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4/1/1 9:01:43

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明宗是武宗的长子,武宗死后,明宗之弟仁宗继承皇位。仁宗死后,其嫡子英宗即位。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英宗因推行新政被杀。英宗死后的5年时间内,先后有泰定帝天顺帝、文宗即位,皇权争斗的残酷可见一斑。

天历二年(1329年),明宗在武宗旧部的支持下前往上都即皇帝位,结果在途中被其同父异母的弟弟燕铁木儿毒死,10岁的妥欢贴睦尔成为了孤儿。明宗死后,文宗复位,改元至顺。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14岁的妥欢贴睦尔被迁徙至高丽;次年,被迁徙至广西静江(今桂林)。至顺三年(1332年)五月,文宗病逝,明宗次子、7岁的宁宗即位。不料,宁宗即位不到两个月便病逝。

自文宗复辟开始,燕帖木儿手握大权。宁宗死后,燕帖木儿建议文宗皇后立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为皇帝。文宗皇后认为燕帖古思尚幼,建议迎立13岁的妥欢贴睦尔。至顺四年(1333年)二月,燕帖木儿在迎接妥欢贴睦尔的时候与妥欢贴睦尔并马而行。当时,燕帖木儿在马上举鞭指画,告诉妥欢贴睦尔国家多难和朝中遣使奉迎他的原因,妥欢贴睦尔默不作声。燕帖木儿无法探得他的深浅,于是感到害怕,担心他做了皇帝后会追究明宗被毒杀的案子。为此,燕帖木儿反对立妥欢贴睦尔为皇帝。两个月后,燕帖木儿因荒淫无度而死,14岁的妥ju贴睦尔顺利即位。

矛盾重重手忙脚乱

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命巴延为太师、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同时以萨敦为太傅、左丞相。此后,他深居宫中,将政务全部交由宰相处理。

顺帝即位后,先有关中、河南地区发生水灾,两淮地区发生旱灾;后来又有徽州、秦州、凤州相继发生山崩。除了要处理这些灾情外,顺帝还要面对朝内的权力争斗和国内有待兴起的百业,难免会力不从心。然而,朝中权臣却趁火打劫,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至顺四年(1333年)十月,元朝改元元统。元统二年(1334年),国内先后又出现白毛雨、山崩、蝗灾、水灾等事件。当时有民谣:“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尽管灾情与灭国的预兆没有根本的联系,但元朝在不久的将来还是破灭了。

为了能够治理好国家,顺帝对巴延、萨敦二人更加器重,分别封他们为秦、荣王,并且诏令他们统管百官和庶政。随着巴延的坐大,燕铁木儿之子唐其势愤愤不平:“天下,吾家之天下,巴延何人而位吾上!”元统三年(1335年),萨敦病逝,巴延开始独揽朝政。再加上巴延严厉打击燕铁木儿家族中的不法分子,唐其势怒不可遏。后来,他索性与叔父造反,打算另立新主。结果计划泄漏,燕铁木儿的势力被铲除殆尽。顺帝本来就对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燕铁木儿充满恨意,正好借这个机会报仇,以至于燕铁木儿的女儿、当时的皇后也难保性命。唐其势被擒时,紧拽着殿槛不肯出门。其弟塔喇海急忙之中躲在皇后座下,皇后用衣服掩蔽他。巴延令人将其拽出斩杀,并将皇后擒下。皇后向顺帝呼救,顺帝说道:“汝兄弟为逆,岂能相救!”同年七月,皇后被鸩杀。此后,顺帝以巴延为中书右丞相,不再设置左丞相之职。

在顺帝的宠爱下,巴延集权力与荣耀于一身,渐渐变得飞扬跋扈起来。他虽然知道停办科举不合理,仍然我行我素,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在以后的几年里,顺帝下诏为其立碑,赐给他“元德上辅功臣”的称号,同时赐给他七宝玉书和龙虎金符。巴延并不满足,在党同伐异、扩张权势的过程中竟然开始构陷诸王,并且在顺帝未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处置王室成员,渐渐引起了顺帝的不满。

巴延将其侄子脱脱视为心腹,将其安排在顺帝旁边做宿卫,以便监视顺帝的举动。当时,天下人只知道巴延而不知道顺帝,脱脱感到害怕,于是私下对其父满济勒噶台说:“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吾族赤矣,曷若于未败图之!”得到了父亲的同意。后来,在脱脱的计划下,顺帝终于控制住了巴延。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巴延被罢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三月,巴延在上任途中病死。

巴延刚死,顺帝开始为其父明宗翻案。他下诏废掉文宗庙主,将文宗皇后迁出皇宫,将文宗之子燕帖古思流放到高丽。不久,太后去世,燕帖古思在流放途中遇害。

在大局面前,顺帝表现得手足无措;在私事面前,他睚眦必报。如果没有像脱脱这样的忠臣为其排忧解难,他这个既没有大局观又没有大胸怀的皇帝或许会让元朝灭亡得更加迅速!

不辨忠奸断送河山

在惩处巴延一事上,脱脱立下首功,顺帝任命他为右丞相。此后,脱脱针对巴延执掌朝政时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史称“更化”。

脱脱刚上任就恢复了科举制度,一方面为元朝提供了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汉族知识分子与朝廷的矛盾。接着,他通过平反冤案、减免赋税徭役、推广儒学、整顿吏治等措施使元朝出现了久违的和谐局面。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总裁下,《辽史》、《金史》、《宋史》历经两年的时间,于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编纂完毕。

至正三年(1343年)十二月,顺帝罢免了帖木儿不花的中书左丞相之职,由翰林学士别儿不花继任。脱脱与别人不花有隙,不愿意与其共事,以生病为由数次请求辞职。直到他推荐阿鲁图为右丞相后,顺帝才批准了他。

阿鲁图上任后任用一人为刑部尚书,有人为难他说:“此人柔软,于刑部非所宜。”阿鲁图反驳道;“选刽子邪?若选刽子,须用强壮人,尚书详肆刑狱,不枉人坏法,即是好官,何用强壮者为!”别儿怯不花心术不正,想谋害脱脱,遭到了阿鲁图的反对。此后,别儿怯不花怀恨在心,暗中勾结御史弹劾阿鲁图。阿鲁图的姻党都感到气愤,建议他在顺帝面前辨明是非,他却说自己是开国四杰博尔济的世裔,如今御史弹劾他,他应当离去,因为御史是世祖设置的,如果与御史抗衡,就是与世祖抗衡。

阿鲁图被罢后,别儿怯不花担任右丞相,铁木儿塔识担任左丞相。接着,铁木儿塔识死于上任途中,别儿怯不花因失职被罢免,中书左丞相多尔济升为右丞相,平章政事泰费音担任左丞相。泰费音上任后,开始为脱脱伸冤。别儿怯不花为右丞相时,顺帝在他的蛊惑下将脱脱父子迁往西域。别儿怯不花被罢后,顺帝接受朝臣的请求才将脱脱父子召回甘肃。结果,脱脱的父亲在返程中病逝。在泰费音的恳求下,脱脱带着父亲的灵柩回京安葬。

脱脱回京后的两年时间内,顺帝先后罢免了多尔济和泰费音,重任他为右丞相。不过,此时元朝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各地起义事件起伏不断。脱脱一面镇压各地起义,一面采取策略缓解社会矛盾,结果却因方法不当加剧了社会矛盾。同时,脱脱因刚直不阿得罪了顺帝身边的宠臣哈麻兄弟,结果受诬陷被罢黜,后又被毒死。脱脱失势,曾跟随他东征西战的元军将士毫无斗志,很快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起义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后,元朝朝政更加混乱。顺帝根本无法应付这种局面,也根本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于是及时行乐,不问政事。尽管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顺帝在上都被攻破之际北逃,元朝从此灭亡。明洪武三年(1370年),顺帝病逝。

标签: 元朝右丞相帖木儿元顺帝脱脱文宗

更多文章

  • 宋恭帝赵显, 出过家 去过蒙古、西藏 被朱棣认为长得像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朱棣,赵显,元朝,宋恭帝,元顺帝,忽必烈,明成祖,科学家

    宋恭帝赵显,又称少帝、幼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他是南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甚至曾在西藏翻译过经书,成为佛门高僧和翻译家,后来又被元朝皇帝莫名其妙地赐死。这段传奇般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年幼登基,江山已风雨飘摇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

  • 两次活捉元顺帝,徐达为何放虎归山?朱元璋后来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 朱元璋笑话元顺帝,252年后,他的子孙也成了同样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顺帝,朱元璋,元朝,明朝,崇祯,宋徽宗

    1368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元顺帝自己可以跑,然而他的楼堂殿宇却带不走,珍宝古玩也带不走,包括他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手工品,也被送至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见后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原

  • 读书笔记:“文艺皇帝”元顺帝的文化修养,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元顺帝,皇帝,元朝,明朝,文宗,睦尔,读书笔记,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囿于元朝皇室内部围绕皇位的纷争,年幼时期的妥欢贴睦尔(元顺帝),一度被“流放”至高丽和广西静江(今桂林市)等地。但回过头看,这为其能接受到较多汉文化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妥欢贴睦尔(1320—1370),元明宗和世长子,元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6年。“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

  • 元顺帝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三十年,为何却成了元朝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元顺帝,元朝,忽必烈,朱元璋,帖木儿,元廷

    元朝皇帝身兼二职,既是中原皇帝,又是草原大汗。看似很容易励精图治。如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任,发展中原经济,减轻百姓的负担。如励精图治,鼓动大伙出去抢劫,抢的盆满钵满,让大家享受到扩张红利。但实际上,这两条路都很难走。搞扩张,元朝试过。元朝灭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定宗曾试图吞并日本、安南(越

  •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河南、潼关,进逼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元璋,徐达,元顺帝,元军,常遇春,潼关

    占领山东后,按照北伐战略,徐达率军从山东进军河南。朱元璋在应天调兵遣将,全力支持北伐,不仅令康茂才领兵北上到济南跟随徐达北伐,以增强北伐军的兵力;而且,令汤和返回明州,督造海船,为北伐军运送粮草。另外,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戍将军,率领襄阳、安陆、景陵等地的兵马攻取南阳以北各州郡,以配合徐达攻取河南的军

  • 明朝徐达几次放走元顺帝,有人告状,朱元璋说:是我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徐达,明朝,元朝,皇帝,朱元璋,元顺帝,小说家

    我们都知道元朝的后一个朝代是明朝,而元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则是元顺帝。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预示着一场清算即将开始,毕竟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统治的子民中有上一朝代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当朱元璋上台后,开始清除元朝军队,但是明朝将军徐达则两次放走元帅帝,却没有被杀头,这究竟是为何?北伐之前,朱元璋做好的充分的

  • 徐达两次放走了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竟没有生气?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最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成功的打败了其他格局军阀,统一了天下。朱元璋有不少得力干将,比如徐达,常遇春等人,这些人战功赫赫,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有很多开国功臣都没能得以善终。元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占领中原王朝的,先后灭掉了金朝,转身又经过多年的战

  • 笑谈大明(三十二)覆灭元朝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元顺帝的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忽必烈,伯颜,扩廓帖木儿

    对于元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历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为元朝选一个掘墓人,候选的名单也很长。有人说是在颍州发动白莲教起义,拉开元末农民战争序幕的刘福通。也有人说说最后率领南方军队反攻大都,完成驱逐鞑虏目标的朱元璋。可是在我看来,这些人虽然都在元朝覆灭过程中期道关键性的作用,但都

  • 元明两朝都有皇帝说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专家回答两个字:瞎掰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恭帝,元顺帝,皇帝,元朝,朱棣,帖木儿

    现在很多人都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宋恭帝赵(xiǎn)的儿子,而且时间还对得上:元顺帝1320年出生,宋恭帝1323年辞世。而曾经怀疑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的,还有元朝和明朝的皇帝,《庚申外史》和《符台外集》都留下了记录。元文宗图帖睦尔也曾亲自下诏,表示元顺帝根本就不是元明宗和世的亲生骨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