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天一首古诗词古诗词,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一天一首古诗词古诗词,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城市种菜小白 访问量:646 更新时间:2024/1/4 15:26:21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金朝】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音频:00:0004:42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心中的苦痛能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

那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尽千杯酒。身为男子汉,关键在于言行的正确性,而不是以困厄与显达来论定成败。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孟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洛阳东北。

北邙(máng)山:即邙山,在洛阳北,黄河南。公贵胄多葬于此。

黄尘:指岁月时光。

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底:,什么。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钟:同盅。

行处:做官或退隐。

穷通:穷困与显达。

赏析

该词上片触景兴感,重在抒情,在志士悲慨之中,流露出孤寂之感。下片重在说理,既表现他以英雄自许,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又表明他面对现实,在无可奈何中,聊以旷达自遣苦闷。全词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借“地”兴怀,由北邙山这一特定地点,引出吊古伤今之情,抒发了作者对“今古英雄”怀才不遇的感慨。

该词上片以回顾历史起句,拢“今古英雄”于笔端,词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写出了滔滔不尽、起伏跌宕的痛惜与感伤。“远目送归鸿”的意象,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动的是归鸿的悠悠远去,静的是词人凝重的望眼;飞去的是天空的鸿雁,搅起的是满腔的幽怨。该词描绘出了一幅凄凉而又充满美感,谐调而又扣人心弦的画面。鸿雁飞,鸿雁归,人将何处回?词人的感情随着这激荡人心的画面盘旋弥漫,感人至深。

下片强压“长恨”浩歌放饮的意象,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宽解,词人的郁愤欲盖而弥彰,显得蕴藉而深远,更加挥之不去,难以摆脱。词人身处江河日下的时代,又遭“莫须有”的诘难,心中的郁愤自不待言。词作通过描写阔大的意象,以辽阔显苍凉,以浩歌掩感伤,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想而知。

全词开篇写景,景即眼中所见:北邙山上的坟墓;黄尘路上奔波到老的英雄;春北飞秋南归的大雁以及日日奔腾的东流水,景物选取由近及远,然后由写景转入抒情,此景引起的是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因此词人低吟出“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词句。再由抒情转入下片的议论:对人生短暂的无可奈何和对未来的玩世安排,水到渠成汩汩而出。“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是词人纵观自然及人事沧桑,感情经过激烈碰撞后得出的人生结论,不无哲理意义,它涵了封建社会大多数读书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体味,起到了一种生活教科书作用。

来源:唐诗词古诗词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9,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谢灵运,杜甫,孟郊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9首: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这首诗中,又提到了两个名字:谢灵运和陈师道,按照元好问的习惯,自然又是一褒一贬。一、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谢家春,谢家的春景。谢家,指东晋王谢家族中的谢氏一族。池塘春草,即池塘生春草

  • 元好问: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历史解密编辑:酩阅标签:明月,大雁,黄尘,骚人,诗人,元朝,元好问,临江仙,古典乐,历史学家

    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请您关注酩阅元好(hào)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4,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山石,韩愈,杜甫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四首: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这首诗又是一褒一贬。前两句引用了秦观两句诗,第三句点出了韩愈诗的,对比之下,秦观的诗过于阴柔。一、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这两句,出自秦观的《春日五首 其二》: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5,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郎,刘禹锡,柳宗元,再游玄都观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五首: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这首诗中,元好问批评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及其诗序怨刺过于尖刻,有失敦厚。一、《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要明白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五》的意思,首先要清楚刘禹锡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

  • 元好问故里行记 | 陈巨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元好问,陈巨锁,诗作,野史,赵秉文

    元好问故里行记作者:陈巨锁山西忻州遗山园【一】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读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这首诗,便引起了我对读书山的游兴。一个夏雨初晴的早晨,登“晋北锁钥”的忻县城楼,望西南诸峰,山峦挺秀,林壑优美,更见云排浪涌,奇景幻化,这就是名闻三晋的系舟山。传说大禹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7,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敕勒川,敕勒歌,阴山,中州

    前言今天欣赏《论诗三十首》第七首: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这首诗不再评价具体某一个诗人,而是评论了一首民歌。一、《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一般认为原唱是鲜卑语,后来被译成了汉语。原唱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陶渊明,李白,谢灵运,白居易

    前言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柳子厚唐之谢灵运/陶渊明晋之白乐天)这首诗和前面三首不同之处,在于只介绍了而一位诗人。这个人就是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一、南窗白日羲皇上先从第三句的典故说起。《晋书·陶潜传》中介绍写

  • 问世间情为何物?来忻州古城邂逅元好问,解锁真爱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网标签:山西,遗山,诗人,元朝,元好问,古典乐,壬辰杂编,忻州古城,历史学家

    诗人元好问邂逅殉情的大雁,留下千年一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成为人间爱情至死不渝的象征。今天一篇文章带你在忻州古城,寻找元好问踪迹。一代文宗 · 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 秀容 (今忻州忻府区韩岩村)人,金代代表作家,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有“金元文宗”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费览观,潘岳,苏轼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九首: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这一首的顺序有点奇怪,第8首刚提到唐朝陈子昂,第9首又回到南北朝。一、斗靡夸多费览观,斗靡,是指修饰华丽。夸多,就是篇幅很多,用大量辞藻去修饰。冗,繁杂、多余、平庸,我们可以发现,南北朝的诗作,

  • 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岸卡卡标签:元好问,耶律楚材,诗人,女真族,诗词,金史

    唐以后,北方就与南方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先是被契丹族统治,然后是女真族,紧接着,蒙古族又兴起在北方,不可一世。北方的汉人长期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战乱中,自己的文化随时都有消亡的危险。但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汉文化却以一种特别坚韧的方式顽强地绵延了下去。元好问是这一时期北方最好的诗人,没有之一。他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