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顺帝是什么身份?他与元明宗是什么关系?

元顺帝是什么身份?他与元明宗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3/12/10 5:03:20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在位前期重用贤相脱脱,勤于政务,使得元朝局势一度好转。但他在位后期听信谗言,杀害脱脱,不理政务,使得元朝走向灭亡。有人认为元顺帝是宋恭帝之子,并非元明宗之子,那这是真的吗

  一,顺帝早年

  天历元年(1329年),元文宗采纳右丞相燕帖木儿的意见,让位给其兄元明宗。元明宗即位后,立弟弟元文宗为储君。但仅仅过了半年,燕帖木儿就毒杀元明宗,拥立元文宗复位。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为了防止侄子妥懽帖睦尔威胁他的皇位,先是将其贬出京城,赶到征东行省的大青岛,后来又将其迁到广西静江。

  二,顺帝即位

  天历三年(1332年),元文宗病逝,临终前对哥哥元明宗的死感到愧疚,于是下令立元明宗之子为帝。燕帖木儿因此拥立元明宗次子元宁宗懿璘质班为帝,但元宁宗在位仅两月就病死。燕帖木儿于是向元文宗妻卜答失里皇后请求,立她与元文宗的儿子为帝,但为卜答失里皇后拒绝。卜答失里皇后坚决要求立妥懽帖睦尔为帝,燕帖木儿只得将元顺帝接回大都。

  燕帖木儿将元顺帝接回大都后,害怕自己无法继续独揽大权,所以一直阻挠元顺帝即位。元统元年(1333年),燕帖木儿病死,元顺帝终于即位为帝。元顺帝在位初期受右丞相伯颜压制,政局混乱,后来联合脱脱赶走伯颜,整顿吏治,使得局势好转。后期他又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导致元朝灭亡。

  三,身世争议

  国初,宋江南归附时,瀛国公幼君也……居甘州山寺。有赵王者,嬉游至其寺,怜国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右七年,女子有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适自北方来……因求为子,并其母载以归。(庚申外史)

  及明宗崩,文宗复正大位。至顺元年四月辛丑,明宗后八不沙被谗遇害,遂徙帝于高丽,使居大青岛中,不与人接。阅一载,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元史)

  明朝书籍《庚申外史》记载宋恭帝赵曾在甘州的十字寺修行,因为年老孤苦,所以有元朝贵族将一名女子送给他,照顾他的生活,后来该女子为宋恭帝生下一子。不久和世路过十字寺,看到宋恭帝的孩子十分喜爱,于是将宋恭帝的儿子收为养子,连同孩子的母亲也纳为小妾。后来宋恭帝之子即位为元顺帝,那名女子就是其母迈来迪。再加上元文宗为了巩固皇位,也亲自下诏说妥懽帖睦尔并非元明宗之子。因此明朝有不少人认为元顺帝并非元明宗之子,而是宋恭帝之子。

  四,元顺帝当为元明宗之子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之长子。母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儿厮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罕禄鲁氏。延祐七年四月丙寅,生帝于北方(元史)

  三年八月己酉,文宗崩,燕铁木儿请文宗后立太子燕帖古思,后不从,而命立明宗次子懿璘只班,是为宁宗。十一月壬辰,宁宗崩,燕铁木儿复请立燕帖古思,文宗后曰:“吾子尚幼,妥欢帖睦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元史)

  船长认为元顺帝为宋恭帝之子纯属谣言,并不可信,元顺帝就是元明宗之子,与宋恭帝没有任何关系。

  (1),元明宗只有两个儿子,元顺帝与元宁宗。如果元顺帝真的为宋恭帝之子,那么他在有了元宁宗之后,完全可以找借口杀掉或赶走元顺帝,没有必要让宋恭帝的孩子成为元朝皇室后裔。既然元明宗没有那样做,就说明元顺帝就是他的孩子。

  (2),元文宗说元顺帝并非元明宗之子,还将他赶到偏远地方,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如果元顺帝真是宋恭帝之子,那他完全可以将元顺帝杀掉。元文宗死前曾下令传位给元顺帝,更加证明他说“元顺帝并非元明宗之子”是谣言,并不可信。

  (3),卜答失里皇后宁愿立元顺帝为帝,也不愿立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更加证明她与元文宗对元明宗之死深感愧疚,所以执意立元顺帝为帝,更加证明元顺帝是元明宗之子。

  (4),燕帖木儿为元朝权臣,完全掌握元朝大权,一直反对立元顺帝为帝。如果元顺帝真为宋恭帝之子,他完全可以借此大做文章,除掉元顺帝。但他只是阻扰元顺帝即位,并没有除掉元顺帝即位,也可以说明元顺帝并非宋恭帝之子。

  (5),《元史》记载元明宗是到漠北一带出游,遇见了迈来迪,将其纳为妃,然后产下了元顺帝。《庚申外史》记载元明宗是直接抱了宋恭帝的儿子为子。显然《元史》为正史,《庚申外史》为野史,《元史》的可靠性比《庚申外史》大很多。所以“元顺帝为宋恭帝之子”很有可能是元末百姓反对元朝编出来的谣言。

更多文章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元王朝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悲情帝王,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元顺帝,元朝,伯颜,忽必烈,朱元璋,王朝

    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按干支纪年来算,是癸酉年。这一年,隔海相望的日本,豪门旺族北条氏覆灭,镰仓幕府时代宣告终结。大洋彼岸的英国,苏格兰和英格兰打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世界风云变幻,元朝也没闲着。从1308年元武宗海山登基,到1333年元朝顺帝即位,二十五年时间,元朝居然连换八位皇帝,内乱频繁,

  • 元顺帝想留宿大皇后处,却被拒绝,得知真相后,对大皇后心生敬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元顺帝,伯颜,皇后,帖木儿,忽都,奇氏

    一日深夜,元顺帝处理完工作,想到好久都没有去大皇后那里过夜了,就对宫人说道:“去告诉皇后,我今晚去她那里过夜。”谁料,不一会儿宫人回来禀告:“皇后不让你过去!”这让元顺帝很愤怒,然而皇后一番话却让他顿生敬意……对一个女人而言,能够得到君王的恩宠,被君王翻牌,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为何元顺帝的这位正宫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大发雷霆,朱元璋却暗暗点头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皇帝,明朝,小说家

    历史上真正的布衣皇帝只有两个,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严格来说的话,刘邦的出身其实还要高一些,好歹他还曾当过秦朝的泗水亭长,也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说的话,朱元璋的出身就很低了,要过饭当过和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朱元璋从乞丐变成皇帝,除了因为他自己的努力拼搏之外,还因为手

  • 明朝战争:明朝北伐大业即将告终,元顺帝奔袭逃亡上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元顺帝,徐达,元朝,朱元璋,明王朝,明朝

    公元1368年,对于朱元璋而言是具有空前意义的一年。扫山东、平河南、夺潼关,徐达所带领的北伐大军大有荡平华北的态势。而北伐的作战方案也是侵夺山东之地,威逼河南之地,扼守潼关重地,进而将元大都扼杀在摇篮之中。当徐达带领大军一步步的完成了以上的作战计划之后,远在应天的朱元璋奔赴汴梁之地,他不仅对于眼前硕

  • 被朱元璋赶走的元顺帝,到底做了些什么?而被称为鲁班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皇帝,明朝,元朝,元顺帝,朱元璋,小说家,鲁班天子,天子守国门

    一个好的皇帝,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木匠,可一个好的木匠,却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皇帝。说起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什么荒淫无道,贪恋女色,亡国之君,所有不好的,都可以往他头上扣,难道你亡国了,还要歌颂你吗?其实,这亡国之君元顺帝,真不是一无是处,他还有一个名称:鲁班天子。这名字听起来,要比明朝那位木匠皇帝高

  • 徐达攻克元大都故意放走元顺帝,常遇春很生气,朱元璋却大加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陈友谅,郭子兴

    常言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对于这点,种地的百姓知晓,而古代高高在上的帝王更深谙其理,毕竟在权力面前,哪能容得半分同情和想当然?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就对越王勾践想当然了,结果不仅被勾践翻了盘,而且小命也交代在了他的手上。相比较夫差来说,唐太宗李世民就做得比较干脆,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后,直接眼睛也不

  • 据蒙古史料记载,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是真的吗?朱棣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棣,元顺帝,朱元璋,遗腹子,马皇后,朱允炆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破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带着残部北逃,元朝结束了对汉民近百年的统治历史。因为逃得太仓促,加上后宫太庞大,所以元顺帝留下了大量的后宫佳丽,结果“便宜了”朱元璋。这其中有个叫格呼勒德的弘吉剌美女,被送到朱元璋的面前。弘吉剌部是蒙古草原上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

  • 徐达攻破元都,放走元顺帝,朱元璋不仅不责罚,反倒这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郭子兴,陈友谅,常遇春

    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年,为了表彰和自己共同征战多年的将帅们的功绩,命人在南京城外的鸡鸣山修建功臣庙,按照功绩大小,将21位开国功臣的塑像供奉在内,其中魏国公徐达位列第一。1、投身军旅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都是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市)人,两个人从小关系就很好,那时候经常和

  •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新语话史标签:徐达,朱元璋,元顺帝,常遇春,明朝

    1367年,朱元璋在相继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势力之后,其政权已经基本稳固,南方的广大地区也再无后顾之忧。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朱元璋自然不甘于偏安一隅。于是,北伐也随即被提上议事议程。在中国历史上,自南至北的北伐数不胜数,一如东晋祖逖、恒温北伐,南宋隆兴北伐等等,但能够取胜者却寥无几人。这

  • 元顺帝是如何为日落西山的北元,多争取200余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季依晨动物谈标签:伯颜,元朝,皇帝,明朝,脱脱,元顺帝,帖木儿,朱元璋,小说家

    元顺帝是如何为日落西山的北元,多争取200余年的?“帝在位三十六年,当元统、至元间,帝受制权臣,相继或死或诛,帝恐惧之心弛,而宽平之心生……向使庚申帝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则终保天下,何至于远遁而为亡虏哉!……庚申帝岂昏愚者哉?观其欲杀是人也,未尝不假手于人,外为不得已之状,内实行其欲杀之志”元顺帝是