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荒淫昏庸元顺帝打仗让绝色美女御敌

荒淫昏庸元顺帝打仗让绝色美女御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好女孩也疯狂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1/15 20:36:26

元顺帝曾经让十个绝色美女从军,据说这十个美女是从南夷魁离国进贡的。这些美女们貌美体健不说,还会迷心舞。征伐张士诚的时候,十个美女阵前一舞,两军都把武器撂下了。多和谐的场面啊!偏偏出了个粗鄙汉子,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斜刺里杀出,拿个大戟一通乱戳,小可怜的,一群女娃娃全挂了。两个不解风情的东西,暴殄天物啊。

此事是否真实可信,我赶紧上网搜索。呵呵,还果然有这回事啊!它来自明人刘玉的《巳疟编》。刘玉,字咸栗,万安(今属江西)人。满门清官忠烈:祖刘广衡,明成祖永乐末进士,先后任刑部郎中、左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刑部尚书等职;父刘乔,明宪宗成化初进士,累官至湖广左布政使;刘玉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进士,先后任辉县知县、御史中丞、河南佥事、福建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明穆宗隆庆初追赠刑部尚书;子刘悫,累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刘玉知识广博,擅长撰述,在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等方面皆有论著。

《巳疟编》里的原文是这样的:

“南夷魁离国进绝色十人,服以金丝敷霞钮花之衫,垂以泉润穿云鸣玉之佩(作珮),轻疾便捷,手足相当,能为迷心舞。于军前舞之,则三军解体。元顺帝命雪,雪代脱,脱出十人以随雪。雪至高邮与张士诚战,十人舞于阵前,两军士卒皆倒戈。熟视士诚弟信,素号骁勇,乃出其不意突阵连刺数戟,十人皆坠马走,士诚遂挥军奋击雪,雪大败。”

翻译为现代文就是:“南夷魁离国(南方某边陲附庸少数民族小国)向蒙元朝廷进贡了十个绝色美女,她们穿着金丝云霞花形扣的绚丽衣衫,腰间垂着如泉水润泽、声音清脆可穿云间的珍稀玉佩,行动轻快迅捷,手足协调优美,能跳出迷人心智的奇特舞蹈。她们在浩浩大军之前跳舞,则三军顿然瓦解崩溃。元顺帝遂下令雪(大将)带兵出征讨伐张士诚义军贼寇,雪遂接替脱(另一大将)的位置,脱还让出这十个绝色美女跟随雪一起去打仗。雪来到高邮前线,与张士诚发生激战。他命那十个绝色女子在阵前跳起粗犷狂放、摄人心魄的舞步,张士诚的士卒便都纷纷倒戈,或弃械或投降。但谁知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向来号称骁勇,不为其舞所动,于是一马当先,出其不意冲入美女群里,挥戟连刺数下,将那十个女子都吓得花容失色,坠下马去,仓皇逃窜。张士诚继而挥军奋力回击雪部,雪所率元军只得大败而去。”

呵呵,够荒唐了吧。两军打仗、千钧一发、刀光剑影、血风腥雨,竟然搞这一套东东,用几个美女跳舞就能扭转局势、颠倒乾坤的?你以为这是神话故事,还是写传奇小说?看看,最后不是仍然失败了,败得还很惨,很狼狈。当然,《巳疟编》不过是一部野史文集,没有确凿史料证据,也许不一定真实可靠;但是,作者刘玉却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学者、清官,而且元顺帝也确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荒淫昏庸皇帝,所以我宁可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元顺帝(1320-1370),蒙古族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又叫元惠宗、庚申君,元明宗长子,元朝第十一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亦被后人称为“鲁班天子”。此人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极品荒淫君主,史家写道:“……久之昵比群小,信奉淫僧,肆意荒嬉,万几怠废,宫庭亵狎,秽德章间。遂令悍妻干外政之柄,骄子生内禅之心,奸相肆蠹国之谋,强藩成跋扈之势。九重孤立,威福下移,是非不明,赏罚不公,水旱频仍,盗贼滋起。人心既去,天命随之矣。”荒废朝政,宫廷争斗,偏信淫僧,秽乱妃嫔,寻欢作乐,日夜纵欲;通货膨胀,整治水患,加重徭役,横征暴敛,导致红巾起义,南方诸多势力壮大,最后为朱元璋打败,退回大漠,元朝灭亡。但他早年也曾吃过苦,有过坎坷经历;后来剪除奸贼伯颜,大快人心,且在位前期还是比较英明并有不少贡献的,如恢复科举,起用汉人;修撰辽史、金史、宋史;平反昭雪一批冤狱;恢复太庙四时祭;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货币改革,使用至正通宝,等等。

标签:

更多文章

  • 蒙古人不吃月饼造反刘伯温给元顺帝写赞歌元末历史就这么魔幻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刘伯温,元顺帝,蒙古人,元朝,忽必烈,朱元璋

    中秋快到了,估计不少人又想起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段子,这个段子其实是近代人编造的。在元朝末年普通蒙古人和汉人没啥区别,蒙古人就算不吃月饼(元朝蒙古宫廷也有月饼),也一样造元顺帝的反,造反的力度还很大。民间故事中发明月饼的刘伯温却是元顺帝的铁粉,不光给元顺帝写了赞美诗,还是浙江一代元朝镇压起义军的干将。

  • 大将军徐达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却放了他,朱元璋岂能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大将军,常遇春,陈友谅

    朱元璋起兵造反,眼看着就要活捉元顺帝,大将军徐达却放了他,朱元璋能答应吗?公元1368年,大明王朝正式在南京成立,这年,大将军徐达带领着北伐大军,直捣元大都,眼看就要到城下了,徐达却驻扎大军停止行军,直到元顺帝逃到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徐达才率大军围困开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达再

  • 了解和学习元顺帝的教育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元顺帝,伯颜,忽必烈,顺帝,皇太子,下诏,教育思想,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顺帝作为元末的最后一个皇帝,其对于儒家学说之治国之道虽然未有完全给以吸收采纳,但却一直未有忘却招纳名儒进入经筵,让其负责自己对儒学的学习。这种经筵制度自元世祖时代即已开始,到元文宗时几乎成为定制。经筵教育思想元文宗每日在奎章阁与其儒士谈论诗文治国之道,在当时燕铁木儿等保守派官员的高压下,倒也自己寻找

  •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难挽大厦将倾的元朝末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朝,右丞相,帖木儿,元顺帝,脱脱,文宗

    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出生。明宗是武宗的长子,武宗死后,明宗之弟仁宗继承皇位。仁宗死后,其嫡子英宗即位。至治三年(1323年)九月,英宗因推行新政被杀。英宗死后的5年时间内,先后有泰定帝、天顺帝、文宗即位,皇权争斗的残酷可见一斑。天历二年(1329年),明宗在武宗旧部的支

  • 宋恭帝赵显, 出过家 去过蒙古、西藏 被朱棣认为长得像元顺帝!

    历史解密编辑:毒舌姐姐标签:朱棣,赵显,元朝,宋恭帝,元顺帝,忽必烈,明成祖,科学家

    宋恭帝赵显,又称少帝、幼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他是南宋朝历史上一位扑朔迷离的人物,他当过皇帝、出过家,去过蒙古、西藏,甚至曾在西藏翻译过经书,成为佛门高僧和翻译家,后来又被元朝皇帝莫名其妙地赐死。这段传奇般的经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年幼登基,江山已风雨飘摇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宋度宗

  • 两次活捉元顺帝,徐达为何放虎归山?朱元璋后来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半斤今天吃什么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元朝,常遇春,明朝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汉族,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人,农家出身。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

  • 朱元璋笑话元顺帝,252年后,他的子孙也成了同样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元顺帝,朱元璋,元朝,明朝,崇祯,宋徽宗

    1368年,徐达攻入元大都,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元顺帝自己可以跑,然而他的楼堂殿宇却带不走,珍宝古玩也带不走,包括他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手工品,也被送至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见后说出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废万几之务,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岂至亡灭?原

  • 读书笔记:“文艺皇帝”元顺帝的文化修养,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元顺帝,皇帝,元朝,明朝,文宗,睦尔,读书笔记,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囿于元朝皇室内部围绕皇位的纷争,年幼时期的妥欢贴睦尔(元顺帝),一度被“流放”至高丽和广西静江(今桂林市)等地。但回过头看,这为其能接受到较多汉文化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妥欢贴睦尔(1320—1370),元明宗和世长子,元朝末代皇帝,在位时间长达36年。“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

  • 元顺帝少年登基,励精图治三十年,为何却成了元朝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元顺帝,元朝,忽必烈,朱元璋,帖木儿,元廷

    元朝皇帝身兼二职,既是中原皇帝,又是草原大汗。看似很容易励精图治。如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任,发展中原经济,减轻百姓的负担。如励精图治,鼓动大伙出去抢劫,抢的盆满钵满,让大家享受到扩张红利。但实际上,这两条路都很难走。搞扩张,元朝试过。元朝灭宋后,元世祖忽必烈和元定宗曾试图吞并日本、安南(越

  •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河南、潼关,进逼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元璋,徐达,元顺帝,元军,常遇春,潼关

    占领山东后,按照北伐战略,徐达率军从山东进军河南。朱元璋在应天调兵遣将,全力支持北伐,不仅令康茂才领兵北上到济南跟随徐达北伐,以增强北伐军的兵力;而且,令汤和返回明州,督造海船,为北伐军运送粮草。另外,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戍将军,率领襄阳、安陆、景陵等地的兵马攻取南阳以北各州郡,以配合徐达攻取河南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