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3,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3,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1083 更新时间:2024/1/22 0:42:19

前言

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3首: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这首诗批评的,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象,

一、曲学虚荒小说欺

这几个字,如果用普通话读,仄平平平仄平平。不过这首诗是一首近体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不少入声字:曲、学、说,所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曲学,乡曲之学,囿于一隅之学,也指简陋的学问之人,《商君书·更法》:“穷巷多吝,曲学多辨。”

虚荒,虚妄荒诞。

小说,不是今天的小说。这里指街谈巷语、偏颇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见识短浅、虚妄荒诞、偏颇琐屑一些说法,是一种欺瞒欺诈。

二、俳谐体

俳谐,[pái xié],诙谐,不庄重。

杜甫有《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李商隐有《俳谐》诗传世。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中提到:

绍兴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

陆游的贵人好友范成大,就写过《次韵魏端仁感怀俳谐体 》:

浪学骚人赋远游,大千何事不悠悠。

酒边点检颜红在,镜里端详鬓雪羞。

过眼浮云翻覆易,曲肱短梦破除休。

孤烟落日冥鸿去,心更冥鸿最上头。

朱熹有《苦雨用俳谐体 》: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

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

陆游自己也有《初秋小疾效俳谐体》:

宿疢逢秋剧,衰容逐日添。

专房一竹几,列屋万牙签(自注:今年传书颇多。)。

遣闷凭清圣,忘情付黑甜。

晚来风月好,一笑捲疏帘。

这三首有七律、七绝、五律,可见俳谐体指内容上的诙谐,诗体上还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也遵循各体的规则。

三、俳谐怒骂岂诗宜?

俳谐怒骂这种风气,不适合出现在诗中。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称宋诗:

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 。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批评苏轼: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不过苏轼却不在乎,《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嬉笑之辞,即俳谐之辞,例如苏轼的《戏子由》: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苏轼骂人,也是幽默的讥讽,例如《出狱次前韵二首》之一: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従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这首诗可谓俳谐怒骂的典范,把某些人讽刺为城中鸡。苏轼的《洗儿诗》,更是嬉笑怒骂的名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南宋末年,襄樊被元兵围了四年,民不聊生。杨佥判填词《一剪梅》怒骂奸相贾似道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穀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不过,这时候的金国,已经灭国40年了。元好问(1190年 —1257年)也已经去世了十几年。

南宋词人陈郁的这首《念奴娇·咏雪》 ,也是在骂贾似道: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四、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元好问说,如今的人呀,总是笑话古人的笨拙,(古人)只知道作诗求雅,就不知道有其他的了。

《论诗三十首》是体现了元好问对于金国文坛风气的不满,具体到人,经常指向金代文学家、号屏山居士的李纯甫(1177~1223)。

刘祁《归潜志》中说:

之纯(李纯甫的字)虽才高,好作险句怪语,无意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13首批评险怪: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刘祁《归潜志》说李纯甫:

屏山南渡后,文字多杂禅语葛藤或太鄙俚不文

或因醉嫚骂虽愠,亦无如之何。其往刺宁边,尝以诗送有云:百钱一匹绢,留作寒儒裈。讥其多为人写字也。

又云:一婢丑如鬼,老脚不作温。讥其侍妾也。

又送王从之南归有云:今日始服君,似君良独难。惜花不惜金,爱睡不爱官。

亦一时戏之也。

元好问诗中讽刺的,应该还有大画家马天来(字云章,1172-1232),他在《中州集》中说:

作诗欲别出卢仝、马异之外,又多用俳体作讥刺语。如云:

木偶衣冠休吓我,瓦伶口颊欲谩谁。啮骨取肥屠肆狗,哺糟得醉酒家猪。

结束语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当时诗坛的现象逐一做出了批判。虽然没有点名入座,但是用过对于其他诗人的点评,暗讽了当时金国诗坛的诗人。

第23首,则是对于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并且提醒说,难道古人真得这么笨吗,他们就不知道作诗不会俳谐怒骂吗?那是因为古人作诗求雅正,这才是作诗的正途呀。

不过,我们知道《诗经》中,其实也有不少俳谐怒骂的诗篇(例如《国风·魏风·硕鼠》)。关于作诗的俳谐怒骂,喜好在于个人,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9,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陆龟蒙,春草,杜甫,孤愤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九首: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这首诗中,元好问提到了一位晚唐的著名诗人。一、谁是天随子熟悉姜夔的人,都知道他有一首代表作《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

  • 吾亦厌余生。崩溃不崩溃,看看元好问:再读《人月圆》

    历史解密编辑:看球场标签:元好问,人月圆,谢安,箜篌引,刘禹锡

    人月圆•ト居外家东园(一)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年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月圆•ト居外家东园(二)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这是元好问的两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6,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秋虫,山鬼,李贺,杜甫

    前言继续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16首: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看到山鬼、秋虫两个词,令人不由得生出一股寒意。一、灯前山鬼泪纵横山鬼,在屈原的作品中,是一个特殊的形象,《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1,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王国维,诗人,造境

    前言继续欣赏《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11首: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这一首批评了一种作诗的方法。一、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亲眼可见,心中才会有真实的情感反映,写出的诗句自然会有神韵。唐朝诗人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玉川,卢照邻,万古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3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一、谁是玉川卢?玉川卢,指中唐诗人卢仝(tóng)(公元约795-公元835)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子孙。可惜二人均命运多舛,卢照邻身染风疾投水而死,卢仝则在甘露之变中,死于非命。贾岛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8,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杜甫,黄庭坚,李商隐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八首: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这首诗中,又提到了三个人:子美、义山、涪翁,提到了一个诗派:江西诗派。一、古雅难将子美亲子美,有苏子美、杜子美。苏子美,是北宋与梅尧臣并称苏梅的苏舜钦,他因为卖废品被人弹劾,归隐于苏州沧浪亭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7,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欧梅,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7首: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这首诗需要注意的人物:元祐诸人、金陵、欧梅,都是宋朝诗人的杰出代表。一、百年才觉古风回宋朝建立以来100年,古代作诗的传统风格才渐渐回复。这是对于宋初诗风的一种批判。宋太祖到宋仁宗(960-1

  • 元好问论诗三首: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首,春草,论诗三十首,李煜

    前言前面学习过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实元好问还有《论诗三首》,其中提到了作诗需要押走出去打开眼界,才能写出理想的作品。一、江山放眼更超然第一首诗云: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这一首的主题在第二句:江山放眼更超然。意思是作诗要眼界放宽,看到江山之大,下笔也超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5,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李白,杜甫,何曾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这首诗比较好猜,大家都能看出说的是诗仙李白和杜甫。元好问为什么在这首诗似乎更看重于李白呢?一、笔底银河落九天笔底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2,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西昆,李商隐,杨亿,苏轼

    前言继续欣赏《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12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可能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了。后人评价李商隐的时候,往往会引用后面两句: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一、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最令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