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醉言:杭州不可做首都!朋友听后连夜逃跑:不逃,必被灭口

辛弃疾醉言:杭州不可做首都!朋友听后连夜逃跑:不逃,必被灭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3753 更新时间:2023/12/19 21:33:06

辛弃疾醉言:杭州不可做首都!朋友听后连夜逃跑:不逃,必被灭口

冰心先生曾说:“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近期,笔者一直致力于向大家推荐古代精品历史书。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明代学者冯梦龙的史学著作,有“小资治通鉴”之称的《智囊》,感到特别有收获。

而在这本《智囊》中,为我们介绍了完全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辛弃疾,一个狠辣、腹黑的辛弃疾。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爱国诗人,也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除了颇具文才以外,辛弃疾还富有韬略,是为将才。在其早年,辛弃疾曾参加了抗金武装,是一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辛弃疾出生之时,中原已经沦陷于金国之手。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辛弃疾趁势加入了耿京率领的抗金武装。然而由于叛徒张安国的出卖,耿京不幸被女真贵族酷刑处死。为了给耿京报仇,血气方刚的辛弃疾率领50名骑兵驰入数万人把守的敌营,并将叛徒张安国当场擒获。随后,辛弃疾押着张安国潜回南宋,交给朝廷处决。

出于对辛弃疾的欣赏,宋高宗赵构将之封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在南宋,辛弃疾一直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因此,他屡次上书,倾尽平生所学撰写了《美芹十论》《九议》等军事著作,并在江左士林之间引发了巨大轰动。但是怯懦无能的南宋根本无意北伐,辛弃疾辛辛苦苦撰写的上书,就如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任何音讯。

此后,南宋把辛弃疾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负责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说是重视他的治国之才,实际是让他退居二线,远离边境。

虽然仕途失意,但是辛弃疾仍旧不改他的豪侠之风,特别喜欢结交天下英俊。在江南,辛弃疾认识了一位名叫陈亮的朋友。这个陈亮来头可不小,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是著名学派“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自幼喜欢讨论兵事,指点江山,谈笑风生,与辛弃疾志趣相投。

有一天,陈亮骑马拜访辛弃疾,经过一道小桥时,陈亮策马三次,马却反而后退三步。陈亮见此勃然大怒,下马后当场就斩下了马头,然后大步而行。辛弃疾正好在酒楼上看到了这种情形,大为惊讶,于是立即派人去与迎接陈亮。而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使辛弃疾与陈亮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数十年后,也就是嘉泰三年(1203年),南宋主战派抬头,而64岁的辛弃疾也被重新起用,担任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负责淮南一代的防务。而此时,陈亮仍然贫困而不得知。一日,陈亮在辛弃疾的邀请下,前往他的府邸拜访。

老友相见,自然要多喝几杯。正所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与陈亮谈天说地,不由地就说到南北形势之上。酒酣耳热之间,辛弃疾大谈南宋和金国的军事形势,并说明南宋想收复北方失地,应该如何作战。

之后,辛弃疾突然郑重其事地对陈亮说:

“我看临安(今天杭州)并不适合做首都,钱塘一带的地势特别危险,北人只要占领牛头山,就可阻挡天下勤王之兵。同时,还可用西湖之水来灌城,到时候临安百姓就都化成鱼鳖了。”

对此,陈亮连连称是,但是脸色却非常不好看。当晚,辛弃疾将陈亮留宿于府邸,而陈亮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陈亮想,辛弃疾一向慎重寡言,然而如今在酒后却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临安的山川地势,可是军事机密啊,泄露出去怎么得了。如今他已经知道了这些秘密,辛弃疾一旦酒醒,必然会杀自己灭口!

陈亮越想越不对,于是赶紧翻身下床,偷走辛弃疾的骏马,落荒而逃。辛弃疾醒来后,果然对自己昨天说得话大感后悔。但是想找陈亮,却发现他早就逃跑了,不由得大惊失色。

不久后,辛弃疾就收到了陈亮的来信。陈亮在信中暗示辛弃疾当晚说过的言论,同时向辛弃疾筹借十万缗钱救急。无奈之下,辛弃疾只好如数将钱交给了陈亮。

在旁人看来,陈亮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仅偷了辛弃疾的骏马,还向他勒索10万缗钱,真是猥琐至极。然而冯梦龙却认为,陈亮是个“明智”之人。对此,冯梦龙说:

“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者之己事;暗者之梦景,皆明者之醒心;暗者之歧途,皆明者之定局。由是可以知人之所不能知,而断人之所不能断。”

冯梦龙认为,对于暗者来说不明白的事,明智之人都了然于胸;对于暗者变幻莫测之事,都是明者非常确定之事。因此,明智之人都能洞见明者所不能洞见之事,能做出常人不能决断之事。

陈亮深知“慈不掌兵,人不当政”的道理。陈亮虽然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但是泄露军情,确实非同小可。人心难测,谁知陈亮会不会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当晚之事泄露出去呢?若让敌人知晓此事,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作为一方统帅,辛弃疾绝不会徇私情,很可能找个理由就将陈亮灭口。

而陈亮也非常聪明,夺马就逃,让辛弃疾抓不住灭口的机会。事后,陈亮向辛弃疾“勒索”十万钱,实际也是非常明智的行为。当晚之事,本就是辛弃疾酒后失言,陈亮不过只是被迫听受而已。因为辛弃疾的失误,就造成陈亮的杀身之祸,这当然是辛弃疾自己的过错。辛弃疾难道不会感到内疚吗?

实际上,陈亮找辛弃疾要钱,并非真的要以此事要挟他,而是为了消除辛弃疾的内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系与辛弃疾的关系。这次不愉快事件发生后,辛弃疾与陈亮的关系果然还是像以前那样友好。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大手笔之作,惊艳了后世800多年,其中的名句深入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辛弃疾,苏轼,孙权,曹操,周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辛弃疾,才华可以比肩苏轼,所以被后人称为“苏辛”,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词气势磅礴,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其中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抑扬顿挫,成为了宋词里无法超越的经典,每一句都是字斟句酌,写出了气吞山河的气势,抚今追昔,由眼下的困境,回望历史,由此表达了对于周瑜的钦佩和羡慕,可

  • 辛弃疾又一首绝妙宋词,用了两种特殊韵脚,堪称古今奇作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苏轼,韵脚,声韵,宋词,宋朝,南宋,诗人,辛弃疾,水龙吟,豪放词,古典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词至苏东坡,乃是一大变。东坡首倡豪放词风,提出以诗为词,拓宽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改造了词风,使得词的文体地位大大提高。然而自苏东坡后,其豪放词却是无人继承,直至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豪放词方才大盛。在南宋,豪放词可谓是占据了词坛大半江山,至辛弃疾时发展至顶峰。辛弃疾继承了苏东坡

  •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哪个字出了问题?家长建议移除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辛弃疾,破阵子,孔子,诗词,刘禹锡

    引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孔子被世人称为圣人,在他教学的一生中,亲自为学生们挑选了几本书本当做教材,其中包括《诗》《书》《礼》等,孔子的一生都在言传身教,他的学生也将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他的教育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

  •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抗金,为何却一字不提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辛弃疾,岳飞,秦桧,赵构,陆游,宋朝,古典乐,艺术家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对辛弃疾而言,写诗只是副业,抗金才是主业,曾被御史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为罪名弹劾。主战、抗金、豪放、杀人.......这些非常阳刚的词语放在一起,让人轻

  • 辛弃疾的书法作品很耐看

    历史解密编辑:文墨相宜标签:辛弃疾,书法,小楷,苏轼,诗词,李清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 元夕》一词中的句子,就是在今天,细细品读,仍让人感动。他一生更多的是写了许多大气磅礴的爱国词篇,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奋勇向前,报效祖国。他的书法却显为人知,也很有特色,堪称文人书法的典范。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 辛弃疾的一首心情说说,开篇就是名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词作,全词,词坛,诗人,宋朝,金朝,辛弃疾,刘克庄,豪放词,古典乐,千古名句

    有读者问: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首词,可以分享一下吗?小话诗词:我承认,这个问题get到我了。辛弃疾的很多豪放词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但我却喜欢他的这一首写在石壁上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话说回来,这首词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牢骚之作。之所以称之为牢骚之作,因为就是一首写愁的词作。说得文艺一些,就是

  • 菩萨蛮·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长安,东流,鹧鸪,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菩萨蛮,古典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看到百姓祭拜拓跋焘,悲愤写下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府邸标签:辛弃疾,拓跋焘,刘裕,北魏,宋文帝刘义隆,孙权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境内,他出生的时候,北方已经沦陷,他受到爷爷爱国主义的熏陶,亦亲眼看到百姓受到异族压迫,他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

  • 辛弃疾晚年牙齿掉落,用《卜算子》来打趣自己,读来令人捧腹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辛弃疾,苏轼,卜算子,诗词,牙齿,沁园春

    南宋词宗辛弃疾,一身兼具屈、杜、苏、陶数家之长,可谓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但是,这位天才词人的一生,却过得十分苦闷和孤独。只因他虚负了一身的才华,南归四十余年,始终未能实现北伐的政治主张。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苦难辛酸,辛弃疾有时也会填写一些谐趣词,来消解苦闷。比如以前我们提到的《沁园春·将戒酒止酒杯使勿近》

  • 辛弃疾把所有的豪放,都藏在临安城的那一晚,青玉案元夕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辛弃疾,临安城,虞允文,赵构,宋孝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是不是辛弃疾最好的词,我不敢确定,但肯定是一首让你“无法逃离”的词。一方面,如今有一家让你很难逃离的互联网公司以此为名,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