐朝陈子昂,第9首又回到南北朝。一、斗靡夸多费览观,斗靡,是指修饰华丽。夸多,就是篇幅很多,用大量辞藻去修饰。冗,繁杂、多余、平庸,我们可以发现,南北朝的诗作,

  • 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岸卡卡标签:元好问,耶律楚材,诗人,女真族,诗词,金史

    唐以后,北方就与南方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先是被契丹族统治,然后是女真族,紧接着,蒙古族又兴起在北方,不可一世。北方的汉人长期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战乱中,自己的文化随时都有消亡的危险。但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汉文化却以一种特别坚韧的方式顽强地绵延了下去。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他并不是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8,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孟郊,韩愈,东野,孤愤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十八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这首诗主要说了两个人物,孟郊、韩愈,这是韩孟诗派的两位代表诗人,但是二人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却不同,因此被元好问褒贬。一、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诗囚,原本有两个,出自元好问《放言》:韩非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久客湖山次第春,落花迢递白头新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七律,诗词,杜甫,题诗,遗山,元好问,步韵元

    元好问,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为文备众体,诗尤奇崛,且以身处金元之际,特多兴亡之感。为一代宗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2,曹刘坐啸虎生风,曹刘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琨,曹植,曹操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的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这里提到了三个人物,两个时期,曹魏时期,西晋时期。一、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曹刘是谁?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史书上的曹刘,经常指曹操与刘备。例如《三国志》中写道:是时曹公从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1,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凌云,刘禹锡,柳宗元,元稹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一首: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这一首对于形式拘束的和韵现象,提出了批评。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窘步,迈步急迫,步履艰难。相仍,相沿袭。跟随别人的脚步,亦步亦趋,至死不肯超越一步。第一句形容作诗,下笔艰难窘迫。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30,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蜉蝣,韩愈,杜甫,李白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30首,这也是最后一首: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再最后一首诗中,元好问没有再评价他人,而是评价了自己。一、撼树蜉蝣自觉狂蜉蝣,是一种小虫,其幼虫生活在水中1-6年,成虫有四翅,生存期极短,只有几个小时至一周左右。诗经中《曹风·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3,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苏轼,俳谐,陆游,黄庭坚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3首: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这首诗批评的,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象,一、曲学虚荒小说欺这几个字,如果用普通话读,仄平平平仄平平。不过这首诗是一首近体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不少入声字:曲、学、说,所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曲学,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9,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陆龟蒙,春草,杜甫,孤愤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九首: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这首诗中,元好问提到了一位晚唐的著名诗人。一、谁是天随子熟悉姜夔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首代表作《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