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卜答失里以婶母身份被尊为太皇太后,曾想和伯颜合力废黜元顺帝

卜答失里以婶母身份被尊为太皇太后,曾想和伯颜合力废黜元顺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意国倾城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3/12/19 11:46:51

元朝最后一个临朝称制的太皇太后是卜答失里,她是元文宗图帖睦尔的皇后,元宁宗元顺帝兄弟俩的婶婶,是元朝唯一一个以婶母的身份被尊为太皇太后的人。卜答失里(1305年——1340年)梵语意为“佛吉祥”,但从她一生经历来说,她并不符合这个名字。卜答失里出身大元朝的顶级豪门“男尚公主,女为后妃”的弘吉剌家族,她的母亲是元武宗、元仁宗的姐妹祥哥剌吉公主,她的父亲是驸马鲁王琱阿不剌。出身豪门贵胄的卜答失里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出自“男尚公主,女为后妃”的弘吉剌德薛禅家族,德薛禅就是卜答失里的五世祖。卜答失里的母亲祥哥剌吉公主是武宗海山的胞妹,文宗图帖睦尔则是武宗庶次子,夫妻俩是亲亲的表兄妹关系。卜答失里的父亲是驸马鲁王琱阿不剌,祖父是驸马万户济宁王帖木儿,祖母则是世祖忽必烈爱女囊加真公主,可谓一门显贵。特别是不答失里的母亲祥哥剌吉公主,身为答己太后的爱女,在武宗、仁宗、英宗、泰定朝备受恩宠,又有钱又有才的一位公主。图帖睦尔就比较倒霉了,父亲武宗驾崩后,叔叔仁宗继位,违背武仁授受的约定,改立自己儿子英宗为太子,就把武宗长子和世瓎流放云南,和世瓎不甘心,在途中发动关陕之变,失败后流亡西域,图帖睦尔因为年纪小暂时逃过一劫。

也孙铁木儿英宗继位后,才把图帖睦尔流放到琼州,直到泰定帝继位,把图帖睦尔召回来,“赐车帐、驼马、赐钞三千锭”。泰定元年(1324年)十月,泰定帝又封侄子图帖睦尔为怀王,食邑瑞州六万五千户,增岁赐币帛千匹,赐金印。同时,还赐婚图帖睦尔,把卜答失里许配给他。泰定二年(1325年)五月,怀王图帖睦尔迁居建康,夫唱妇随,卜答失里陪着表哥丈夫也前往建康。夫妻感情在同甘共苦中日趋深厚,图帖睦尔的三个儿子阿剌忒纳答剌、古纳答剌(燕帖古思)、太平衲(宝宁),都是卜答失里所生。宠妻皇帝图帖睦尔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初十,泰定帝驾崩,八月,武宗旧臣燕帖木儿发动大都之变,迎接迁居江陵的怀王图帖睦尔继位,九月十三,怀王登基,改元天历,是为元文宗。虽然文宗声称打赢了两都之战后,就把皇位还给大哥和世瓎,但却又马不停蹄地为册立爱妻卜答失里为皇后做准备。

图帖睦尔十二月,造皇后玉册、玉宝。次年正月十三,以册立皇后,特告于南郊。正月十八,元文宗又授爱妻陪嫁的媵臣张住童等七人为集贤侍讲学士等官。正月二十一,以册立皇后告于太庙。正月二十八,已经接到继位消息的文宗哥哥和世瓎,在和宁之北继位,是为明宗。那边文宗图帖睦尔继续忙碌,非要赶在哥哥到京之前,让妻子戴上后冠,尝尝当皇后的滋味。二月,文宗亲御大明殿,册立卜答失里为皇后。随后才把皇帝玺绶送到哥哥那里,明宗南下,八月初二,兄弟俩在王忽察都见面,随即在八月初六,明宗驾崩。八月十五,文宗再次登基。十一月,以册立皇后,诏告天下。因为卜答失里笃信佛教,出银五万两建筑大承天护圣寺。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十一,文宗把籍没张珪家的田四百顷,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四月二十,皇后卜答失里主谋害死嫂子明宗皇后八不沙。两口子觉得这下子总没有后患了。四月二十一,文宗“括益都、般阳、宁海闲田十六万二千九十顷,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闰七月初七,把籍没大臣锁住、野里牙等人的“库藏、田宅、奴仆、牧畜,给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庚辰,住持大承天护圣寺僧宝峰加司徒。三月十三,“以籍入速速、班丹、彻理帖木儿赀产赐大承天护圣寺为永业。”

卜答失里文宗不但宠妻,连岳母姑妈也厚待不已,赐岳母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钞二万修建宅邸;还把淮、浙、山东、河间四转运司盐引六万,赐为鲁国大长公主汤沐之资;还给岳母姑妈封号为皇姑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希望岳母福寿双全。连失爱子的卜答失里天历元年(1328年)十一月,正为打赢两都之战而欢心喜悦的文宗夫妻,却要面对小儿子宝宁病重的痛心时刻。为了驱邪避凶,文宗特地为儿子更名太平衲,并养在大司农买住保家里,希望能够躲过病魔,但到底也没有保住儿子的性命,文宗夫妻俩痛失第一个孩子。天历三年(1330年)三月,文宗封嫡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燕王,并在十二月册立为皇太子。很不幸,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皇太子阿剌忒纳答剌夭折,卜答失里夫妻伤心的肝肠寸断。随即,唯一的儿子古纳答剌也突然生病,吓得文宗夫妻胆战心惊,小心看护。自从害死兄嫂明宗夫妻之后,元文宗老是睡不安稳,总是做噩梦,梦到兄嫂前来索命,梦到兄嫂要父债子偿,迷信的文宗夫妻就觉得两个儿子的死,大概都是兄嫂索命才夭折的。为了保住唯一儿子的小命,文宗和妻子卜答失里商量,等他驾崩之后,把皇位传给哥哥的儿子,当是还债了,希望能获得兄嫂鬼魂的原谅,不要带古纳答剌走。

燕帖古思还别说,文宗和卜答失里夫妻这边刚决定以后传位给侄子,那边儿子古纳答剌就痊愈了,文宗高兴地大肆赏赐,“以皇子古纳答剌疹疾愈,赐燕铁木儿及公主察吉儿各金百两、银五百两、钞二千锭,撒敦等金、银、钞各有差;又赐医巫、乳媪、宦官、卫士六百人金三百五十两、银三千四百两、钞五千三百四十锭。”并在这一年之间,为儿子做佛事三次,小赦一次。二月己未,命西僧为皇子古纳答剌作佛事一周岁。四月,命西僧于五台及雾灵山作佛事各一月,为皇太子古纳答剌祈福。十月,为皇子古纳答剌做佛事,释在京囚,死罪者二人,杖罪者四十七人。做佛事之外,又把儿子交给燕帖木儿做养子,九月初一,购买故宰相阿鲁浑撒里的宅子,让燕帖木儿奉皇子古纳答剌居住。还在至顺三年(1332年)三月,为儿子古纳答剌更名燕帖古思,希望儿子躲过兄嫂的索命。大元最后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29岁的文宗图帖睦尔驾崩,信仰藏传佛教、相信因果报应的文宗夫妇对于害死明宗夫妇一事一直心有不安,再加上他们所生的长子阿剌忒纳答剌在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一个月后就薨逝,更加剧了他们的恐惧。虽然文宗夫妇还有一子燕帖古思,但萨满告诉卜答失里说:“儿幼,当大福恐不任。”因此卜答失里不愿立自己的儿子,而文宗也在临终前召来卜答失里、燕帖古思和权臣燕帖木儿,遗命传位于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权臣燕帖木儿自作主张,对卜答失里说:“阿婆且权守上位,安王室,妥懽帖睦尔居南徼荒瘴之地,未知有无,我与宗戚诸王徐议之可也。”于是他不立远在广西的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改立近在大都的明宗次子鄜王懿璘质班,是为元宁宗。十月初四,鄜王懿璘质班继位大明殿,大赦天下,是为元宁宗。十月初九,造皇太后玉册、玉宝。十月十二,立徽政、中政二院。十月十四,以宦者铁古思、哈里兀答儿、黑狗者、阔阔出并为中政院使。十一月,宁宗奉上玉册、玉宝,尊26岁的婶母卜答失里皇后为皇太后,新出炉的皇太后御兴圣殿接受朝贺。宁宗仅在位四十余日就驾崩,年仅七岁。大权臣燕帖木儿再次请立燕帖古思为帝,卜答失里眼看着短短几年,皇位就换了三个人,她怎么舍得让儿子去送死?就拒绝燕帖木儿的提议,为了儿子性命着想,卜答失里皇后说:“天位至重,吾儿恐年小,岂不遭折死耶?妥懽帖睦尔在广西静江,可取他来为帝,且先帝临崩云云,言犹在耳。”坚持丈夫的遗嘱,迎立侄子明宗长子妥欢帖木儿为帝。

燕帖木儿至顺四年(1333年)二月,妥欢帖木儿进京,但燕帖木儿不同意他继位,卜答失里虽然临朝称制,对这位大权臣也无可奈何,大元帝国再次出现真空,没有皇帝,国事都由燕帖木儿奏报卜答失里后做主。直到五月,沉溺酒色的燕帖木儿病死,六月初八,妥欢帖木儿在婶母的批准下才继位,是为顺帝。卜答失里与侄子相约,等驾崩之后,效法武宗、仁宗故事,传位给堂弟燕帖古思。十月,顺帝改元元统,依旧由27岁的小婶子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大权被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和儿子唐其势、及蔑儿乞伯颜平分。改元当月,顺帝为了表达孝心,依照皇太后的寿数,释放罪囚二十七人。

妥懽帖睦尔元统二年(1334年)十一月,顺帝为婶母上尊号曰:赞天开圣仁寿徽懿昭宣皇太后,并大赦天下,免今年民租之年,内外官四品以下减一资。元统三年(1335年)二月二十六,以上皇太后尊号,遣官告祀南郊祭天地。三月初九,以上皇太后宝、册,又告祀太庙。五月初一,29岁的皇太后卜答失里以接受册、宝,亲自恭谢太庙。婶母要当太皇太后元统三年(1335年),因为唐其势的叔叔撒敦病死,伯颜的势力一下子膨胀起来,从两家分权变成一家独大,年轻气盛的唐其势自然不甘心。两家火拼的结果就是,当年六月,伯颜一举诛杀唐其势家族,连他做皇后的妹妹也没有逃脱,燕帖木儿家族被蔑儿乞伯颜一网打尽,而伯颜也成了元朝最后一位权臣。据孔克齐的《至正直记》记载,“文后性淫,帝崩后,亦数堕胎,恶丑贻耻天下”。权衡的《庚申外史》也记载说,权臣伯颜和卜答失里有一腿,伯颜出入卜答失里宫殿,彻夜不归。也就是说,已经55岁的权臣伯颜和29岁的皇太后卜答失里有奸情,以至于大都流传着“上把君欺,下把民虐,太皇太后倚恃着”的讽刺伯颜的谚语。

伯颜伯颜出生在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而卜答失里则出生在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伯颜比卜答失里大了足足27岁,她的母亲祥哥剌吉公主也比伯颜小三岁,出生在至元二十年(1283年)。卜答失里的父亲驸马鲁王琱阿不剌死在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27岁丧夫的祥哥剌吉公主并没有像其他公主一样,去追寻第二春。卜答失里却是和母亲不一样,丧夫后就找情人,甚至找比母亲年龄还大的伯颜做情人。在铲除唐其势家族时,卜答失里必然是站到情人这边,所以,在两家火拼时,伯颜取得最后的胜利。八月二十九,大权在握、踌躇志得的伯颜准备让顺帝尊婶母皇太后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参知政事许有壬劝谏他,说“皇上于皇太后,母子也,若加太皇太后,则为孙矣,非礼也。”伯颜不听啊!他没文化,就认为太皇太后比皇太后风光,才不管合礼不合礼。许有壬苦口婆心再次劝谏说,“今制,封赠祖父母,降于父母一等,盖推恩之法,近重而远轻,今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是推而远之,乃反轻矣,岂所谓尊之者邪!”不管许有壬怎么劝谏,伯颜就是不听,非让卜答失里当太皇太后,傀儡顺帝能有什么意见啊?太皇太后就太皇太后呗!

卜答失里九月二十一,下令有司造太皇太后玉册、玉宝,十月造成,派人去告祭太庙。十二月十七,奉玉册、玉宝,上太皇太后尊号曰:赞天开圣徽懿宣昭贞文慈佑储善衍庆福元太皇太后。《元史》记载:“诏曰:‘钦惟太皇太后,承九庙之托,两朝之业,亲以大宝,付之眇躬。尚依拥佑之慈,恪遵仁让之训,爰极尊崇之典,以昭报本之忱。庸上徽称,宣告中外。’”身为婶母却成了奶奶辈,也是大元朝独一份了,“以叔母而奉以祖母之称,尤可笑也。”一朝倒台凤凰不如鸡从至元元年(1335年)十二月被尊为太皇太后,卜答失里活得顺风顺水,恣意张扬,这样美好的日子到至元六年(1340年)就戛然而止。她和元顺帝之间的关系不怎么样。经常批评顺帝“不用心治天下,而乃专作戏嬉”,顺帝生了皇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后,她更与伯颜合谋废黜顺帝,立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为帝。卜答失里这样专权的日子到至元六年(1340年)就戛然而止。这一年的二月十六,元顺帝在伯颜侄子脱脱的帮助下将伯颜流放而死,登基八年的皇帝这才得以亲政。而卜答失里也一夜之间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六月,有台臣上奏:“太皇太后非陛下母也,乃陛下婶母也。前尝推陛下母堕烧羊炉中以死,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顺帝下诏,称“叔婶不答失里,怙其势焰,不立明考之冢嗣,而立孺稚之弟懿璘质班,奄复不年,诸王大臣以贤以长,扶朕践位。国之大政,属不自遂者,讵能枚举。每念治必本于尽孝,事莫先于正身,赖天之灵,权奸屏黜,尽孝正名,不容复缓,永惟鞠育罔极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既往之罪,不可胜诛,其命太常彻去脱脱木儿在庙之主。不答失里本朕之婶,乃阴构奸臣,弗体朕意,僭膺太皇太后之号,迹其闺门之祸,离间骨肉,罪恶尤重,揆之大义,削去鸿名,徙东安州安置。”顺帝下诏,撤文宗庙主,削太皇太后尊号,安置东安州,卜答失里的儿子燕帖古思流放高丽,顺帝使人在途中暗害之。想起父亲惨死,嫡母遇害,自己颠沛流离流放高丽时胆战心惊的日子,顺帝恨上加恨,派人赐死婶母卜答失里,终年34岁。当初弑兄害嫂的时候,图帖睦尔和卜答失里夫妻大概想不到会是这样一报还一报的结局吧!《新元史》感叹:“文宗固有罪,然后舍其爱子而立兄之子,割情蹈义,非由钳制。一旦反覆,使母子俱殒。追缘衅启,报亦酷焉。”

标签: 伯颜元顺帝卜答皇太后失里

更多文章

  • 荒淫昏庸元顺帝打仗让绝色美女御敌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

    元顺帝曾经让十个绝色美女从军,据说这十个美女是从南夷魁离国进贡的。这些美女们貌美体健不说,还会迷心舞。征伐张士诚的时候,十个美女阵前一舞,两军都把武器撂下了。多和谐的场面啊!偏偏出了个粗鄙汉子,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斜刺里杀出,拿个大戟一通乱戳,小可怜的,一群女娃娃全挂了。两个不解风情的东西,暴殄天物

  • 蒙古人不吃月饼造反刘伯温给元顺帝写赞歌元末历史就这么魔幻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刘伯温,元顺帝,蒙古人,元朝,忽必烈,朱元璋

    中秋快到了,估计不少人又想起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段子,这个段子其实是近代人编造的。在元朝末年普通蒙古人和汉人没啥区别,蒙古人就算不吃月饼(元朝蒙古宫廷也有月饼),也一样造元顺帝的反,造反的力度还很大。民间故事中发明月饼的刘伯温却是元顺帝的铁粉,不光给元顺帝写了赞美诗,还是浙江一代元朝镇压起义军的干将。

  • 大将军徐达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却放了他,朱元璋岂能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大将军,常遇春,陈友谅

    朱元璋起兵造反,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大将军徐达却放了他,朱元璋能答应吗?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这年,大将军徐达带领着北伐大军,直捣元大都,眼看就要到城下了,徐达却驻扎大军停止行军,直到元顺帝逃到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徐达才率大军围困开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达再

  • 了解和学习元顺帝的教育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元顺帝,伯颜,忽必烈,顺帝,皇太子,下诏,教育思想,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顺帝作为元末的最后一个皇帝,其对于儒家学说之治国之道虽然未有完全给以吸收采纳,但却一直未有忘却招纳名儒进入经筵,让其负责自己对儒学的学习。这种经筵制度自元世祖时代即已开始,到元文宗时几乎成为定制。经筵教育思想元文宗每日在奎章阁与其儒士谈论诗文治国之道,在当时燕铁木儿等保守派官员的高压下,倒也自己寻找

  •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朝,右丞相,帖木儿,元顺帝,脱脱,文宗

    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明宗是武宗的长子,武宗死后,明宗之弟仁宗继承皇位。仁宗死后,其嫡子英宗即位。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英宗因推行新政被杀。英宗死后的5年时间内,先后有泰定帝、天顺帝、文宗即位,皇权争斗的残酷可见一斑。天历二年(1329年),明宗在武宗旧部的支

  • 宋恭帝赵显, 出过家 去过蒙古、西藏 被朱棣认为长得像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朱棣,赵显,元朝,宋恭帝,元顺帝,忽必烈,明成祖,科学家

    宋恭帝赵显,又称少帝、幼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他是南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甚至曾在西藏翻译过经书,成为佛门高僧和翻译家,后来又被元朝皇帝莫名其妙地赐死。这段传奇般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年幼登基,江山已风雨飘摇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

  • 两次活捉元顺帝,徐达为何放虎归山?朱元璋后来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 朱元璋笑话元顺帝,252年后,他的子孙也成了同样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顺帝,朱元璋,元朝,明朝,崇祯,宋徽宗

    1368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元顺帝自己可以跑,然而他的楼堂殿宇却带不走,珍宝古玩也带不走,包括他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手工品,也被送至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见后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原

  • 读书笔记:“文艺皇帝”元顺帝的文化修养,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元顺帝,皇帝,元朝,明朝,文宗,睦尔,读书笔记,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囿于元朝皇室内部围绕皇位的纷争,年幼时期的妥欢贴睦尔(元顺帝),一度被“流放”至高丽和广西静江(今桂林市)等地。但回过头看,这为其能接受到较多汉文化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妥欢贴睦尔(1320—1370),元明宗和世长子,元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6年。“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

  • 元顺帝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三十年,为何却成了元朝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元顺帝,元朝,忽必烈,朱元璋,帖木儿,元廷

    元朝皇帝身兼二职,既是中原皇帝,又是草原大汗。看似很容易励精图治。如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任,发展中原经济,减轻百姓的负担。如励精图治,鼓动大伙出去抢劫,抢的盆满钵满,让大家享受到扩张红利。但实际上,这两条路都很难走。搞扩张,元朝试过。元朝灭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定宗曾试图吞并日本、安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